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书局新近出版的王勋成先生的专著《唐代铨选与文学》,是他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资助课题的一个成果,是继傅璇琮先生《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一书之后,又一部在史学与文学结合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李白是唐代一位伟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个负有国际声誉的诗人。他是我国文学的骄傲和光荣。 李白以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七○一年)出生于中亚西亚伊塞克湖西北的碎叶城(在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当时属唐朝所置的安西都护府),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七六  相似文献   

3.
关于陈子昂在文学史上之影响和地位问题,历来评价甚高。但就他的创作和理论看,以“古雅”拯时期,确无多少新意,且不说他创作上的“蹈袭”之病,就是其也理论也有“倒退”嫌疑,故当代学者对他于唐代文学之开创国颇有持怀疑态度的。笔者以变:陈子 唐代文学史和地位不容否定,前人地他的赞誉并非虚辞,后人对他的訾议也有理有据。我们主张将他的理论和创作放在初、盛之交这个特定的文学背景上考察,以为他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上所起  相似文献   

4.
刺史群体是唐代文学创作的一支生力军。观察刺史与文学的关系,既要重视在任刺史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也要关注以刺史为中心的各种文学活动。唐代刺史群体创作了大量富有文学或历史价值的作品,丰富了唐代的文学宝库;唐代刺史的各种文学活动,在更大的范围产生了影响,促进当地的文学或文化事业的发展。研究唐代刺史与文学的关系,加深了我们对唐代的历史与社会风貌的认识,这也是研究唐代刺史与文学关系的历史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关于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史上之影响和地位问题,历来评价甚高。但就他的创作和理论看,以“古雅”拯时弊.确无多少新意,且不说他创作上的“蹈袭””之病,就是其理论也有“倒退”嫌疑,故当代学者对他于唐代文学之开创之功颇有持怀疑态度的。笔者以为: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史上之影响和地位不容否定,前人对他的赞誉并非虚辞,后人对他的訾议也有理有据。我们主张将他的理论和创作放在初、盛之交这个特定的文学背景上考察,以为他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和赢得的声誉.皆是时代使然,机遇所致。其文风改革的成功秘诀有二:一是抓住机遇采取矫枉过正之手段停止人们对形式的痴迷,二是把握契机高扬“汉魏风骨”以补充那业已成熟的至美的声律形式。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上之功绩仅在于此,拔高或贬低都是不切实际的。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自80年代以来,以科举制度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不断问世。如吴宗国的《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傅璇球的《唐代科举与文学》、程千帆的《唐代进土行卷与文学嗽是其中颇具代表意义的论著。这些论著对科举制度本身及其某一侧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研究成果。侯力同志对科举制度的研究情有独钟,盘桓于这一领域已十有余年。近年来,其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系列成果频频问世。最近由岳麓书社出版的《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一书,便是作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厚积薄发的重要成果展示。该书系统…  相似文献   

7.
李益事迹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事迹考述吕庆端最近几年,随着唐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对李益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应的注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首先,关于李益生平事迹的考订有了较为详细、系统的成果。其中以卞孝萱先生的《李益年谱稿》①和谭优学先生的《李益行年考》②两篇文章为详,解决了不少疑...  相似文献   

8.
西北大学地处周秦汉唐故都 ,长期以来颇注重对唐代文史研究力量的投入 ,老一代学人成就斐然 ,中青年学者笔耕不辍 ,亦多有不俗的表现。李浩先生继《唐代园林别业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1 996年 4月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台湾文津出版社 ,1 999年 6月 )之后 ,最近又推出他的新著《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 ,2 0 0 2年 1 0月 )。一方面 ,该书继承了西大学人的传统学风 ,并保持作者自己一以贯之的学术个性 ;另一方面 ,又在学术策略、课题选择、研究方法上有许多新变。检视李浩旧著《唐代园林别业考论》、《唐代关中士族与文…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朱东润先生诞生一百周年。我和大家一样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地缅怀这位著名的学者。五十年代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我就来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有幸同朱老相处共事,几十年一直在他的教导和领导下工作。朱老是我敬仰的师长和尊敬的领导,我同他有着深厚的情谊。他对我的帮助教育,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朱东润先生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我们应当好好向他学习,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觉得以下三方面尤其是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的。第一是对学术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朱老做学问是全身心投入的。谨严务实,一丝不苟,致力创新,这是他的学风。他…  相似文献   

