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必须接受公民教育,从而学会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大基本关系,最终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在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协同作用原则、营造环境原则。  相似文献   

2.
公民资格的法理确认是公民教育的现实基础.公民资格的理想践行是公民教育的内在诉求.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公民资格概念内涵中存在的内外、权责、统分三种内在的张力,决定了一国公民教育的重心必然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在我国百余年的公民教育历史中,由于特定的历史与国情,近代以来中国的公民教育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传统、道德精英主义取向以及整体主义情结,体现出对"外"、"责"和"统"这一维度的格外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正确把握了公民理论内涵中的内外、权责、统分三个维度,并根据具体的时代背景进行明确的判断,才能对具体公民教育实践中的宏观战略、总体方针、具体途径进行较为清晰而系统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公民身份的认定,公民的理性政治参与、管理社会事务能力的缺陷凸显出来。而实施公民教育是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必然途径和有效方法。现阶段我国的公民教育已取得很大成果。但无论是从人们对其的轻视态度、政府领导上的缺位,还是学校的教育实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社会环境到学校教育全方位加强公民教育,保证公民教育的效果,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公民教育随着自身的发展有不同的取向。按照取向发展的不同,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发展分别经历了"公民素质取向"、"公民道德取向"以及"公民意识取向"等三个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公民教育分别强调了公民素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追求与取向。这种取向的强调是由当时的社会任务需要以及公民素质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而公民教育取向发展的这种现实性特征要求我们要客观对待公民教育的发展过程,根据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确定公民教育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说明加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以增强对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公民品德理论对公民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公民品德的论述,将公民品德分为好公民的品德和善人的品德两种类型,指出公民品德应符合其政治体系并以促进城邦的优良生活为目的.现代公民教育也应以培养出符合国家政治体系要求的、促进国家优良生活的公民为宗旨.为实现这一宗旨,一要重视合格公民教育,培育"好公民";二要加强道德教育,培育"善人";三要通过政治参与和道德实践养成良好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飞速发展,而我国公民教育还相对滞后。在我国,优化公民教育需从构建全面的公民教育体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凝聚全社会共同合力、拓展多元化公民教育方式、甄选与丰富公民教育的内容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实施公民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公民教育在美国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美国和中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截然不同,但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研究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年马克思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早期认同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公民观。随着其唯物史观的逐渐形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进行了深刻批判,乃至彻底决裂,最终立足于全人类的解放,完成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历史超越。马克思公民观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对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民表达权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权是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按照不同标准,公民的表达权可分为言论表达权和行为表达权,政治表达权和利益表达权,直接表达权和间接表达权等。公民的表达权具有规范性、发展性、自主性和工具性等特性,在阶级社会中还体现了其阶级性。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公民的表达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和民主决策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公民教育是成功的,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源于其方法的成功。探究美国公民教育方法,借鉴其宝贵经验,对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公民教育及对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公民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逐渐形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公民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 ,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 ,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 ,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立足于公民的塑造 ,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 ,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人们关注公民教育问题.从内涵上讲,公民教育包括公民的思想教育、民主法律和政治素质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智能素质的培养、生活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非智能素质教育;从特征上讲,公民教育具有十分明显的广泛性、层次性、渗透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从作用上讲,公民教育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西方国家对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责难"和"攻击".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性使其公民教育具有独特的方式,多元文化是其民族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含义,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来分析其公民教育的背景,通过研究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特点等,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经验和优势,以此形成对我国当下的公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公民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已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迄今为止,对公民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通过对公民教育的概念、特点和内容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存在问题,提出实施公民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公民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公民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公民自身的权利、义务,以及公民与他人、社会、国家和全球关系,使他们成为一个负责任公民的课程领域,具有综合性、价值性、生活性和实践性.我们依据公民的多元身份——个体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全球公民,确立了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公民教育的内容,并提出了公民教育课程设计的三种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生活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应具备的公民品质包括"讲德性"、"守规则"、"有理性"以及"重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由于我国公民教育起步较晚,大学校园缺乏公民教育的文化氛围,大学生的公民品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塑造和培养。利用公民教育塑造大学生的公民品质,需要引导大学生追求优良的公民品质;需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需要在校园生活中开发利用更多的公民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丰富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有效开展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香港公民教育的历史进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评述迈向21世纪的香港公民教育应放眼培养广义的公民,并着重就广义的公民教育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从古希腊到近现代时期,西方的公民概念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应的,西方公民教育由以培养城邦公民为目的的教育发展到以培养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为目的的教育。我国应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发展的经验,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建构中国自己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