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在诚信缺失、道德冷漠的今天,继续加强诚信建设不容忽视。本文就结合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观,以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四信建设为切入点,对我国社会诚信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生龙 《现代妇女》2014,(2):147-149
从古至今诚信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政府诚信,它是建立和完善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重中之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多次重大的行政机构改革,每次改革都对政府诚信建设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作为受行政机构改革影响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软实力——政府诚信建设,则随着改革的步伐呈现出强有力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后,各个领域陆续出现信用缺失现象,且有日渐严重的趋势.深知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而探索出诚信建设的途径.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是解决目前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的必要手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道德和法律是现代社会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基本手段,诚信不仅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更是法治建设的基石。本文通过比较中西诚信文化的异同,探析诚信缺失的根由,分析诚信运行方式,主张建立全社会"三位一体"大诚信体系,其中行政诚信小体系,在公权力诚信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全社会达成新体系中发挥导向功能。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从本质上说是行政执法法律化,而行政执法法律化必须以诚信为价值基础构成,因而,行政执法规范化必以诚信为基础。本文从行政执法机关诚信缺失的分析谈起,论证以解决民生为题为突破口,才能切实推动以诚信为基础的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诚信"这一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规范的被提出,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的道德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认为,诚信是古今中外追求的美德,文中分析了诚信缺失的现象,最后就如何加强企业员工的诚信意识提出了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6.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是大学生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越过了社会的道德底线。我们观察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诚信现状,从学校、家庭、社会与自身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把握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加强自我诚信教育与学校的诚信教育,全力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有效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现代社会一个基本的道德伦理范畴。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诚信道德问题凸显。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分析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途径,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现代社会当中每个人所必备的素质。而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大学生诚信素质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的道德文明程度,更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把重要标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正确树立不仅关系到其个人人格的塑造,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与传承。但目前个别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缺失,诚信度仍有待提高。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那现实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尤其高校大学生基于何种原因不讲诚信?问题产生的症结又在哪里呢?本文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视角,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和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心理因素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那现实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尤其高校大学生基于何种原因不讲诚信?问题产生的症结又在哪里呢?本文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视角.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和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心理因素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加强我国社会诚信的建设,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在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探索并遵循自己的有效路径,注意消除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着力构建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路径和个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非诚信现象的辐射下,大学校园受到了信用危机的冲击.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转变中,传统诚信观念在逐渐缺失;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诱发了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弱化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缺乏合理的量化标准;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的风气.通过建立高校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信用时代的大学生诚信道德.  相似文献   

14.
樊海永 《现代交际》2010,(12):161-161
明礼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出发点,是中华民族十分崇尚的美德。但是当前生活中出现的考试作弊、劣质奶粉等问题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也体现了社会诚信的缺失。如何养成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素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在遵化市闫屯中学开展调查活动以期能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增强其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张秀亚 《职业》2013,(11):48-48
会计诚信缺失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笔者通过对当前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现状的分析,点明了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会计教学中实施诚信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当前青少年群体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而培养青少年的诚信又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大环境复杂多变,学校固有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家庭邻里道德也被歪曲,这所有的因素都将威胁着青少年诚信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诚信作为道德伦理范畴在处理社会关系和经济交往中占据着重要的价值取向,但是政治和诚信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不能结合的相互冲突的两个范畴。本文从政治诚信的历史演进开始,具体阐释政治和诚信以及政治诚信的含义和范畴,最后提出了中国当代政治诚信建设:执政党信仰诚信建设,政府诚信建设,司法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在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却出现了种种诚信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社会和学校诚信缺失,高校诚信教育重视不够,监督约束机制缺乏和大学生自我修养不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师以身作则的意识,理论结合实践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  相似文献   

19.
经济诚信,作为社会诚信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现今,大学生的经济诚信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低,恶意欠缴学费,信息卡透支,开具虚假贫困证明,手机欠费,欠钱不还等。本文认为这些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薄弱、教师道德的失范、大学生诚信素养缺失、管理体制不完善等。为强化大学生经济生活中诚信意识,需要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诚信氛围,高校要坚持诚信教育,要加强师德建设。另外,建立完善个人信用系统,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也是促进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中提高诚信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苏晓杰  谢伟 《现代交际》2013,(12):86-86
西方政府诚信的起源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诚信体制。在西方,诚信被认为是政府必须具备的基本和内在要求,并有许多完善的制度与之相适应。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诚信建设的经验有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