10.
陆机生平三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对于陆机生平及著作系年的研究,据笔者目前收集到的,有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朱东润先生《陆机年表》、姜亮夫先生《陆平原年谱》,以及日本学者高桥和巳先生《陆机的生平及其文学》。几家之说既有岐异,亦有都未注意到的、尚需辨正的部份。而在近来的研究中,主要兴趣又集中在《文赋》的创作时间上。考证陆机的生平行迹,不仅对于认识他的文学思想发展脉络是重要的,而且,弄清楚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作家的文学活  相似文献   

11.
去年国庆前夕,读了戴伟华先生的博士论文《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颇觉欣喜。这部20多万字的著作,选题既富于开拓性,为唐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论证又十分详密,提出了不少有说服力的新鲜论点。它既显示了作者宏观的眼光、深入的思考,又反映出踏踏实实的、非常...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是中国共产党最忠实可靠的朋友与同志,保卫无产阶级文学,保卫人民革命事业,保卫共产主义成了他后期杂文的主要内容;他以实际行为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他与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真诚、崇高的友谊,中国共产党把鲁迅引为自己最亲密的同志,始终坚决地捍卫了这面光辉的旗帜,党中央及其领导人对鲁迅作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士族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 ,不仅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与文学发展的关系亦甚为密切 ,故颇为学术界所关注。然就其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 ,学界对士族发展的前期 (即两晋南北朝时期 )投入较多 ,成果丰硕 ,而对其后期 (即隋唐时期 )关注不够 ,成果较少 ,歧见颇多。李浩先生近年来致力于唐代文学士族的研究 ,已出版的《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3年再版 )从家族文化角度研究关中地域文学 ,而其新近出版的《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 ,2 0 0 2年 )则将视野进一步扩大 ,对唐代…  相似文献   

14.
把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新水平王元化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渊源有自,由来已久。早年两位前辈郭绍虞先生和朱东润先生,各以一己之力,创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两部全史,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奠下了不朽的基石,产生了深远的影...  相似文献   

15.
唐代文学渗透着丰富的西北诸民族文化精髓。仅以诗、词、歌舞戏为例,唐人在诗歌审美、唐代七言诗等方面深受西北民族文化的影响;词体文学及歌舞戏也是因广泛吸收西北民族乐舞文化而得到了长足发展。把唐代文学与西北民族文化研究相结合,对拓展和深化唐代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顾况诗歌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代诗人群中,顾况虽非大家,却有着独特的风貌。可惜历代诗论家对他触及不多,解放后出版的几种文学史和诗史对其诗歌也只是管窥蠡测。到六十年代末,只有顾易生先生写过一篇《顾况和他的诗》,初步探测了他的诗歌全貌。近年来,傅璇琮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中对顾况生平的考订,赵昌平同志校点出版的《顾况诗集》及其颇富识见的序言,为我们重新认识顾况诗歌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顾易生教授,1924年生于上海,祖藉浙江海宁。现为本校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室主任,古藉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书画篆刻研究会理事;此外,还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古典文学组副组长,竟陵派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屈原学会、上海诗词学会、上海古典文学研究会等理事、常务理事。他1951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6年考上朱东润先生的研究生,专攻古典文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开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尚书》这一书名的含义,刘知几在《史通·六家篇》中总结说:“孔安国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尚书璇玑铃》曰:‘尚者,上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如天行也。’王肃曰:‘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也。’”由此可见,到了唐代,关于《尚书》书名的解释,社会上流行着三种说法。由于后两种解释过于牵强,因此孔安国的说法逐渐为后人所接受。现在,把《尚书》书名解释为“上古之书”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定论,如游国恩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均作这样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1996年12月7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和书法家朱东润先生(1896—1988)百年诞辰纪念日,我校与泰兴市政府联合举办“纪念朱东润先生百岁诞辰暨学术成就研讨会”。来自国内外和本市的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贾植方、钱伯城、周勋初、钱谷融、章培恒、胡邦彦、邵东方等及泰兴市来宾、朱先生亲友和本校师生一百四十余人参加了三天的活动,有数十人先后作了发言,认为朱先生一生追求进步,热爱祖国,倾注全部心力于学术教育事业,以生命实践了“战士死于疆场,教师死于讲席”的名言。他留下的丰厚精神财富,将永远激…  相似文献   

20.
陆游的战略思想史美珩陆游(公元1125年-1210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这为大家所公认.但有时他自称是战略家,对此后人多不敢苟同。如朱东润先生在《陆游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序言里一开头就说:"有时他自认为是战略家,这一点还没有得到证实"。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