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日益广泛,科技俄语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本文从科技俄语翻译标准、技巧两方面对此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要推动中俄关系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还要在文化交流上紧密沟通。交流需要语言,翻译人才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地培养俄语人才,为世界输出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任务艰巨。本文从当代俄语高校面临的三大现状开展分析,并提出从相应的三个方面进行俄语改革。  相似文献   

3.
要研究翻译,首先应该了解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分类、翻译的词义等问题。谈到翻译一定会想到一些翻译方法技巧等,例如直译法、音译法、加词法、省略法等。本文重点介绍意译法在俄语新闻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人才培养俄语教学改革俄语办学模式已经成为了俄语学习者耳熟能详的词汇。为了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教材陈旧等问题,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当然,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特色也各有不同,俄语作为一些师范院校中的新兴专业,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进行改革,该为社会培养怎样的人才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实现最大化,这将成为所有的师范院校俄语专业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及翻译,就一定会涉及一些翻译技巧,例如加词法、减词法、音译法、意译法等。同时,近年来,随着中俄文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影视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俄语电影涌入中国市场,电影字幕翻译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俄语电影为例,分析意译法在字幕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优良学风是理工科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要求之一,理工科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一直是师生关注的重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理工科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目的和重要性,并提出从领导机制、目标管理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合力建设理工科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从学生、教师、学校多角度出发说明学风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建设方法,还提到学风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的改革,希望对构建优良、长效的学风有所裨益,只有优良的学风建设才能带来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文化,培养积极好学的学生,建设先进的师资管理团队,建立更为优秀的学校。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一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着高校的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的应用型俄语人才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高校的俄语人才培养必须在精准办学定位的前提下,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课堂,优化课堂生态环境,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应用型俄语人才的生态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科技俄语一般是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科学著作、论文、教科书、科技报告和学术讲演中所使用的俄语。科技俄语的主要特点是术语较多,构词严谨科学,不带感情色彩,准确表达客观规律。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无法想象生活在科技范围之外,而奈达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介绍的是用功能对等理论来掌握科技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和具体方法。所以,认识到科技俄语的重要性,掌握科技俄语翻译方法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对以人为本、具有工程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是英才制度中校内分流制度的表现,是指不同智力水平、不同能力倾向、不同学习期待的学生被分流到同一学校的不同班(重点班或实验班等),也是研究型高校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在借鉴与引用学校分层制度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分析了实验班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俄语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认识的规律,不断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应基于双主观、双智观,通过情景教学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活动进行动态评价与反馈调节。教师的情感投入和对课堂的认真态度能够唤起学生对老师和教学的认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配合教学活动,实现俄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优化。以带前缀的俄语运动动词教学为例,展示了俄语教学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创新工匠精神传承思路为突破口优化本科职业师范教育原有育人模式。以造价专业为优化案例,将工匠精神中“匠心、匠技、匠艺”内涵贯穿于育人全过程。通过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可度来强化学生“匠心”;推进理论与实践课程相耦合,实现“校政企”合力育人,以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匠技”;以“以赛促教”“以干促学”等作为手段激活学生的“匠心”,最终形成本科职业师范教育工科基层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严羽爽  张建红 《职业》2024,(3):62-64
为适应技能人才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转变,技工院校的教育模式向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根据调研杭州酒店岗位招聘,以及与相关院校、企业、行业负责人等进行对话,了解酒店岗位需求信息、行业发展趋势、专业学制设置、专业技能要求、学生培养目标等内容,明确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教育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提出可以从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完善实训实习措施等方面确保该模式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学校发展背景、企业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软件应用为特色,校企合作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述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包括软件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5.
宁湘  朱胜昔  康一格 《职业》2022,(5):44-47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制造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为区域长远发展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技工院校需要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家政学本科专业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服务社会,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体系。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为例,展示了高校家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双师型的师资力量、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自信+服务"的专业信念培养体系、"课内+课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建设情况,以期对家政学专业未来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柴玲  暴向平 《公关世界》2023,(5):130-131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发现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理论、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培养环节脱节的问题,使得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不相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立足地方及企业人才需求,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不断探寻改革发展路径,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路径,改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周宇鑫 《现代交际》2016,(4):196-19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际化发展步伐的加速,我国社会对翻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应当既懂得文化、双语的相关专业知识,还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能够熟练应用翻译软件。而目前我国在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较为注重相关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在翻译技巧以及翻译软件的使用方面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本文基于市场导向的角度,探析我国目前翻译人才在培养中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程海东 《现代交际》2012,(1):222-223
"311"教育模式的核心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本素质。在这一模式指导下,在基础俄语教学中多个环节(教学内容准备、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评价)中应采取积极的激励策略,来提高俄语学习者的人本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齐秀娟 《现代交际》2014,(9):223-224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区域创新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并且基于秦皇岛的基本情况,指出了驻秦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冲突。以秦皇岛市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机制: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相吻合;理顺地方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积极主动革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