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房屋拆迁对于加快城市、农村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政府的行为也产生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受到了严重侵害。纠其深层原因,都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分析我国拆迁制度的特征及其原因,引用一些学者完善拆迁制度的新构想,以期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保护作出有益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管理政策几乎是空白。城中村房屋拆迁补偿的直接法律依据是《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不是法律依据,不具备直接的参照性。在我国土地二元所有制下,城中村房屋拆迁的过程也就是集体土地所有权被征收的过程,西安市城中村房屋拆迁中,国家征收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同时政府作为城中村房屋的拆迁人并没有承担补偿义务,而是由房地产开发商对农民进行补偿,宅基地的所有权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获得补偿。  相似文献   

3.
征地拆迁工作难、问题突出、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已成公认的事实。在积极推行依法、文明、和谐拆迁的今天,征地拆迁工作更需要我们认真研讨,形成有效机制。笔者认为,“十到位”抑或能对征地拆迁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拆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其中与群众利益最紧密、矛盾最突出、难度最大的就是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以及安置善后处置。由于涉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社会矛盾也困扰着基层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从拆迁这种行政行为本身来规范,进一步明确主体职责,规范实施程序,需要作为拆迁主体或行政委托人的各级政府引起重视,使拆迁行为在合法合规的良性轨道上运行,保证拆迁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切实维护好被拆迁人的合法利益,努力实现拆迁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城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城市建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农村拆迁安置房的问题。主要是讨论农村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归属,并且实践中对此类房屋的分类;未取得房屋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效力不受影响,交易流转的类型,进入交易市场的主要障碍;如果进行交易后,合同的履行面临着政府政策限制,房屋买受人权益难以保护,一房数卖情况多的现状。并且对此类问题提出确定房屋买卖合同效力,完善房产登记制度,加强相关立法的建议,保证合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14,(7)
正近日,河南信阳市某区政府网站刊登一篇文章,引起不少网友议论。文中区委书记称拆迁工作人员是"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最可歌、最可颂的人"。而与此同时,有网友发帖称,在这个区的拆迁工作中,存在着野蛮拆迁行为,他父母就被拆迁人员打伤。尽管存在野蛮拆迁行为,区委书记依然用"最可爱"、"最可敬"等语句来赞誉拆迁工作人员,无疑是错误的。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  相似文献   

7.
社区的拆迁改造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在传统模式下,我国政府和开发商在拆迁改造过程中结成的利益同盟,使得原业主处于相对被动和弱势的地位。业主因自身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和行为,使得拆迁改造工作陷入困境。在不断的冲突和实践中,探索出了由业主主导的拆迁改造的自助模式。为深入了解我国的拆迁改造困境并探讨自助模式的可行性,通过对传统模式、现行模式和自助模式的对比,归纳和总结了自助模式的优势和目前推行的壁垒,认为由"自助拆迁"和"业主合作建房"两部分构成的自助拆迁改造模式是破解拆迁改造困境的有效手段,并对今后该模式的推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屋拆迁作为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已被普遍落实。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被拆迁人文化水平的局限性、相关部门监管力度较低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贫困地区拆迁过程中出现被拆迁人不满补偿方式、拆迁程序不透明、程序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原则等冲突。因此,在拆迁过程中,唯有多方合力,方能改善民生、实现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拆迁问题、化解拆迁冲突,推动拆迁工作的切实进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与群众利益最紧密、矛盾最突出、难度最大的就是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补偿以及安置善后处置。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宜春例,探讨如何以法为准,以人为本妥善做好征地拆迁安置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庆斌 《城市》2012,(4):30-32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征地拆迁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难点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做好城市征地拆迁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建设,是地方政府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胡守勇 《城市观察》2013,27(5):139-149
征地拆迁是城市扩容面临的重要课题。常德市采取的公寓楼安置模式在城市扩容和保护耕地红线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创新了拆迁安置模式,达到了城市发展集约节约用地的目的。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模式不仅关系到征地拆迁工作本身的成效,更关系到安置户的民生福祉和城市的科学发展。要直面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突出问题,明确主要任务,创新理念,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业主选择+社区整合"的公共管理格局,按照统筹推进、健全体制、整合资源、责任考评的路径,使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成为推进安置居民城市融入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2.
正在土地行政诉讼或复议案件中,涉及征地拆迁问题的案件为多数。在征地拆迁行政诉讼或复议案件中,经常遇到一个问题:谁是被诉讼或复议的法定主体?准应当为征地拆迁承担法律责任?为此工作中经常出现推诿踢球的问题,分析原因,这主要源自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与实际工作脱节严重。对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征地拆迁实施主体的梳理研究,提出关于征地拆迁实施主体的法律法规修改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在拆迁安置纠纷中,基层国土资源机关与被拆迁户达成的《征地拆迁安置协议》是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当事人之间观点各异,甚至司法机关对此也存在认识分歧。由于合同性质不同决定了法律救济途径的差异,所以必须正确判断《征地拆迁安置协议》的性质。而如何识别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一直是行政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探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且至今没有形成成熟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此类问题进行如下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城市房屋拆迁是城市更新和发展的一种推动力,关系到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条件及环境的改善。城市功能区的重新布局,旧城区或危房的改造,公共交通的扩建等等都离不开房屋拆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紧缺和生活需要的矛盾愈加凸显,房屋拆迁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那么,城市房屋拆迁中如何保护公民利益呢?征收人应该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房屋的征收与补偿。被征收人应该遵守条例的规定,并积极维护参与权和知情权。  相似文献   

15.
熊虎  余剑 《城市》2012,(6):62-64
当前,拆迁改造已成为城市改善环境、提升品质、恢复活力的一种途径.然而,快速的拆迁改造往往因其对被拆迁群体利益的忽视而受到诟病,引发社会矛盾,违法拆迁、群众上访等事件层出不穷.实践证明,社会拆迁矛盾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群众的自身利益没有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公布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新条例》并没有真正从根源上解决拆迁问题.笔者将深入研究被拆迁群体的特征以及被拆迁群体的利益对城市拆迁改造的影响,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些群体,推动拆迁改造.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房屋拆迁安置中通过假离婚等途径骗取拆迁补偿安置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争取更多的补偿款及安置还房面积,村民集体假离婚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文章通过几起典型村民集体假离婚案例,剖析了拆迁安置中假离婚现象的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快速推进,土地成为关键因素,征地拆迁不可避免,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矛盾日益突出,难度、压力也会加大。同时,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不同群体利益分配关系复杂,社会敏感度和关注度高,紧密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行征地政策存在的弊端一是现行采取有限制条件的"先转后征"模式,征地审批程序复杂、时间跨度长,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T小区拆迁中居民利益表达的创新做法为例,论证社会组织化对化解城市拆迁矛盾的作用。研究认为,组织化有助于化解城市拆迁中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三月的“两会”,民意澎湃。在人民网两会调查中,“依法拆迁”位居百姓关注话题的第二位,而两会中,被称为“新拆迁条例”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如何在拆迁变法中求解城市发展的和谐之道,成为摆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一道法治考题。  相似文献   

20.
1月20日,8位学者获邀参加国务院组织的关于拆迁条例的座谈会,讨论的条例草案名称由2009年12月16日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条例》,更名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专家透露,新条例草案中,“拆迁”的概念即将成为历史,并由“搬迁”的概念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