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校园暴力案件愈演愈烈,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校园暴力的成因进行研究,并从法律角度对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界对校园暴力的研究主要沿用了传统的"问题—对策"范式,从研究侧重点不同可以区分为现状描述型、问题探析型和对策建构型三种研究类型。但是,由于传统的"问题—对策"范式无法从主体体验去解读校园暴力,使得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不仅可以发现被传统研究范式遮蔽的议题,还可以从身体与结构互构的途径来理解校园暴力现象,为当前校园暴力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但当前我国的大学校园暴力问题日益严重、形势刻不容缓,但是对该问题的研究却仍然薄弱,各级政府、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各大高校想开展此方面的工作也无从下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需要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我们预防和应对身边发生的校园暴力。我国应该有一套详细、完整、系统的新时期大学校园暴力防治机制,以便于更好地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为学校解决校园暴力事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校园本该是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笔者将视角对准校园暴力活动的主角--特殊群体学生,从这一群体的行为特点、影响出发,对其产生的原因做了深层次分析,期望对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校园暴力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互联网媒体的关注之下,青少年校园暴力现象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种暴力现象会给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校园暴力行为的逐步升级,其社会危害性也逐步加深。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分析青少年校园暴力现象,探究防范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韩国校园暴力问题凸显,在家庭、学校及社会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及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目前,韩国校园暴力的产生呈现出受害青少年心理创伤问题严重、小学高年级校园暴力的发生率极高及校园暴力类型多样化三大特点。为了预防及根治校园暴力,韩国历届政府相继制订并颁布了专项法律条例及各类应对举措。2014年,朴槿惠政府宣布实施"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暴力预防活动,根据暴力类型、发生地域以及学生年级的不同而推行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等。  相似文献   

7.
日本校园暴力发生率居高不下,恶性暴力事件频频出现,校园暴力趋向低龄化,攻击教师的暴力事件逐年递增。日本校园暴力事件高发影响因素。其中既有制度性因素的作用,更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本文梳理了日本校园暴力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日本社会的非制度性因素对日本校园暴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有关校园暴力的视频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关注,打开百度百科约有1150万条与校园暴力有关的信息,校园暴力已经成为教育之殇。校园暴力的形成与学生自身家庭环境、学校德育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学校德育对遏制校园暴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实际的德育工作仍存在三大问题:重智轻德、德育工作全部推给品德老师、德育形式化现象严重。作者提出采取多种途径更好地开展德育:一是直接德育,通过思想品德课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减少校园暴力;二是间接德育,通过各科教学内容的道德影响、每位教师的道德示范、班风和校风的感染。通过以上方法发挥德育力量,遏制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校园暴力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暴力在美国并非什么新问题,其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青少年犯罪,只是今天学生使用武器而非拳头解决其矛盾的比例在明显增长。据美国司法部1989年统计,9%的公立学校学生,7%的私立学校学生,6%的无宗派学校学生,都是暴力行为或财产犯罪的受害者。今天,校园暴力问题已经广及54%的郊区学校和64%的城市学  相似文献   

10.
杜晓惠 《现代妇女》2014,(5):252-254
校园软暴力是校园暴力的一种形式。人们往往对"硬暴力"即校园中发生的恶性的肢体冲突给予充分的关注,而对暴力行为隐蔽化的"软暴力"缺乏最基本的认识。然而,校园软暴力在校园中却通过语言、行为、表情等形式广泛存在于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给学生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校园"软暴力"的滋生和蔓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技工院校校园暴力的现状 校园暴力事件作为暴力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屡见不鲜.而技工院校中存在的恃强凌弱、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王家绵指出,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而且还会造成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无疑会给青少年一种消极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因此,关注技工院校校园暴力问题,探讨此类问题的处理对策,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宋新宇 《职业时空》2009,5(8):156-157
近年来,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缺失,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衡。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努力减少并消除校园暴力,是各级教育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目前,校园暴力已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高职院校存在更为严重的校园暴力。由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校园暴力有着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应当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高职院校校园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贷款借钱的行为。[1]近几年,校园贷乱象频发,一些大学生因多种原因借贷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而受到放贷人、催债公司散布个人隐私、暴力催收等种种威胁,造成一系列恶性事件,给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和未来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伤害。根据校园贷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防范校园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初中”校园暴力、学生抱团霸凌同学 " 等事件层出不穷,校园暴力事件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校园暴力 事件的数量之多,危害之深,影响之大,使得社会,学校,家庭都在被影响着。  相似文献   

16.
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暴力是指侵犯学校师生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学校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在许多人看来,暴力行为和学校是沾不着边儿的,但严酷的事实是:校园中的的确确存在着暴力行为,并且日趋严重。在美国,校园少年杀手震惊全美。为躲避校园内的暴力事件,美国家长宁愿节衣缩食把孩子送到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①。在日本,校园暴力更是严重。日本官员和社会工作者说,在经济衰退和校园暴力猖獗的情况下,日本青少年自杀人数猛增50%多②。在我国,自70年代末以来,校园也逐渐出现了暴力行为,尤其90年代后有发展趋势。校园暴力行…  相似文献   

17.
赵莉 《职业时空》2009,5(6):18-19
校园暴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师生的安全,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阻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时期校园暴力的新特点,探讨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不断壮大.大学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影响着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在入学初期,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各方面的不适应问题.文中通过对大学新生适应难问题的深入研究,指出目前普遍存在的新生不适应问题,从小组工作角度列举了解决该问题的几种方案.希望文中的研究对于新生适应校园难的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和完善,从而帮助新生更快更正确地适应校园.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乡各级校园内,校园暴力有蔓延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以强凌弱、勒索钱物、残害师生、逞凶作歹等显性形式。另外,给同学起绰号、言语讥讽、嘲笑、歧视等隐性形式也普遍存在,成为象牙塔中难以根除的"毒瘤"。这些外显的和潜在的暴力行为一方面给受到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心灵蒙上了阴影,另一方面因为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校园暴力的隐蔽性,给学校对  相似文献   

20.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内外发生的暴力事件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花季少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不得不引起的我们的深思。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暴力呈日益上升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的控制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