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孩子情绪波动很大""我家宝宝脾气很急""我家孩子是个慢性子"……我在周末的亲子课上,听到不少家长在谈论自己孩子的情绪问题。在亲子领域研究多年,我很早就发现,家长们往往会以自己的情绪标准来判断孩子的情绪是否正常,但要追问他们孩子是什么情绪?什么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可能大部分家长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2.
<正>其实,每位孩子都是家长最好的镜子,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还能做一次自我检查。你的改变与进步,你对这个世界的爱护和宽容,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淞淞总抢着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却总告诉他‘不对’。""多多今天输给我了,谁让他反应太慢了。哈哈!""欣柯爱显摆,总爱管人,爱打小报告。我们都烦死她了!"  相似文献   

3.
看着孩子成长,父母心里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但欢喜的同时,家长所应面对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孩子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的选择成了不少家长焦虑的问题。收费、地理位置、教育环境等成了家长排查的重点,面对进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的问题,家长们也是各有忧虑。爆满的公立幼儿园这个可是要排队的,你有钱也不一定上得了!李女士如是说。李女士家住皇殿侧路,就在南昌市保育院附近。她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轴心,更是民族的未来。目前,中国儿童的营养状况正面临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极的挑战,大多数孩子享受到了最好的营养,而体质体能却下降了。本文从中国儿童健康的状况出发。对儿童健康问题产生的家庭责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对家长进行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和社会宣传、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家长进行“食育”教育、完善儿童健康检测系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今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然而,由于家长们缺乏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所以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有些家长迷信什么“快速培养”、“神童方案”、“成才秘诀”等不科学的教育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了家教名言。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家长们应注意哪些问题?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了自己的看法。专家访谈: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一心想让孩子成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倾…  相似文献   

6.
“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是家长、老师常常生气时说的一句话.问题不在孩子,在于教育着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文中遵循知情意行的教育规律,从各个环节阐明实践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可操作性强,希望能给又困惑地家长和老师一些帮助,也就不枉费精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偏低,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个“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无法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吃好玩好,安全就好,。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比城镇家长低,部分家长只顾着挣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较缺乏,对幼儿园的教育更是不理解不注重。教师想要培养好孩子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在农村想家长配合你的工作谈何容易。怎样才能让农村的家长理解幼儿园的教育呢?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每天的工作除了要面向幼儿之外,还要面向家长。我在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了3个月,对与农村的家长沟通有了一些总结,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8.
小月 《金色年华》2005,(6):12-13
陶宏开教授认为,孩子上网成瘾,沉迷于网上玩乐,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从许多个案例来看。上网成瘾的孩子家庭无一不是矛盾重重。亲子关系缺失、错位,而导致这一现象的责任大多在于父母的教育。一方面过度宠爱,另一方面是过度严厉,急功近利,只重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培养。以致孩子滋生孤独、厌学、冷漠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宠和溺爱不是一回事。溺爱是对孩子过度的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而恰当地宠孩子,却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是家庭教育中非常管用的技巧。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是宠不得的,因为孩子很容易被宠坏,在"小皇帝""小公主"恃宠而骄的当下,宠孩子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这样的观点听上去冷静而又尖锐,但联系实际就不难发现,不得父母宠的孩子似乎问题更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自信。那么,要不要宠孩子呢?怎么宠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四个小故事,或许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1.和孩子一起刷牙 孩子都喜欢模仿大人,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刷牙,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刷牙,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2.不断提醒孩子要刷牙了 小孩子的记忆力很短,比较容易忘记什么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事情,特别是不太愿意做的事情,他们会选择快速忘记.所以,家长可以在刷牙的时间不断地提醒孩子:"要刷牙啦""记得刷牙哦",让孩子对刷牙时间有大致的了解,并主动去刷牙.  相似文献   

11.
世上没有顽劣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一所幼儿园做了一个家长问卷调查:“您认为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您对孩子有什么担心?”有78%的家长表示:孩子胆小害羞,不爱说话,担心孩子这种性格无法适应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的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德国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作出榜样。记者曾在德国一个小城的十字路口见到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为了孩子请不要闯红灯”。据  相似文献   

13.
调查显示,北京约80%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上海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在全国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尽管祖辈家长在育儿方面有空闲、耐心和经验,但他们也存在着溺爱、育儿观念陈旧等弊端。如何让隔代教育做得更好呢?  相似文献   

14.
刘淑英  邵军  李彦宏 《职业》2011,(23):125-125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人格素质、态度观念以及社会行为等,均会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社会化产生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强化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是,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一些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不理解孩子,爱唠叨,教育方法简单滞后等,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因此,家长要积极反省家庭教育的误区,注意营造民主融洽的家庭人际交往氛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单一关注下一代的素质教育,他们同时注入更多的心血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少的家长会发现孩子会有逆反的行为,但怎样帮助其顺利地渡过逆反期,家长们毫无头绪。本文为家长们应处理好孩子逆反期发生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是处在青春期中学生能否顺利走过人生这个转折期、 能否健康成长、成材最重要因素, 而家长又是家庭教育成败关键。 处在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着关系、心理 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离不开家长全心全意配合。通常情况是家长生病, 孩子吃药, 也就是说当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候, 家长一般不会考虑到 自己与孩子心理问题有关系, 认为孩子问题就是孩子自己事, 于是 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治病, 甚至把孩子弄到精神病院吃药打针。  相似文献   

17.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成为好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几乎成了现在每一位家长不加思考的追求目标,然而,他们的路途崎岖,负荷沉重。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家长们遇到种种挑战:学习成绩差、亲子冲突、孩子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等。这一切都让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成为好家长?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的快乐健康和分数成绩?家长是否要成为老师的助教?家长该如何平衡权威?家长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怎样正确启蒙孩子认识性、健康顺利地走过成年以前的各个阶段,可以说是每一位家长都苦苦思索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认为性教育绝不能一蹴而就,要结合成长期各个阶段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家长≠教师     
每个孩子都既要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又要在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家长与教师是孩子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两个引路人,两者是同盟军。那么,“家长”与“教师”究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高房价、高竞争的影响,整个社会都能感受到焦虑,特别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随时可以听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现在不激娃,十年后孩子将恨你”。孩子因父母的过度激励而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新闻也不断涌现,孩子因家长的过度激励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因社会、孩子、学校的压力变得更加焦虑,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长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