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汤鑫 《现代交际》2011,(11):224-224
本文用全新的社会学理念通过对大学生功利性阅读现状的分析,得出了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针对大学生目前越来越严重的功利性阅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实施这些方案,使老师在指导大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健康的阅读取向,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从中真正的受益。  相似文献   

2.
高校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整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观教育的实质是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的整合问题。在大学生价值观整合过程中,以高校组成人员的群体价值取向为精神内核的高校精神,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关于价值观整合的界定一般认为,“价值观念指的是实际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性质和意义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比较确定的心理行为取向或心理行为定势。”①即主体对于客体价值的选择性倾向。在价值观的三要素: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中,“取向”被视作价值观念的直接表现而被置于最明显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任柏蓁 《现代妇女》2014,(6):148-148
商法和民法是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的重要的一类法律制度,效益和公平在法律层面是其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既有一定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的区别既在于其法律对象的不同,也在与其在立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的差异。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需要考虑到效益优先的原则,因而效益成为了商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而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在对资源进行再次分配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公平优先的原则,因而公平成为了民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对商法和民法不同价值取向的正确认识,于我国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冲突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价值取向模糊”与心理健康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对价值追求、评价与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作出选择与追求。我们把那种面对价值选择在混乱、无序且麻木的状态,称之为“价值取向模糊”。价值取向模糊,与个体在原有价值观念内化不深的情况下,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价值信息,并原封未动地将其作为自身评判标准的特点有很大的关联。据一项调查统计,在高校中,有40.3%的学生竟自认为自已已看破红尘、生活行为无目标、胸无大志、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象这类学生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中国的教育评价还是国外的教育评价都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教育评价又起步较晚,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也存在缺陷,在价值取向方面有所偏差,这对我国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急速变革期的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社会的变迁、网络文化的盛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等都不可避免的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高校教育者必须全面的掌握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及趋势,并深入分析其变化发展的原因,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减少社会腐朽思想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不良影响的同时,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使其真正承担起21世纪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对成人学习者的需求缺乏足够的考虑的现象,价值取向出现一定的偏差。本文主要针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从相应的对策出发进行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闻编辑是我国社会舆论媒体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社会舆论的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闻编辑中的价值取向,对我国社会的价值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规范我国新闻编辑中的价值取向,是当前新闻媒体企业的重任,也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曾理 《现代妇女》2014,(10):321-321
我国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着隐名投资现象,而由此引发的隐名投资纠纷不为少数,由于我国司法实践和商事活动中对待隐名投资的态度受不同价值取向的影响,从而存在不同的处理规则,因此,本文试图从法律关系层面上对隐名投资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受市场经济、教育观念、大学生自身弱点等因素的影响,其主流价值思想虽然是正确的,但在价值取向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原因。根据问题和原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社会的发展添砖添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就当前信息技术的价值观进行框架式介绍,并就现今中专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重点论述。主要诠释信息技术价值观的具体概念,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演变、中专教师本身的信息技术价值观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具体影响,以及学生在接受新型教学方式时应该具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价值工程中成本、效率、价值三者关系,研究行政管理的成本投入、管理功效与价值取向问题。阐述了成本投入以及管理功效的内涵及关系,并论述了社会价值取向、个人和集团的价值取向的具体内容,绘出了行政管理中组织决策框图。  相似文献   

13.
从2008年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至今,已经有5年的时间。大学生"村官"因角色认知的价值取向和角色领悟的建构张力不同发生了群体分化,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角色建构类型,分别是社会价值取向下的主动变革模式、社会价值取向下的被动适应模式、个人价值取向下的主动变革模式、个人价值取向下的被动适应模式,这四种模式下的大学生"村官"在角色建构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建构张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广告是播信息影响消费的重要手段,也是商家在激烈的竞争中打造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认可度,最终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站略。美女激发青睐的眼光和兴趣,增强视觉冲击和记忆力,有效吸引消费者,因此成为经典的广告促销手段,然而部分广告为迎合或诱惑消费者,过分使用女性形象,趋向庸俗宣传,在女性形象和角色定位上存在很大误区,给女性形象及价值取向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商业广告中强化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塑造健康而有内涵的女性形象,引导正确价值取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逐渐构建了自己较具特点的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追求,但其基本价值取向仍没有摆脱在我国传统教育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阴影,依然没走出"把有限的价值当作人生的终极价值"的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培养与目前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人才的教育。其课程结构要求更侧重理论的应用性,注重实际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及多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理论知识是指专业或行业所对应岗位群所需的理论与知识,包括基础性知识、专业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三俗文化泛滥,充斥在社会各个角落,作为青年人成长摇篮的大学校园也难以避免,对大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俗文化出现的原因,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简单剖析了三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影响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的时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同的阅读价值取向影响不同的阅读能力。本文对传统的"鉴赏者"阅读价值取向和西方主流的"解读者"阅读取向进行探讨,进一步指出后者的取向是我们所缺失的。另外还就对"解读者"阅读取向我们应该做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传统的中国文化对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良习气,对我国年青一代的价值取向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要。近年来,学者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用在高职高专班级管理中,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班级管理水平,还能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章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出发,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对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并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现状,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文章认为,当前青年价值取向的变化很大,但在传统力量的作用下不变的部分也很大。传统的价值取向是,青年存在着对国家、社会、父母依赖的官本位主义的思想。而变化中的价值取向,就是青年不安于这种依赖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后者代表着经历了“文革”的一代青年,在开放、改革环境下,主体上的觉醒。文章认为,在这样复杂的现实中,如何克服依赖性,领导不断增长的独立意识朝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力量与个体力量的统一不断创造条件,是今后青年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物质载体,必然积淀了人类悠久的文化。由于不同民族在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文化。从这种意义来说建筑本身就是文化,它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想。本文通过文化价值取向模式对中西古建筑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文化价值取向对于建筑的深刻影响,旨在让人们对中西古建筑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