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民意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的重视,成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作为具有较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且熟练掌握现代网络技术的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一支重要力量,影响着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但我国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他们进行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对此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厘清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和特征表象,引导其有序参与网络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政治参与平台,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但信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及信息平台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三大困境:政治参与认知困境、政治参与内容困境和政治参与行为困境。对此,在技术层面利用先进技术,过滤垃圾信息,整合碎片信息;在政府层面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管,引导舆论走向,实行有限实名制,增强网络问政的实效性;在高校层面加强大学生政治法律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实践水平和媒介素养,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获取资讯、交流沟通提供了媒介,也为其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创建平台。大学生是参与网络的特殊群体,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在网络舆情中存在着以下三种问题:非理性情绪蔓延,网络谣言、虚假信息滋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网络主力军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热度也在不断高涨。在全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更加广泛,参与途径更加多样,自身特点更加明显。在网络参政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大学生存在着认知障碍、期望障碍、行为障碍和内容障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分别从个人、高校、政府层面探寻解决路径,综合施策,以期推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不断发展,给现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新平台——网络平台。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但由于其自身特点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政治宽容精神缺失的现象。因此,研究网络政治参与视阈下大学生政治宽容精神的建构,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经历了从广场到网络的空间转变。广场作为表达政治诉求的传统空间,深嵌于有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在年轻学子表达国族情怀的政治行动中被不断复制。网络的出现为退出广场的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政治参与空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也出现了种种嬗变。广场或网络中的大学生政治参与均存在非理性的一面,其理性政治参与的实现,与经济发展、流动机会及政治制度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亦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水平不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环境差,大学生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发现影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缺乏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大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的特殊性、尚未建立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和形式单一。研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及其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提高其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道德应该是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法律",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很容易产生各种网络道德问题。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还不够完善,很多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缺乏认知,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寻找对策,对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水平参与的高低对促进公民意识觉醒、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大学生参与政治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对于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状况,合理引导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推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现代化、制度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平顶山学院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发现大学生政治参与受到经济、社会、制度和主流文化、家庭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学生个人性格、心理和动机主观方面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努力找出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法。最后,笔者就怎样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给出了一些建议,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兴趣;向学生讲解政治程序;跟随时代潮流,利用网络展现政治事件等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学生认知缺乏、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途径,从结合社会实践、改变学生认知、明确教学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从而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是一次传播技术的革命和创新,也是对于我们生活方式的一次革新,它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层次,也对21世纪的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产生巨大影响。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覆盖面更加广泛。借助微博、微信、论坛、知乎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则是指在校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知乎、各种门户网站等媒介,就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事热点、就业政策、涉及学校和自身利益的事件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诉求,进而对政府产生一定影响的行为。21世纪的大学生,尽管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激情高涨,但仍然存在盲目参与的情况,在参与过程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心理明显,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存在不理性行为。为此,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以及互联网平台都应采取有效办法,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增强网络监管,加强对各大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本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给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也对如何在依法治国视阈中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但是存在:新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法治建设有待完善、缺乏参与政治的主观能动性、公民政治参与存在差异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有着巨大的关联,因此,针对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而网络参与增加了大学生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还提高了参与方法的时效性和有序性。针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出现的问题,只有科学引导,不断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健全网络政治监管体系,加强网络法制化建设,完善大学生网络参政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的健康心理认知、积极的思考导向。在把握积极心理品质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大学生存在认知偏差、负面情绪较多、缺乏良好的性格品质的不足。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效果,应该从引导大学生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引导大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加强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干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家校协同参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几个方面入手,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开展生产劳动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等方面效果显著。但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劳动教育趋于弱化,其育人功效难以发挥,当代大学生整体劳动素质能力薄弱。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劳动教育"进阶式"实施中还存在劳动教育认知缺乏、劳动教育管理缺乏、劳动教育内容形式缺乏、劳动教育普及缺乏的问题,还需通过相关手段优化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现全民综合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年网民数量的剧增,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呈现了新的特征,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具体因素也随之变化。对47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班级的选举的积极性远远高于参与人大选举的和一般政治参与;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大学生群体并不是一群积极参与群体,而是相对的政治冷漠群体;政治效能和政治兴趣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青年时期是大学生政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其政治心态与政治行为确立的重要阶段。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但部分学生仍存在政治冷漠现象,具体表现为政治活动缺位、政治信仰缺失、政治效能低下、政治关注失衡等,这些都对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造成了阻碍。究其原因,主要受思想分歧与群体差异、传统限制与体制缺陷、信息缺失与地位失调、网络虚拟与渠道不畅等因素的限制。为此,可从环境与制度、渠道与途径、内容与方向、评估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改进:通过优化成长环境,完善参与制度;健全参与渠道,提升参与能力;改革教育内容,培育政治意识;加强评估预警,完善网络参与等方式构建相应的引导管控机制,改善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针对大学生网络直播中所呈现的物理镜像和场景镜像,存在空间关系认知错乱、主客关系认知混乱和传播关系认知杂乱等问题,通过价值关系中空间规范的重构、价值关系中身份角色的重构和价值关系中技术生活的重构,促进他们理性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自我诉求,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培养成担当社会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新途径、新形式,网络政治参与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呈现出的非理性参与、非法参与问题,如何有效地制止并合理地引导有序化的网络政治参与,则需要从政府、公民和网络媒体三方着手,明确分析各方责任,从而确保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化、有序化和持久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高涨,但也存在理论知识储备不够、参与行为单一化、参与动机功利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开拓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