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鸣县的例子表明,社区选举向农村的选举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农村选举所积累的经验为城市选举所借用,可以对城市的选举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以让城市的选举少走一些弯路。在吸收农村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让城市的选举进行得更好。在这个基础上,城市选举可以多进行一些制度的探索,并进行得更好。我认为,武鸣直选的成功提出了一个社区直接选举的发展战略问题,就是如何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推动社区直接选举。从1999年到2001年的社区直接选举的基本情况来看,从指导思想上讲,是要从大的中心城市推动社区的自治,而在推动自治的过程中,社区的选举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但不是中心内容,中心内容是社区的自治和管理。但是,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村民自治,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各民族人民的新期待,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村民自治从根本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应加强,这是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构建和谐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与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村民自治运动,拉开了中国农民以独立的政治个体进入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的序幕,从此,中国政治民主化率先在农村迈出了第一步。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农民内部一支最具能动作用的阶层——精英农民崛起。经过村民自治选举的训练,他们迅速成长为农村民主政治选举中一支强劲的政治整合力量。在政治参与活动中,出现了参与动机指向、参与意识非理性化等问题。文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对策,以使精英农民政治参与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王攀 《现代妇女》2014,(11):141-143
农村基层妇女是社会和谐发展不容忽视的群体,也是参与村两委选举和推动基层选举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农村基层妇女真正参政议政的历史较短以及受社会、家庭、自身等因素的制约,妇女在参政议政方面力量显得十分单薄。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S镇农村为调研区域,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对制约农村基层妇女参政议政不足的因素予以调查研究,并就如何推动农村基层妇女参政议政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通过村民自治把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农村基层,成绩然,总结村民自治先进单位的经验,可以发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对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村民自治、民主选举,体现了群众意志,理顺了农民情绪,实现了国家意志与群众意志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村民自治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本人认为农村人口流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种人口流出给广大乡村造成了严重的治理困境,本文就是从农村流出人口引起的村民自治的困境出发,重点论述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魏君 《现代妇女》2013,(12):I0045-I0045,I0047
农村妇女是农村半边天,他们参与基层民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基层民主状况,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四川省s镇的调查.对当地村民自治过程中妇女参政的现在及其存在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在参政方面,农村妇女的参政结果与农村妇女的庞大队伍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相比,不太相称。  相似文献   

8.
村务公开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一个村民委员会的辖区内,村民委员会把办理本村涉及国家的或集体的公共事务的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公开告知全体村民,并由村民参与管理、实施监督的一种民主行为。通过对村务公开制度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前在我国农村村务公开制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深入挖掘村务公开制度所经历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通过本文使得大家能够认识到村务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朱光喜 《城市》2012,(5):52-57
一、问题与分析框架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中存在居民自治和业主自治两种不同的自治机制.然而,这两种自治机制的效果却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一方面,传统的居民自治正不断出现“内卷化”现象,即不仅没有真正实现居民自治,反而出现了居民委员会的结构科层化、功能行政化和成员职业化现象,而这种“内卷化”使政府推动的社区自治越来越呈现出“形式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近年来刚刚出现的业主自治却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趋势,不少社区中出现居民委员会选举冷清而业主委员会选举火暴的场面,甚至有居民发出社区有业主委员会即可的评论和呼声.  相似文献   

10.
村委会换届选举信访问题的现状 随着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村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加强,参与程度得到了提升,许多村民积极关注和参与村委会换届选举,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在选举过程中,对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和一些不良现象,村民积极向政府咨询和反映,充分发挥了民主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选举制度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选举制度一直处在一种徘徊和缓慢前进之中,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的选举制度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是我们也发现,我国的投票率一直以来都是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之上。到底是我们的投票率真的达到了那样的高度,还是我们的选举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乡村政治研究诸问题 --对应星批评的回应和进一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仝志辉 《社会学研究》2005,20(3):196-211
《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村庄社会关联视角下的村民选举参与》(以下简称《选举事件》)一书出版后 ,虽然得到过学界同仁的一些批评 ①,但是 ,应星的文章《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为例》(以下简称应文 ) ,应该是各种批评中最为严厉的 (应星 ,2 0 0 5 )。应文的批评涉及到了进入和从事乡村政治研究必须思考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这为我和其他人提供了一个深化思考的机会。因此 ,我非常乐意就应文提出的问题做出回应 ,并对相关问题加以讨论。当然 ,本文的某些观点也得益于应文的批评本身。一、时事和学术 :乡村政…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日益完善,组织载体不断健全,内容逐渐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党的十八大又对农村基层民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仍广泛存在各种限制性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农村地区,村民们每隔3年便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1次村民委员会,来办理他们自己的事情。村民委员会一般由1名主任和几名委员组成,是村民们的自治组织。在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大马村,村民自治的领头人是位名叫李俊萍的农家女,她已经连续两届当选为村民委员会的主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层社区组织的变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视角,理出了中国乡村和城镇基层社区组织沿革的梗概。着重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乡村的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组织状况和功能;城镇基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的变迁;城乡基层居民自治组织与政权机构的衔接关系;目前正在中国城乡展开的文明社区建设和民众的社区发展参与,特别是直接民主选举和政治参与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和意义。本文参考并汲取了中国社会学和政治学界有关调查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华南的村治与宗族——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宗族组织在全国各地快速复兴,而且,随着1990年代以后村民自治的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组织与宗族组织之间的互动已成为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在这个背景下,本文试图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宗族组织在中国复兴的原因何在?(2)在当代中国的农村社区,宗族组织的存在,如何影响村庄民主的发展?(3)在一个村庄社区内,宗族与民主之间的互动类型,会导致什么样的治理绩效差异?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1)在华南农村,宗族组织的兴起,是在正式组织功能缺失的情况下,村民对于公共物品需求的一个替代性组织选择。(2)从表面上看,宗族组织并不会影响民主在形式上的推广;但是,宗族组织一旦发展之后,会限制基层民主的实质内涵。(3)宗族与民主在公共物品提供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只有同时存在宗族与民主的村庄,才具有更高的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17.
刘云 《职业时空》2008,4(4):102-103
业主委员会,简称"业委会",是随着我国城镇住宅区建设的迅猛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它是由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代表本住宅区内产权人和使用权人,对住宅区内的公共事务行使管理权的群众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18.
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是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有效地推进张家口市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新社区是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中乡村治理的基本结构和社会民主化建设的基本单元,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和规模基础上的自治载体,是乡政村治模式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条件。本文以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分析了农村新社区自治的制度环境,并从支持系统、机制创新、功能结构运行、权限实现等方面提出了农村新社区自治的制度安排设想,初步设定了农村新社区自治的目标框架。农村新社区自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并在党的十七大继以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实践向农村的延伸和拓展,是农村新社区基本治理结构的探索和基层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一个创举。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和嘉兴市为例,就农村社会变迁过程中新社区自治的制度和目标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97年6月,我们到河北省唐山市,天津市东丽区、宝坻县、蓟县等地农村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分别听取了有关市、区、县村委会选举、村务公开工作的汇报,并与乡村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深深感到,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进,村务公开,村委会选举工作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关于村委会选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