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建构少数族裔女性身份与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刘巍 《现代妇女》2010,(6):46-50
本文以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基础,探讨女性的身份建构问题,指出女性身份是在男性思维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中被典型化、物质化和商业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4.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文化作为融合日益深入的领域成为世界各地相互了解、沟通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下的产物逐渐成为国际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鲜明、文学性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为国际文学多元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基于文化身份认同探析美国华裔文学,以期助推国际文化交融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媒介技术发展早期建构的文化形态虽不足以动摇主导文化的中心,但却催生了青年亚文化表征及其亚文化实践。以网络视频直播中的泛娱乐直播为对象,运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及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探索青年女性亚文化中的自我建构与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与以往的成果迥异,作为互联网新的媒介形式,网络视频直播并未帮助女性建构新自我以获得独立的身份认同,而是在资本和市场引导下,通过维持媒介刻板形象满足男性凝视,以达到获取金钱和作为草根明星认同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因此,人们对女性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由于当前从身份角度探讨学术话语的研究是国内外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以性别与语言以及社会语言学杂志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在语用身份理论分析框架下探索女性怎样在学术期刊中进行身份建构(Identity Construction),并且根据对身份建构相关的话语实践类型对女性的身份建构进行分类。从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中发现女性身份可以通过具体的话语流露,显现和建构,以此作为交际策略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郭亚东,2016)。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为参照,试图分析华裔女性作家的独特写作策略从而是如何塑造出一个个鲜活而又动人的女性形象的。分别从女性叙述视角、独特的叙述方式、叙述时间的混杂性、魔化了的中国故事四方面探讨华裔女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发展,对华裔文学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也不断壮大起来。与此同时,众多杰出的华裔女性作家脱颖而出,由此我们可以从中前瞻华裔女性文学在未来的蓬勃发展,以及未来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乃至整个文学界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当前,消费主义盛行的原因之一在于消费给人们提供一种身份建构的重要方式。在消费中,人们体验着自由和平等,确定了自身的价值所在,实现被他者认同,并获得了群体归宿感。然而,这种身份构建方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它使人为物所役,而自由、平等也成为幻影。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着消费主义,但是,青年不应该因此而沉沦其中,要清醒认识消费之于人类的本真意义,寻求更为合理的身份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黄韦娟 《职业》2017,(14):120-121
从舒婷的《致橡树》引申,体察中国女性写作高扬的女性意识:经历"婚姻围城"和"事业围城"与男性二元对立消解而逐步趋向孤独地回归"自我城堡",逃入女性隐秘世界.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们在授课时可以大胆跳出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1.
12.
劳伦斯的备受争议的举世名作《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记叙了主人公康妮在战后工业文明如日中天,人性被严重异化的大背景下,在维多利亚传统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压抑下,遭遇婚姻不幸和身份危机后努力实现再生和自我重塑的过程。本文以两性关系为主要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康妮身份危机的原因和自我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书中的中老年女性虽然居于次要地位,但同样充满魅力,是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贝内特太太属于不稳定外倾性的性格,她并不是一位理想化的母亲,对女儿们的关爱随着婚事可能性而变化;作为一个妻子,她头脑愚笨,不能很好地处理与贝内特先生之间的关系。稳定外倾型性格的凯瑟琳·德布尔夫则为人骄傲,且十分爱管闲事;但作为母亲,她也是对自己唯一的女儿疼爱而又伤心。通过这两位中老年女性形象刻画,简·奥斯汀揭示了当时女性的悲剧根源,驳斥了金钱至上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4.
以学术讲座中主持人话语为语料,研究主持人语用身份建构的类型及其多模态运用。研究发现,主持人主要建构了介绍人、计时员、总结评价员、问题引发者和听者五种语用身份;语用身份的建构主要由语言模态实现,但副语言以及伴语言符号也是主持人语用身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多模态角度对主持人身份建构进行研究,能使建构的语用身份更加全面立体。  相似文献   

15.
历史记住了2009年7月14日,因为这一天,美国产生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华裔国会议员——赵美心,创造了美国华裔参政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
女性设计观一直受到各种争议,但在艺术功能、艺术形式、设计内涵、设计表现中的女性审美诉求和女性主体意识依然是其核心。在服装、家居设计等领域都体现了女性独立表达的姿态,在不断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女性设计观念正在向成熟、不偏不倚地方向发展,对于建立新的艺术设计理念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早期作品《霸王别姬》策略性地从传统的男性中心历史叙事突围出来,以现代女性视角重新感受与书写历史,体现女性书写者对男性中心历史叙事的消解与女性意识基础上的历史想象,在时代语境下赋予小说女主人公虞姬一定的女性自主意识。这一意识的萌芽与走向通过对虞姬心理与行为的描写,以及赋予黑夜与月亮意象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来,含蓄而清晰地发出了女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产生初期,一些人就认为它将带来一种赋权效应,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革新,自媒体应运而生,其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的特征将互联网赋权效应发挥到最大。自媒体赋权促使大学生自我意识前所未有地觉醒,为大学生提供了崭新的资源和规则,以及迥异于日常互动场所的自我展演空间,为大学生赋予了第二重身份——数字化虚拟身份。然而,大众文化裹挟下的自媒体赋权具有虚假性和失控性,由此建构起来的大学生虚拟身份与既有现实身份之间存在巨大的断裂与冲突。双重身份的并行导致大学生陷入价值选择迷思,双重身份的冲突致使大学生陷入身份认同危机,双重身份的博弈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份建构的二重化旨归在于促进大学生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双向融合,引导大学生在身份焦虑的克服中获得人格健全,帮助大学生在虚实和谐的身份经营中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佟振保与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作为情妇的"红玫瑰"娇蕊,以及妻子"白玫瑰"烟鹂,她们都在振保身上倾注了大量感情,在恋情中卑微妥协,甘愿牺牲,而振保爱自己更胜他人,最终还是负了这两个女人,三人为爱身陷囹圄,不得善终。小说生动地呈现了新旧交替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感和婚姻状态,对这两位女性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大量着墨,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再现了女性在男权意识统治的社会下生活的困境,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本文就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谈谈其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她创办的中文报纸,在中加两国之间传递华人心声,为世界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她在金融危机的寒冬,向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捐赠5000套演出服,为中国人赢得了真诚的感谢和尊重;她帮助儿子在国内开展慈善助残事业,教孩子拥有一份爱心,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她就是“2010加拿大十大杰出华裔女性”之一,加拿大《中华时报》社社长、华裔慈善家——庞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