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新时期提出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谐社会强调的是发展的和谐,是稳定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推动发展的动力,而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与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和谐与发展的关系,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分析,提出了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人们针对社会生活不和谐状态而提出的一种社会理想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决定未来的年轻一代的发展上,对于青年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为什么要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因为和谐社会是人们理想的生活环境,因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建设的良好环境。和谐社会需要建设,也是因为当前我们这个社会并不是那么和谐,经济与社会的许多矛盾与问题屡见不鲜。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不等于无差别境界,但是,也绝不能是矛盾重重和充满严重冲突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道德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离不开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人自身道德能力的呼唤和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民道德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应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彭林峰 《职业》2005,(10):52-53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给我国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使命就是努力解决信息问题.各级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开放性的眼光与气魄,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富有成效的创新制度和解决方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间的差距特征、人文背景,不断创新,确立市场化导向、企业化机制和参与式决策等新的管理理念,建立确保知识交流、信息提供和信息双向流动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最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在阐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上是和谐的民族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基础上,论述了积极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和谐的经济关系与和谐的政治制度,而且更需要社会成员和谐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氛围之下,党和政府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8.
非常声音     
“我国和谐社会面临两大主要挑战。”——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中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稳定,各种主要社会关系总体上较和谐,但来自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是和谐社会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9.
王宁 《现代交际》2012,(4):137-138
当今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会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势必会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大的影响。本论文在探讨知识经济的内涵,知识经济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科学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建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文中以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高校和谐发展提出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元凯 《城市》2008,(11):104-10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成了媒体乃至人们交谈时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国家要和谐.社会要和谐,邻里与邻里、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也要和谐,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谈艺术、讲构图,都离不开和谐.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当然也不例外。的确,和谐才会发展,和谐才产生美。  相似文献   

12.
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 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宏  朱宇兵 《职业时空》2008,4(7):153-15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和繁荣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综合国力也大幅度提高,随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不再仅仅束缚于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与质量。且努力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维系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及其"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还关系到国计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浅谈了和谐法治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因子,向往和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深入研究"和合"思想,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存在决定意识,环境造就人。对一个单位来说,无论是单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单位小环境,都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努力促进内部关系和内部建设的和谐发展。我感到,当前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做到六个"进一步增强",才能真正促进单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6,(Z1)
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强调在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的运用。情感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宗旨,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性格、态度、自信心,强化"情商"教育,关注学生感情态度的发展,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快地融入社会。实际上,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由于英语教学在传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树立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保证高校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担负着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任,更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努力建设好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当今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突显,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入手以石狮市厝仔村为例,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人与环境的矛盾问题,为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