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陈宏娟  林旭容 《职业》2016,(23):117-118
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在德国较为流行、具有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全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心、脑、手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是起引导作用.行为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理念值得中国教育界学习运用,尤其是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本文对行为导向教学的特点、行为导向教学的运用以及运用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和独到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玉桃 《职业时空》2008,4(9):128-128
一、“双主体”关系的界定 所谓“双主体”关系,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在体现教师教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又体现学生学的主体作用。从教学论的角度来审视,教师和学生同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与参与者,二者的区别只在于:一是教授主体,一是学习主体,其教授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自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构成同一教学过程的两翼,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固然,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和主体行为的养成绝非自发形成,需要教师的教授、引发和指导。但是,教师的主体行为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才能发挥效用。这正合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观点。由此看来,教学过程教与学的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学的问题不仅是学生自身的任务,也是教师的任务。教师为学生的学而存在,为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发挥着教授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夏波  卢桓 《现代交际》2014,(10):161-161
长期以来,中高职学校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表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不断进行灌装。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作为课堂上两种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教师恰当使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关系到教学信息是否得到有效的传递。近年来,非言语沟通作为一种重要的师生沟通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本文讨论了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诸多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因素之一。鉴于此,本文重点从高职英语教师的课堂讲述行为,课堂提问行为,课堂讨论指导行为,教师课堂用语四个方面系统展开了论述,为高职英语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格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以后,在我国的各级教育系统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发展,特别在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培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微格教学评价主要针对的历史教师在教学全过程的外在行为和内在思维的评价,通过具体、明确的评价指标的划分,能够准确快速地提升历史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可以在评价过程中促进历史教学科研和学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婕 《职业》2011,(15):158-158
教学方法是教师每节课成败的关键。一种教学方法是否行之有效,主要看是否适应学生的知识状况、课文的特点和教师的素质。学生、课文、教师这三者是教学的统一整体,缺一则教学行为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8.
提问一直被认为是课堂教师的惯用手段,是优秀教学的基础。从1970年开始,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识别特定的提问行为,这些行为有助于学生取得显著的成绩。如今,随着教学变得越来越以学习者为中心,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教师指导学习,而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提问是教师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工具。但在现实中,有效地提问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有效,这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崔晓朋 《职业》2013,(12):144-144
本文探讨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竞赛活动形式,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0.
费海娟 《职业》2008,(14):79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集中体现在教师职业责任心上,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在教学上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仁田 《职业》2013,(26):168-169
学案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一种引导型教学方法。在中职土木工程力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法,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学生由“观众”变成“演员”;突出教师的导学行为,教师由“演员”变成“导演”,从而破解“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现状。  相似文献   

12.
骆晓云 《现代交际》2016,(4):203-205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从行为角度探讨了语言的使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符合英语母语语言习惯的言语行为是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笔者从言语行为理论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听说读写和翻译教学中的影响以及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宋玮 《职业》2010,(3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响应的行为反应.教学中的情感具有指导和强化学生学习和行为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不能忽视情感的直接展露.教师的教学节奏、语言、手势、表情等情感因素,都能起到指导和强化学生活动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因寨,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坚强的学习意志,并在学习中体现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4.
倾听作为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是以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倾听更是一种有效和积极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避免倾听的误区,构建和培养教师倾听能力对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徐振萍 《职业时空》2008,4(6):20-20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概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上个世纪从德国引进的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区别是这种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不定型的活动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气质、知识、能力、爱心等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力、辐射力,教学效果就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否形成友好、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主要取  相似文献   

17.
芦俊 《现代妇女》2014,(10):32-32
非言语交际是交际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非言语交际来创造生动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师生间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及时做出教学反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当前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贯彻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改革的境界。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应该以现代化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传统阅读教学总结出的优秀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杜华锋 《职业》2007,(18):95-96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气质、知识、能力、爱心等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力、辐射力,教学效果就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否形成友好、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个性品质.教育学家徐特立曾说:"因为教师是领导者,所以不能不谈教师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刘丽平 《职业时空》2008,4(1):26-27
高师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至今,师资培训的概念经历了从“teacher training”(教师培训)到后来的“teacher education",(教师教育),再到现在“teacher development”(教师发展)的历程。“教师发展”更强调在“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去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开展教学行为的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