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是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的文化事象,这些文化事象在传承中不断发生变迁是民俗本身的固有特征。旅游开发虽然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古镇的民俗传承,但却不是其民俗变迁的唯一原因。旅游开发引发古镇民俗变迁的主要介质为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并已成为华东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之一。然而,随着古镇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湖州南浔古镇、嘉兴西塘古镇以及绍兴枫桥古镇的游客进行调研,并从古镇特色的保护、旅游业的开发以及古镇如何"保护性开发"三个角度出发对浙江古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古镇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代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实现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古镇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模式进行分析,以遂宁市安居区黄峨古镇为实证研究,对其古镇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提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增辉 《城市》2016,(11):77-79
当今古镇旅游景区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笔者认为,古镇具有一些同质化元素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出现同质化问题.避免古镇构建的同质化问题,就是在同质化元素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古镇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努力挖掘出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或者是对比较突出的文化特质加以再现、 升华、 扩展,使其在众多古镇中能够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镇开始被人们关注,并进行旅游开发。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使旅游开发方向和旅游类型的定位越趋商业化、雷同化。这对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本文以河源市为例,对文化古镇的旅游发展做以分析,并给出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业竞争热点正从旅游资源开发向旅游产品开发以及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这两个更高层次演变。城市古镇文化旅游日益成为一个旅游消费热点,针对这种趋势,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为例,从文化营销的视角,探讨了古镇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把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品牌核心价值的路径与方法,为城镇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菲菲  胡宇橙 《城市》2021,(9):71-79
在资源数量与关注度有限的现状下,北方古镇的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关注与研究.基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STP)理论,笔者以杨柳青古镇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古镇旅游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分析.根据客源地、年龄、职业、旅游目的和旅游形式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基于市场细分确定了两大目标市场;结合目标市场特征,对古镇的品牌、产品和文化进行市场定位,最后,对杨柳青古镇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8.
罗城古镇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罗城古镇已在海内外拥有了较大的知名度。先后有电影、电视剧组来此拍摄,央视专访节目的播出也引发了游人极大兴趣。当地政府现正大力发展古镇旅游,本文将对罗城古镇旅游发展出现问题进行阐释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胜芳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为例,通过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SWOT分析、古镇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等问题的分析,扼要阐释了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鲁史古镇孕育了形式多样的鲁史文化。如今,鲜活的民俗、民间生产活动仍旧表现着鲁史文化的灵性。  相似文献   

11.
这里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这里有京杭大运河曾流经的古镇、古码头;这里有江北最大的生态旅游湖泊;这里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地——水泊梁山;这里就是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济宁,在这里将举行中国第二届中小城镇品牌形象论坛。济宁三市人口790万,面积1.1万平方公里,辖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区、邹城市、兖州市、微山县、梁山县、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泗水县、汶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古镇旅游深受人们喜爱,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以诸暨枫桥古镇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枫桥古镇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客观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枫桥古镇旅游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4):82-F0004
正西塘古镇即西塘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  相似文献   

14.
各地在开发旅游景区、发展旅游经济时,大多都加进了文化的元素,但在做具体处理时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做复古文化。盲目建设大屋顶的仿古建筑、古牌坊,修明清建筑的风貌街,搞假古董。结果徒耗费钱财,却带不来人气和商气。此风在业界早受批判,但却屡禁不止。二是搞崇洋文化。复制和抄袭欧风美雨,打造诸如维拉小镇、欧式商街、洋人街、世界乐园、北美地中海南亚风情,以"天外来物"、光怪陆  相似文献   

15.
古镇旅游是重庆市重要的旅游发展对象,随着万灵古镇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万灵古镇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作为全球化的新兴产业正在逐步升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质量也逐渐成为日益关注的核心话题,个性化的追求和感知在旅游体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独特而又深度的体验型旅游产品正成为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也会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的突出优势。以四川历史洛带为代表的古镇旅游资源,为科学合理地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提供了优质的条件。洛带古镇以打造客家文化为主轴,进行深度挖掘和合理包装,推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体验型旅游产品和服务。研究此选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全面分析洛带古镇旅游资源的现状、特点、发展前景及影响意义,从而探索对于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普适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吕丽 《公关世界》2023,(1):96-97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先进文化,对我国发展具有跨时代的价值。红色+文化的旅游模式是目前乡镇发展的大趋势。深入挖掘特色古镇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将两者有机结合,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借助理论分析指导实践,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决定通过教育、宣传的方式,借助商业、旅游的手段,创建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体系。将当代的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相结合,期望能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田鹤婷 《现代交际》2011,(10):136-136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本文是作者根据阅读《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思考,从经济效益、带动就业、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利弊中分析民俗旅游的开发是否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是松赞林这个集宏达建筑装饰艺术、民居民俗、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著名景区的核心点。为了促进迪庆藏区的旅游开发与藏区传统文化的保护,本文以松赞林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