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的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支持参与的缘由及作用进行论述,提出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分别从建立综合性的支持网络,引导青少年的主动参与,构建高危人群预警机制以及结合教学提升学生社交技能等几方面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必须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既有能力又有责任担当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具体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青少年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青少年心理训练营和社区心理辅导站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学校为主,忽视了课余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通过分析有关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制定有效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选择有效且操作性强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以运用,同时研究如何保障该模式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关系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越来越突出。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大学心理工作中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如今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出发,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工作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如何正确的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是青少年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易出现心理及行为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已经成为良好社会发展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为进一步增大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度,对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王丽梅 《现代交际》2012,(1):186-187
互联网的普及为青少年获取知识提供了有利的资源,但也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就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教育与健康成长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得到各方广泛关注。本文就上海现代化论坛青少年研讨内容,对青少年犯罪的新说法、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大学生经济观、青少年教育力量与管理等问题展开论述,以期推动青少年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其整体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青少年社会公德、理想信仰困惑,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始突出,中小学生存在非正常缀学现象,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独生子女成长出现新情况等.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改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法,构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各种社会生活素质的培养,提高青少年对主流思想道德体系的认同程度.在具体工作中,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为造就创新型人才提供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2453条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论文题录(1978-2008年)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研究论文数高速增长.近5年的研究论文数比之前论文总数还要多。从论文发表源上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论文主要集中教育学期刊和各类院校学报上:从研究对象上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年龄层,但是分层研究论文的总数只有633篇.不到总数的1/3,同时,社会青年心理健康研究较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因素两个方面.而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青少年心理健康对策研究方面研究偏少:从研究方式上看.合作研究已经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形式,但外部合作、国际合作研究偏少。同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队伍还不稳定,尤其是核心作者并未形成;从项目资助上看,总体上项目资助力度不够,省部级项目资助力度较大.而国家级项目、校级项目较少,尤其是自然科学资助项目偏少;从研究力量上看,高等院校占主导地位,师范、医科院校及医院较强,而专门研究机构较弱。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其整体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青少年社会公德、理想信仰困惑,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始突出,中小学生存在非正常缀学现象,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独生子女成长出现新情况等。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改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法,构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各种社会生活素质的培养,提高青少年对主流思想道德体系的认同程度。在具体工作中,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为造就创新型人才提供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场"革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彰显自身的个性,实现与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就应遵循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交互性和主体间性相结合、"助人自助"与"互助共进"相结合以及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五大原则.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的环境条件,对青少年成长产生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重点中学学生调查的结果表明:(1)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发展的影响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并存,交错影响的矛盾状态;(2)尽管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但互联网正在信息共享、人际沟通等多方面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3)"网上不良信息"和越轨亚文化等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4)互联网是中性的,网络空间的问题不可能通过改变网络环境的性质来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用它.因此,在确立善待网络的主文化方面,教育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更是为国家培养优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本文在总结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改革,其次应强化心理健康课程的地位,丰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整合核心师资队伍,最终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与基础齐头并进、教师与学生共努力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现在,全世界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问题。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正常的生长,思想健康品德修行关系着这个人的长远发展。在我国,许多人由于心理问题而自我封闭或者是产生了一些影响着自我人格形成的问题,尤其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青少年的人格正在形成,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日后的长远利益,是件重要的事情。中学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同时要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实施,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形成比较健康的人格。本文以中职生为例,来谈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竞争日益积累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用"沟通-互动"的模式,可以更加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从而获得更好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在,全世界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问题。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正常的成长,思想健康关系着这个人的长远发展。在我国,许多人由于心理问题而自我封闭或者是产生了一些影响自我人格形成的问题,尤其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青少年的人格正在形成,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日后的长远发展,是件重要的事情。中学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同时要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形成比较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网络问题主要源于网络素养的缺失。所谓网络素养是指网络用户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理性地使用网络信息为个人发展服务的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包括对信息的获取、理解、思辨、质疑、评价、选择、创造以及传播等能力。解决青少年网络问题,更好地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关键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而提升网络素养的重要途径是网络素养教育。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应从加深网络素颜教育的认识、熟知教育内容,才能实施到位。  相似文献   

19.
聂述文 《公关世界》2022,(4):108-109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覆盖到了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网络化时代的优势,构建起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体系,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对高职院校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青少年同性恋问题日渐突出。家庭关系、家长的抚养方式、学校的性健康教育以及大众传媒成为引发青少年同性恋倾向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通过分析这些成因,希望为学校、家长以及心理工作者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青少年同性恋倾向的发生以及帮助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走出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