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汉语连词"和"与日语并列助词"と、や、も"为研究对象,以词典以及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例句为基础,参考益冈(1992)对"と、や、も"的并列分类,将其与汉语连词"和"进行了横向对比考察。本文明确了汉语连词"和"与日语并列助词"と、や、も"存在着对应而不对等的关系,而为了弥补这种不对等的部分,连词"和"则常与助词"等等"、副词"都"搭配使用实现意义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2.
日语中的授受本动词有「あげる」「やる」「さしあ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其对应的授受补助动词也有七种形式,对于我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学习难点。恩惠性表现更好地体现了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在日本语教育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从授受本动词「もらう」出发来进一步考察「~てもらう」句的恩惠性表现,更好地理清其恩惠性表现与本动词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交流实践。  相似文献   

3.
"??"、"??""??"属于韩国语添意助词的范畴,由于三者在意义及用法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这就造成不少韩国语学习者不能把三者正确地区分开来,对三者的使用也是错误百出,因此,对"??"、"??""??"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已成为韩国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本文着眼于分析韩国语添意助词"??"、"??""??"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对比三者在意义及用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其做出简单的归纳,从而使韩国语学习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掌握并使用三者。  相似文献   

4.
本稿中就汉语[动词+结果补语]的日语译法问题,对日语学习者做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于日语译文所呈现出的四类形式中,以第一大类中不能译为日语结果构文这一形式的误用为最多。尤其是动词为他动词时,误用率接近甚至超过90%。本文对此现象作了进一步探讨,希望为今后的日语教学以及日语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误用分析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学习者常见的误用现象进行分析,对日语课堂教学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6.
权玉华 《现代交际》2012,(12):235-236
「のだ」和「ゎけだ」是日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两个语法项目,由于二者的相近性,使得学习者难以将二者加以区分,因而出现误用现象.为了帮助日语学习者走出使用误区,能够掌握地道的日语表达方式,本文分别从「のだ」和「ゎけだ」的用法入手,进而分别在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中解析二者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7.
终助词在日语会话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表达说话人心情时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日语学习者经常胡乱使用终助词,或者无视终助词的音调,朗读时给人感觉很生硬,导致无法把自己的心情正确地传达给对方,有时还会有失礼节。为改善这一现状,本文首先以「よ」为例,考察教材的解释说明,然后从音调角度分析其语用功能,最后提出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语词汇纷繁复杂,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熟记并区分其差异是一大难点。其中最难区分的当谓類義語。類義語意思极为相似,但又有其微妙的异同之处。本文将以"つい""うっかり""思わず"为例,通过例句比较,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三个词做出更具体的分析与补充,并总结出简洁明了的使用条件,有利于日语学习者记忆并使用。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动词或动词短句作定语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变换不同的形态「る形」、「た形」、「ている形」、「ていた形」。由于多种形态的变化,日语学习者在使用中频繁出现误用的句子。本文借用这些句子分别对各种形态作定语的应用进行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在汉语还是日语中,并列表达都是较频繁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因此本文将汉语"和"与其存在对应关系的日语助词「と」进行对比考查,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汉语"和"的连词和介词属性分别对应的是日语助词「と」的并列助词和格助词用法。并且只有在「と」表并列、表比较的对象、表动作·状态的对象这三种情况时,才与"和"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日语条件表达的接续词种类繁多、用法复杂,学习者常出现误用的情况。为考察"ば"和"たら"在使用时的细微差别,以具体例句为切入点进行比较研究。考察结果如下:在包含命令、劝诱、请求等语气的句子中,前句表示动作和变化时使用"たら"更为恰当;使用"ば"的句子暗含有"前句成立时后句也必定成立"的因果关系;使用"たら"的句子包含有"若前句的条件实现,会出现后句的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娜 《现代交际》2012,(1):36+35
日语疑问代词「何」有着双重语义功能,一是疑问功能,要求具体的说明、解释;二是指代功能,起到指示、代替作用。在接续副助词「か」后,其基本的疑问功能发生变化至消失,指示功能出现并增强。「何+か」的意义功能相较「何」的意义功能发生了两极性的改变,即随着疑问功能的弱化,指示功能逐渐增强,最后「何+か」的疑问功能弱化至消失,只保留指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句末语气表达范畴作为在日语中比较难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わけだ」和「はずだ」两个语法被频繁使用,从意义以及用法两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わけだ」和「はずだ」翻译成汉语的话都可以译为"应该"。所以对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而言,对「わけだ」和「はずだ」之间的区分难以明确。在对「わけだ」和「はずだ」的分类中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部分,极容易引起混淆。本论文主要使用问卷调查和语料库调查的研究方法 ,围绕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对句末语气范畴的习得状况进行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肖海艳 《现代妇女》2014,(11):468-468
授受动词的使用是日语中比较重要且难掌握的知识点之一,也是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一。日语的授受动词不仅包括物品的授受关系,还包括恩惠的授受关系。尽管日语学习者能较好掌握授受句型的用法但对授受句型中所蕴含的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却不能良好的掌握和理解。本文将对日语中授受句型中的恩惠意识进行探讨希望对日语学习者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杨莉  张卫娣 《现代交际》2014,(11):18-19
在日语助词当中,"は"和"が"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无论是日语的初学者还是学了很长时间的学习者,都觉得这两个词难于理解,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が"呢?二者又有哪些区别呢?基于对两者区别的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日语敬语从内容上可分为尊他敬语和自谦敬语两种形式,两者都表示对他人的敬意。敬语语法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于课堂学习时间少于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大学二外日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起来更加困难。以二外日语教材《新世纪日本语教程初级》课本上讲解的敬语语法的表达方法为立足点,通过例句来分析自谦敬语的具体运用,让二外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敬语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都使用汉字,因此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大量字形相同的同形词。中日同形词的存在无疑对中日两国交流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它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习得。但如果忽视中日同形词,特别是同形近义词的差异,就会产生误用。因此有必要明确同形近义词的差异。本文将从词义、词性、搭配、褒贬、语感、文体6方面研究中日同形近义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油菜作为四川省的主要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精准掌握油菜的种植规模以及空间分布,对农作物的面积统计、长势监测、产量估算有着重大的意义[1-2],同时也是全面掌握油菜种植状况、加强生产管理、优化作物种植空间格局的重要依据[3]。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日本的游戏、动画、影视作品大量传入中国,来自日语的新外来语不断增加。这些新外来语被称作"日源新语"。"日源新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以"宅""萌""控"三个词为例,从词性、含义、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其传入中国前后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导入方法,从而了解"日源新语"在中国的实际使用状况。加深日语学习者对"日源新语"和日本文化的了解是本稿的主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尽管有些学习者精通语法,表达流畅,但是在沟通过程中也很容易被识别出是"外国人",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语音方面的问题。日本和我国一样都使用汉字,但是中国人学习日语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日语作为外国语言并且是一种独立的语种,有着自身的特点。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难点,本文就日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