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校园贷"等现象。首先针对小王的案例进行了剖析,然后从三个方面对校园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针对校园贷问题提出三个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对学生正确观念的引导;提高防范,建立法律应对处理机制,完善校园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建立多方监管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网贷平台、分期购物网站、借款app层出不穷,这些网络贷款平台凭借其极低门槛的申请条件和各种优惠政策、非常快速的放款时间在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肆意生长。"不良网贷"在校园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针对"不良网贷"造成的无数令人痛心的事件,教育部和银监会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构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机制和应对处置机制,并依法处置未经批准在校园推广的网络借贷。  相似文献   

3.
近期随着部分大学生因为"校园贷"退学、自杀情况的频繁出现,"校园贷"成为热议话题。因此本文就以当前社会热点——"校园贷"为研究的重点,文章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践调查表明广西高校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校园贷"的行为,只有个别少数学生禁不住诱惑,陷入"校园贷"的陷阱,针对"校园贷"存在的问题需要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重拳出击,才能让"校园贷"远离大学校园,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大学生为贷款对象的"校园贷"呈现"井喷式"发展,但随着一些不良借贷的出现,"校园贷"的负面新闻也不断曝光。因此,有效解决校园贷隐患,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校园贷的现状,查找校园贷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校园贷"防范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来,校园不良网贷在高校呈蔓延趋势,对涉事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不良网贷蔓延归因入手,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提出在广泛宣传不良网贷危害基础上,构建监管机制,有效治理不良网贷。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视域下“校园贷”问题的生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贷"是一个横跨"在场空间"与"缺场空间"的"跨界性"问题,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进行分析,可有效地贯通网上、网下两个空间的情境性区隔,是从整体上对其进行解读的理想选择。它的异变主要涉及社会急剧转型、网络技术发展及大学生群体结构三个风险源: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现实动因,网络技术的风险特征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潜在根源,大学生群体消费欲望强而财商低的结构特点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重要因素。防范"校园贷"风险的关键在于建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个体自省的风险应对共同体,以减少各类风险发生交叠、共振的频率。  相似文献   

7.
“校园贷”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得到迅速发展,有的校园贷套路隐蔽,甚至披着华丽的外衣,吸引着一些涉世未深、消费观超前的大学生,也因此出现了很多校园恶性事件。随着近几年校园贷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加大了对网络借贷平台的专项整治,作为网络借贷平台的主管部门银监会也对校园网贷业务展开了整治行动。作为高校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远离“校园贷”,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网络金融借贷服务开始在高校校园内兴起。2016年下半年,互联网借贷平台"借贷宝"涉及161名女大学生的10G大小的"裸条"裸照及视频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伴随着校园网络借贷而随之而来的"裸贷"、自杀等乱相不断出现冲击这人们的道德底线。笔者通过对"裸贷"现象的分析,剖析"裸贷"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预防"裸贷"现象的对策,完善校园信贷法律法规,为规范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的“伙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政府与作为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工作机构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呢?这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社会工作服务方面,政府不能也不可能包打天下,社会工作机构也不能脱离政府的支持和监管而独立自行。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应该建立一种互信、互助、互补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推进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队伍存在着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人员专业素质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社会工作人才教育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建立高等学校一社区双基地三方联动的新机制,整合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以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和工作力量,逐步形成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社会工作综合教育培训体系,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套路贷"向高校校园蔓延的趋势已经引起关注和重视。文章通过对宿迁高校的深入调研,总结出当前校园"套路贷"的主要"套路",给出具体甄别方法,最后从学生视角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促进校园"套路贷"的专项研究与防治。  相似文献   

12.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贷款借钱的行为。[1]近几年,校园贷乱象频发,一些大学生因多种原因借贷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而受到放贷人、催债公司散布个人隐私、暴力催收等种种威胁,造成一系列恶性事件,给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和未来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伤害。根据校园贷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防范校园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讨论的“伙伴关系”是指政府与社会工作教育学院基于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人民福利的共同基础而产生的“政府行为”(社会方案、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财政支持)对专业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影响,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对传递、转化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作用二者之间的连结关系。 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中政府与学院“伙伴关系”形成的背景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是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之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儿童社会工作,是推进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预防和解决儿童社会问题,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探讨儿童社会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思路,是目前儿童社会工作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与重大课题。从我国儿童社会工作发展情况看,需要从总体形势、基本定位、目标任务与工作方法等方面重点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促使校园贷逐步走进校园,面向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大学生。校园贷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并且频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南昌市高校大学生校园贷使用体验的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针对调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分别从大学生、校园贷平台和学校这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校园危机常以各种形式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在校园危机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作为专业性的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在服务于高校校园危机现实受害者或潜在受害者和提升危机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本文从社会工作视野下审视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管理引入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引入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帮助学生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服务。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剧烈变迁而开展的工作。包括生活辅导、学业辅导和就业辅导等:社区一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则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外的社区。包括联系学生家长、支持学校的政策、实现家校沟通、促进学校教育。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等。  相似文献   

18.
从总体上看,东盟各国的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极不平衡.菲律宾、新加坡在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成熟的制度体系和实务模式;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具有一定专业水准,但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越南、缅甸、老挝的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刚刚起步. 1.菲律宾 菲律宾的社会工作学家认为,菲律宾的社会工作实践源头可以追溯到被称为"Bayanihan"的社区慈善互助文化.1898年,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0,(19):27-28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苏州面临着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外来人口、社会事业等方面的严峻挑战。鉴于此,苏州市各级在“以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工作发展来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实践,并积极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深圳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牢牢把握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初步构建起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社会工作体系。目前全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到45家,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1500多人,社会工作实务有效开展,服务质量良好,社会认同迅速增强。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社会认同和支持仍然不足,服务场地设施缺乏,资源保障尚待加强,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监管力度不够,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