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互联网科技以及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高校作为高新科技的创造者和应用者,对于日常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思维和工具运用于日常的管理工作。因此,本文对加强高校的网络党建工作进行研究,分析高校如何做好网络党建工作,分析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下,我国的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将"互联网+"与高校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这是当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突出特点。利用互联网拓展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路径,提高高校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认同感,激发高校党建工作的创造力,这是我们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首先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开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些新路径,以期为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成效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基层党员大多具有高学历、高素质,拥有较强的互联网思维,思想上更为活跃,更易于接受新事物。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党建新模式成为传统党建模式的重要补充,通过网络门户平台、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效率,开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等为载体的新媒体早已大规模进入高校校园,并以其本身的传播优势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也给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在新媒体广泛运用下,高校应逐渐转变党建工作思路,依据党建工作机制、党建的目的、高校教育理论,探索符合高校的党建模式。从高校党建工作现状为出发点,探讨高校新媒体形式下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潘尚瑶 《现代妇女》2013,(12):133-134
网络化高校党建工作即使党建工作的新形式,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载体,网络信息化给高校党建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在网络化背景下探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思路,适应网络化党建工作路径,希望在网络化背景下更好的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现在网络环境背景下,人们都在逐渐改变其获取信息方式。所以党建工作不仅要总结过去传统工作模式,还要积极多加利用当前的先进互联网科技,以便能够把党建工作让人民群众所熟知,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帮助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趋于完整。在现如今的情况下,本文结合当代的网络背景下,探究关于党建工作的方式,以希望能够帮助到互联网科技和党建工作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8年3月4日,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已达到467所之多,而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也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当下,"互联网+"模式的盛行,使大数据集成成为了党建工作的一大助力。民办高校作为新兴的高校群体,建立时间较短,部分民办高校还未形成完善的校内党组织团体,缺少完善的工作和绩效考核制度,其党建经验、开展党建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都比之公办高校要少。通过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更好更快地积累党建工作经验,使民办高校形成不输于公办高校的党组织工作运转体系。  相似文献   

8.
黄秀玲  朱文良  王瑞芳 《现代交际》2013,(10):248-248,247
高校党组织承担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重要责任。而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如何借助新式网络平台,进一步改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方式,同时发挥新技术的力量塑造学生的思想?本文就基于易班网络平台有效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党建工作是福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双校园、办学主体特殊、师资多元化等特点,该项目的学生党建工作存在制度建设不健全、学生思想复杂、组织发展不连续等问题。福建高校要充分、合理运用新媒体,通过加强网络党建队伍建设、设立功能齐全的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方法,以德依法推进闽台生网络党建工作的发展,不断提升党建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红色微博”——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海燕 《职业》2011,(17):146-146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背景下和信息网络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拓展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已成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建立"红色微博",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是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共享平台,在此之上建立具有多种社交传播功能的线上交互载体,社会各界所有信息都可在平台中查询和浏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关键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需结合新时代科技背景有效开展,要与时俱进、改变党建工作的外部环境,高校需要依托自媒体创建党建育人平台,推动党建文化的传播以及承担培育人才的重任。目前,移动网络电台——喜马拉雅 FM 被社会公众广泛使用,通过此平台传播高校党建文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机遇,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得以变革、创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思政教育受到网络的挑战,暴露出一些弊端,但互联网大环境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革新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高校思政工作应该认清现状,充分利用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进行创新研究。通过分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党建工作网络化的深入发展,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自媒体平台建设已然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热点。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的出现和发展是国家政策、高校党建工作、大学生自身和网络平台自身优势四者共同"合力"的必然结果。在搭建路径上,日常教育、学生主体、专业知识是三个重要的着力点。此外,在建设过程中还应严把信息质量关和完善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党建工作是我国整体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性,是当下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与科学性为出发点,从党建制度体系、管理体系、责任考核体系三个方面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优化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前诸多类型的网络社交媒体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微信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普及和覆盖率的App,已经成功进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高校的党建工作也受到环境影响,开始使用微信平台开展相关工作,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从微信平台上开展党建工作的优势分析入手,分析其中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为今后的高校微信平台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蔡芳 《现代妇女》2014,(11):254-25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平台,丰富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渠道,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工作。同时,互联网也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弊端,如网络分散了学生对高校思想工作的注意力,使得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大减,再如,不良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毒害高校学生思想,不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进行。此外,发达国家也频繁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洗脑教育,以发动颜色革命,从而达到其政治目的。本文通过探讨这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点建议,也希望广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够利用好互联网,提高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党建工作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辅导员需要积极发挥作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维护学生思想稳定的工作。通过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展开讨论,深入探究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结合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经验,探索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模式,使校红色文化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紧密衔接,并驾齐驱,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相辅相成。首先,红色文化教育的制度与高校党建工作对接;其次,高校党建工作向红色文化教育倾斜;第三,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果为红色文化教育所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搞好学生党建工作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结合加强党建工作的作用,探讨目前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建设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很多高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还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通过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推行"政治铸魂"工程,塑造先锋党建;聚焦支部标准化建设,推行"堡垒升级"工程,塑造活力党建;聚焦中心工作,推行"效能提升"工程,塑造品牌党建;聚焦创新管理,推行"互联网+党建"工程,塑造智慧党建的"五聚焦、五推行、五塑造"五位一体党建工作新模式,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