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社交媒体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对于价值理念还未成熟、民族认同意识尚未健全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来说尤为如此。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将民族认同划分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行为三个维度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少数民族青少年身份认同、民族文化认同、个人行为情感、群体行为情感、语言文字、饮食服饰、社会参与中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民族国家认同、凝聚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学业失败和社会排斥更多地发生在少数民族群体身上,个体矛盾很容易变成民族问题的萌芽。在绝大多数民族国家,形成国家意志、公民人格和民族认同的主要途径仍然是教育。在借鉴世界诸多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之路,发挥了促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异、提高国家凝聚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图腾信仰在各民族的发展进程中,作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维系民族精神的力量,使人们结成一个强大的群体共同抵御大自然的和社会的压迫。在历史上多个少数民族的形成,和民族间的团结繁荣,以及稳定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并对各民族文字、文学、艺术等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拉伯世界,族群、国家、民族、宗教多元认同的存在决定了阿拉伯国家的国家认同深受多元认同的困扰。本文主要探讨了种族、语言、宗教、教派等族群认同对阿拉伯国家认同的挑战,分析了阿拉伯国家族群冲突的四种主要形态:权力分割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权力垄断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族裔群体的冲突;跨界族群寻求自治与独立引发的冲突。阿拉伯国家的族群冲突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国家建构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挫折。  相似文献   

5.
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拉伯世界,族群、国家、民族、宗教多元认同的存在决定了阿拉伯国家的国家认同深受多元认同的困扰。本文主要探讨了种族、语言、宗教、教派等族群认同对阿拉伯国家认同的挑战,分析了阿拉伯国家族群冲突的四种主要形态:权力分割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权力垄断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族裔群体的冲突;跨界族群寻求自治与独立引发的冲突。阿拉伯国家的族群冲突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国家建构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挫折。  相似文献   

6.
塑造民族认同依赖对民族整体特征的把握,领土对民族的建构作用使领土成为民族的整体特征。领土与个人日常生活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断裂,如何弥合双重断裂成为把握领土特征的重要问题。地图是领土的再现形式之一,基于地图之上的领土建构和话语生产是弥合双重断裂的一种方式。文章以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地图类推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共青团如何使用地图进行领土建构和话语生产。一方面,共青团以复线历史的叙事方式重整历史材料,弥合过去与现在的断裂;另一方面,共青团以叙事技巧营造参与感与互动感,以现代地理技术强化画面感,弥合个人日常生活区间与宏大领土范围的断裂。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认同性阶段,是民族国家建构的首个阶段。通过梳理这一阶段的构成要素,可以全息地发现信息传播在其中的特殊作用,即不断地在民族国家的内外部,传递信息、凝结共识,并及时地调整现有的文化资源、话语体系、价值规范,最终奠定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石。  相似文献   

8.
张静  王生鹏 《现代妇女》2014,(8):344-344
文章从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特性出发,论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内涵,进而提出开发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高校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下民族大学生在校园适应过程中,极易产生思想矛盾和困惑,对完成学业能力和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念不足。因此,高校应该深入分析个人经济状况、学习调适能力、民族团结程度、人际交流技能、职业决策能力等影响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的因素,并构建集价值认同体系、资源整合体系、生涯导航体系为一体的的长效调适机制。  相似文献   

10.
胡峪龙 《职业时空》2013,(9):102-104
民族问题是一个国家正常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国际性、复杂性、普遍性的特点。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很多种,其中民族社会工作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民族地区现存的社会问题主要是贫困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性别不平等问题。民族社会工作的应对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建立并完善管理机构、强化民间组织的主体地位,弱化政府的行政力量、实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黄伊聪 《职业时空》2009,5(7):27-28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领域以及消费的倾向性正在转型,越来越多的旅游群体热衷以民族体育文化为载体的旅游活动。因此,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旅游环境,更好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与健身娱乐有机融合,才能促进民族地区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旅游也成为带动其他产业链滚动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民族文化旅游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对于国内旅游者而言,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是吸引他们的根本原因。尤其在全球化背景的关照下,开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地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国民族文化旅游现在处于一个较好的势头,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投入有了较快增长,它已经成为了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把旅游业确立为本地区、本民族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众多民族携手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在五个少数民族地区施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衷心拥护和欢迎,对加强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11年,有学者对现有民族政策提出质疑,认为民族政策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型到"第二代民族政策",引起学界的一场论战,笔者在拜读《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说》一书之后,发现"第二代民族政策"的论点和论据存在一些偏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与文化差异导致了各民族地区的学生的差异,这也对于从事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师自身发展提出了比其他教师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为背景,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需求、来自少数民族地区预科学生的需求和从事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师的自身发展三方面来探讨民族预科教师的文化素质的发展要求与培养。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大学的政治认同是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行政治体系及其价值观念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归属和情感倾向,并在政治实践中对政治体系的运作给出一定的心理评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我国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民族文化和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存在政治认同偏差,还需坚持以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传统为基本前提、营造良好的政治认同教育环境为社会根基、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实践为关键途径,逐步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行政治体系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和谐文化建设顺利进行,民族认同在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族认同是打造国家认同和国家凝聚力的基石,如何理解民族认同内涵,把握民族认同发展趋势是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和文化综合国力建设所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民族认同的概念界定,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族群认同是内部求同与外部求异的综合,旅游的开展为族群认同的增强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佤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服饰、饮食、建筑、信仰与节事等方面有了一套族群认同要素,以此开发佤族民族文化旅游,既可带来经济利益,又是实现族群重建、增强族群认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工艺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其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持久发展。本文以民族文化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经历少数民族地区途中,为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当时各少数民族具体情况,制定了系列政策和措施并取得成功,为我党后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政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上层统战问题、民族宗教问题、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等方面取得了的重要突破,为其他民族政策措施的顺利贯彻落实提供了条件和保障,这对于当前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人基于对《走向市场的民族艺术》的理解,就艺术建构、利益关系、族群性、个人力量在民族艺术走向市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