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社会关系。它包括亲属关系、同事关系、战友关系、朋友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际关系是人的基本社会需求,好的人际关系既有助于自我认识、心理健康和社会实践的成功,也是所在群体保持和谐向上氛围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俗话说:"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际  相似文献   

2.
董佳伟 《现代妇女》2014,(12):390-390
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中国雕塑文化传承至今,经历了以观赏性、实用性、文化性、社会性等过程。在中国的现代雕塑中,雕塑的社会性题材越来越多地被艺术家们重视。雕塑能够反应社会的生活、文化等,而社会也会对雕塑的题材产生深远的影响。雕塑题材的社会性不仅是雕塑的一种取材的性质,更是社会价值与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雕塑题材的社会性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善解人意     
在人际交往中“善解人意”,这是密切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方法。这里所说的“善”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善于理解、揣摩他人心思,使自己言行有助于人,赢得事物协调发展;二是对别人多从善意去理解,创造和谐气氛,促进人际关系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正确地认识人际关系,理解其理论与特点,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人际关系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尽自己的能力予以改善。本文将以人际关系为核心,以人际关系的概述、人际关系的原则及如何调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逐个阐述与人际关系相关的内容,使我们充分地认识人际关系并用到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社会性在本质上决定了每个人都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同其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支持、配合与帮助,这种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作为组织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对组织的发展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组织行为学为视角,揭示组织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分析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的人际交往观念。  相似文献   

6.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更好地把握与人交往的原则、尺度,其中的一些理论原则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能告诉我们如何给他人留下较好的印象,如何一直与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它还告诉我们一个人际交往的误区,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对某人好就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沙漏 《女性天地》2006,(7):13-13
人脉,说通俗点就是人际关系。把握好人际关系是生活和工作中相当重要和关键的一件大事,如何处好人际关系,建立自己的人脉,是一门深厚的学问。我是做保险的,工作了五年,终于琢磨出来一些与人相处的道理。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觉得就是说服身边的朋友买保险都很难,更别说去说服陌生人了。一次我到医院看望父亲的一个朋友,一位患了肝癌的阿姨。当时我真的是出于好心,跟阿姨提到了大病保险,我建议她给老伴和自己买保险,以后有了病可以获得保险公司帮助。结果阿姨当时说了一句话:“我凭什么相信保险公司,相信你,我们单位都不管我了,你们会管我?”…  相似文献   

8.
洪波 《现代交际》2006,(2):29-29
谈到blog、SNS,很多人都提到了一个词——“信任”。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而它又建立在人与人彼此了解的基础上。blog和SNS作为个人化的互联网应用,信任似乎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现在我对此多少有一点怀疑。网络游戏在中国大行其道,是因为它建立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社会,这里也有人际关系,但这种人际关系跟人的现实身份可以毫无关系。网络游戏中的“人”,其实是一个虚拟的“角色”,一个角色对另一个角色的信任,似乎并不需要花时间去彼此了解。换个角度看,匿名的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大型多人角色扮演的游戏。  相似文献   

