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上海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来深入思考上海文化的发展坐标与定位问题。在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趋势中,我们同样要在传承城市的历史传统中、把握城市的文化个性中、在与国际大都市的参照比较中,来思考上海文化发展的坐标与定位。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是上海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迫切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及创意产业体系等。在此基础上,上海应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综合环境,并提出构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
骆金龙 《科学发展》2014,(8):104-112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城市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城市(包括城市圈区域)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国际大都市竞合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备不同要素条件的国际大都市纷纷开展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对城市未来20~30年的发展愿景、目标、定位、思路、任务、举措等进行再思考和新规划.伦敦、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战略规划的编制背景、规划宗旨、愿景目标、战略思路、主要议题、战略任务和规划内容框架、流程方法等,为上海更好地谋划转型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国际范例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海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其中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演变。但总体来讲,尚未真正摆脱单一中心的空间结构模式,郊区新城发展仍存在很多瓶颈问题。上海郊区新城建设既要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充分借鉴世界新城建设的有益经验,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更要注重中国国情和上海的实际情况,从国际大都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遵循基本的城市经济规律,寻求有序开发与持续发展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5.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全球生产和创新网络发生深刻变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功能上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面向"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上海要在未来跻身国际大都市"首位方阵",需要重点明确和加强位居核心地位的经济功能建设,使其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在追求"国际化大都市"的热潮中,对国际大都市要追求什么的认识存在着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一是每年一度的城市竞争力排序,把城市"硬实力"作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对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认识,还缺乏"文化精神"的意识,缺乏对"文化精神"境界的追求。国际大都市应追求什么?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本文认为,文化精神是国际大都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发展的"软实力",文化精神是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有人乐观的估计,要不了多久.上海就可以跨进国际大都市的行列了.我没有那么乐观……世界级城市还应该考虑它的精神风貌.应该有它自己的形象……如果从上海人在街上的行为来看.我们离一个国际大都市的精神文明差距还较远要在精神文明上达到一个世界级城市的形象.还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不能很乐观认为上海很快可以跨入国际大都市的行列了……  相似文献   

8.
张迎红 《社会学》2007,(4):45-52
本文通过对上海、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五大城市妇女发展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探寻国际大都市在建设妇女发展指标方面的经验,为上海的妇女发展指标建设提供借鉴,并提出上海妇女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董金柱 《城市》2007,(6):28-31
一、研究背景 人类聚居环境从史前文明到工业文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呈总体恶化态势,而到了大都市工业文明时期,虽然局部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技术发展,但环境恶化趋势不减.从横向来看,聚居环境农村优于城镇,城镇优于城市.但是大都市以其信息技术发达、产业制度环境优越等良性条件,吸引着本地和外来资本、劳动力要素不断集聚.目前由大都市创造的GDP在全球经济产值中占据着显著的成分.但从居住环境来看,大都市面临的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抢着在城市落户?为什么消费这么贵,还买不到房子,为什么还要来大都市?在城市里,生活惬意的都是哪些人?在城市里面,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还应该继续冷漠下去吗?大家彼此有信任安全感吗?怎样创造一个既美好又生态的大都市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任一鸣 《科学发展》2009,(6):102-112
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国际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既是构成国际大都市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连接城市与世界的桥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是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上海正致力于建设国际大都市,而纽约作为国际大都市之一,是上海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本文试图就国际文化交流这一国际大都市必须具备的功能,在上海与纽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上海发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具体建议,为上海的国际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陈恭 《科学发展》2013,(4):89-98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语境下,上海博物馆业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名片。虽然上海博物馆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文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扩张,因此上海文博人才数量严重缺乏,人才总体质量也急需优化提高。上海文博人才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国际化的文化视野,以及充实的合作研究团队和服务全国的能力。上海应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力、行业为主体的文博人才培养体制,大力实施文博人才培养和引进战略,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上海博物馆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伍江 《科学发展》2016,(12):108-111
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设施的规划策略,应体现国际最高文化艺术水平,功能类型应丰富而全面.作为物质载体,建筑物品质应该是世界一流.在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与数量配置方面,更要以超强的集聚度产生世界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彭震伟 《城市》2007,(2):3-5
一、上海大都市地区新城发展的基本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随着国家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要求,上海的城市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导致上海城市发展空间及功能布局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长三角龙头,必须以服务业为主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发挥对长三角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但与纽约、伦敦等其他国际服务型大都市相比,上海存在明显的现代服务经济功能缺失,而这种缺失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何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如何改变服务业比重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如何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提供服务的中间投入,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仍存在一些基础性、结构性的问题有待解决.在文化生产领域,文化投入和文化管理、文化设施和文化品牌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在文化生活领域,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活力、文化参与和文化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文化生态领域,民族气质和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和执行效率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国际大都市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的主要特征,以此为依据,研讨了重庆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背景,提出重庆在国际层面、 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建成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并提出国际要素配置中心等四大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7.
屠启宇  金芳 《中外书摘》2007,(12):57-58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成功的国家需要成功的都市”已成为共识。我国当前也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因此,了解和把握国际知名大都市的发展情况和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都市和世界城市,一般都具有巨大人口规模,且几乎主要的国际城市都是开放的移民城市,在日益全球化并纳入世界城市体系的过程中,上海通过国际移民和国内迁移来实现人力资源聚集促进城市竞争力,上海的移民结构和移民政策有待调整,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形态。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软实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软环境,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从理论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文明,是历史文化和人文素养长期积淀和不断塑造的结果。“十二五”期间,上海定位于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为主要目标。从实践角度来看,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如何突破改革创新,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期构建智慧城市和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20.
孙莉  吕拉昌 《城市观察》2013,23(1):150-15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El益发展,大都市区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管治作为解决大都市区困境的有效手段,受到政府部门及学者的关注。相较于长三角大都市区和环渤海的京津唐都市区,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区的管治具有其独特性。本研究首先简要分析珠三角大都市区管治的必要性和管治历程,接着从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四个方面阐述了珠三角大都市区管治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区的管治中起主导作用;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在珠三角大都市区管治中参与不够;珠三角管治的效果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