9.
阅读     
《金色年华》2013,(2):78-79
为什么有的人刚毕业OFFER就一大堆?为什么有的人毕业几年后年薪几十万.有的人却还在”啃老”?职场需要什么样的人?人际关系该如何处理?要不要去创业…一如果你是个年轻人,你正在烦恼很多事,那么《趁年轻,折腾吧》就是你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吴琪 《职业》2012,(33):70-71
在微博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优秀的编辑,传播我们想要传播的信息,扮演一个正义的使者,把一切的不公平和所有的悲伤难过记录下来,去帮助,去号召,甚至去讨伐。微博很好地促进了社会民主的进程,提高了社会监督的效率。但是微博的强大影响力,也直接导致了微博暴力,欺诈和社会的不安定。面对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微博管理,在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之间,如何选择,如何面对,是我们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黄蓉 《现代妇女》2013,(12):360-360
现代艺术如何审视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虽然审美活动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但是个人是来自社会的,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认可带有社会性。或多或少印上了社会的印迹。所以从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基本否认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性。更不能因为某些个体的审美标准去否定或肯定一种艺术的发展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角色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基本单位,是认识个人如何参与社会互动的焦点,即在规范的制度下参与一种具体社会互动的过程,而与特定的、具体的角色伙伴建立交互关系.因此,每一个角色并非单独存在,必须与其他的角色伙伴.本文将主要探讨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与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视野中的现代家庭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家庭教育的社会学理论分析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教育方式,其存在和发展有着社会性的规律和特点。下面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家庭教育的分析。1.“社会化理论”与家庭教育个体由婴儿到成人,经历了一个由生物性的“自然人”到社会性的“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社会学范畴中个体的社会化。所谓个体的社会化,也即“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的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①。这也是一个人获得其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习惯的过程。②社会化理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享受沟通     
有许多人害怕沟通。一想到马上要去见陌生人,一想到马上要当众发言,一想到在聚会上自己不知如何表现……心中不由慌张起来。这种心理体验,让许多人放弃交际,以求得心理平静。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无法回避与人的沟通。所以,我们就怀着恐惧和不情愿去见人,去说服别人或被别人说服,去阐述自己观点等等。可想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07,(24)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道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其应该扮演的角色。如何传道、授业与解惑,是我们急需探讨的主题。在当今科技日益进步,社会突飞猛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更新,各行各业对人才层次需求越来越高、对人才定位越来越多样化的经济浪潮中,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又该如何诠释其职责,落实其传道、授业、解惑的细节呢?一、传道传道——传授道理、道义,表达其思想,让人学有榜样。而今,可理解为教其如何"做人、做事",引导其建立正确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未来起导向的作用。我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一言一行符合社会性,再去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涌入国门,它对中国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集中体现在:功利化人际关系淡化了人的感情,“人情”与“面子”仍维系人际关系,契约化人际关系挑战伦常关系等几方面。文中从人际关系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总体特征,同时借助社会交换理论来诠释中国社会特定的人际关系模式,并肯定社会交换理论在解释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处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一种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冷漠症正在中国的现代都市中蔓延.甚至有人将其形容为:"繁华掩盖不了冰冷的人际关系,钢筋混凝土坚硬了心灵深处的冷漠防线.冷漠必然诞生虚伪,虚伪是冷漠的化妆品."不可否认,住进高楼大厦的城里人在拉近了与现代化的距离的同时,也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尺寸.对于这种人际关系的转变,有的人感到猝不及防、手足无措,有的人则充满了怀旧、孤独和感伤.  相似文献   

18.
王晓莲 《职业》2016,(15):112-113
修养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待人处世的一种态度,是知识、能力、个性经过脑思维处理后的最终外在体现,也是一个人的内在表现,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涵养和水平.本文提出,良好的修养是一种美德,联系着工作、管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因此,提高个人修养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寻求本土的概念来建构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本文认为,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概念是:人缘、人情和人伦。人缘是指命中注定的或前定的人际关系;人情是指包含血缘关系和伦理思想而延伸的人际交换行为;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秩序。三者构成的三位一体成为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它们彼此的合一来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天命观、家族制度和以儒家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的合一。这三者便构成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模式。其中,人情是它的基本样式,决定中国人际关系是什么,人伦是其制度化,决定怎么样,人缘是模式的总体原本,从根本上解释人际关系的为什么。如果以西方的人际关系特质作参照,便能发现它们在前提公设、方法、特征和表现方式上均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萨特认为匮乏造成了人物关系异化,并且这种异化会通过匮乏作用由物传导到人,进而造成了人际关系异化。人只有在否定他人中才能肯定自我,每个人对于他人来说都是非人,因而产生了人际关系冲突与纷争等外在表现。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今天,消除异化,需要丰富物质财富供给,帮助人们树立理性需求观,加强心理疏导,构建新型"人我式"人际关系格局,使自我从"为自我存在"还是"为他者存在"的迷茫和焦虑中跳脱出来,走向自我与他者和谐的"人我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