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吉准  卢嘉  吴平 《城市》2013,(4):52-54
一、引言20世纪50年代,《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了建筑要与生态相结合的理念,特别是《寂静的春天》问世以后,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3年,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上通过  相似文献   

2.
刘炳华  刘守航 《城市》2013,(1):62-64
一、引言一般认为,现代建筑对环境问题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始于能源危机。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已延伸至建筑业相关领域。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监理等概念的提出,直接体现了未来建筑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韩培俊 《城市》2012,(10):8-10
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决定了城市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绿色建筑将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必将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结构性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在住建部强有力的领导下,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建设绿色建筑发展的大好局面即将展开。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在天津的成立,必将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在这一区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发展理念,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目前,人们通常认为它是一种节约型建筑,主要体现在建筑的环保、节水、节地、节能、制污、循环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城志 《城市》2011,(5):69-71
环境与建筑是两个唇齿相依的生命体。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区域绿色建筑的实施与推广,甚至也影响着这个区域及其城市的形象和经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6.
姜仁良  李晋威  王瀛 《城市》2012,(3):71-7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因此,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实现绿色  相似文献   

7.
刘戈  王峰 《城市》2016,(10):65-68
当前绿色建筑因其能在有效满足人们居住舒适要求、提高建筑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在后期运营过程中持续为社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而颇受青睐.但对其经济效益及外部性等问题一直存有争议.笔者以绿色建筑的全生命期和利益相关者为主线.分别从生命期各阶段以及政府、开发商、消费者等多个角度解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并在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元 《职业》2012,(25):49
"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出行",当低碳环保的理念逐渐从时尚走向生活,绿色无疑成为人们最多谈论的话题之一。发展要绿色,产业要绿色,环境要绿色,生存也要绿色。中国能不能绿色崛起?如何在与经济、文化、社会息息相关的职业标准和职业教育中贯穿绿色的理念?人们在迫切寻找着答案。  相似文献   

9.
洪天超 《城市》2012,(10):31-33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包括:绿色建筑是资源节约型建筑,即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体现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绿色建筑是环境友好型建筑,不仅要求建筑实体对环境的最少干扰,而且要求建筑生产过程如建材生产、建筑施工也要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张欢 《职业》2015,(10):208
被动式绿色建筑不同于主动式建筑,前者注重节能环保,而后者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其需要通过机械设备或者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才能使建筑环境达到人们的需求,因此能源浪费非常严重,因此被动式绿色建筑的设计会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特征的进行了介绍,进而对其美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金涛 《职业》2011,(24):106-106
绿色营销是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在环境恶化、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因此,绿色营销可定义为企业以环保观念作为其经营的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为出发点,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并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与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魏彤岳  张树森 《城市》2012,(11):42-45
一、引言为了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推进天津市绿色建筑发展,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并衔接区域发展目标与建筑单体指标的联系,天津市在总结单体绿色建筑发展基础上,归纳近年来本地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积极组织开展区域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研究,成立了由规划、建筑、相关管理部门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天津市区域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能源浪费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绿色设计概念分析入手,进而对国内绿色包装的运用进行探讨,最后对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前景提出设想和建议,期望对未来的绿色包装设计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陶品竹  孟冲 《城市》2012,(10):42-44
一、引言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指通过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改善及室外资源优化整合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造,使既有建筑具备绿色品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巨大,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存在能耗水平偏高、环境影响偏大等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城市资源环境负担,而且严重制约着城市科学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绿色城市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中国的GDP增长趋势令世界瞩目,但是,这种高增长是以自然资源严重耗竭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代价的,最终导致自然资源和环境危机频发,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康菲公司油污渤海事件、哈药总厂、云南铬事件等屡屡爆发,已经给我们提出严重的警告,但是环境恶化情况却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绿色违法成本远低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绿色审计政策执行力过低。本文在对绿色审计、绿色GDP等概念阐述基础之上,提出要发展绿色GDP,必须推行有效的绿色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探讨性建议,希望能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信 《现代交际》2011,(2):74-75
随着环境的恶化,低碳经济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在这个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消费,随之而来的是要求企业进行绿色营销。本文主要阐述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必要性,指出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岳施含  韩利雄 《职业》2015,(10):178
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工作需要。近几年,绿色建筑和智能化建筑成为人们追求的新型建筑,并且得到了极大地关注。本文针对绿色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管理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不容乐观的节能降耗形势,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显得日益重要.在我国,绿色建筑有关标准还处于推荐阶段,如何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从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绿色建筑经济的价值,提出了解决绿色建筑经济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此时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木结构建筑。在所有的主要建材中,木材是唯一可以再生的建材,在能耗、温室气体、空气和水污染以及生态资源开采方面,木结构的环保性大大优于砖混结构和钢结构,是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木结构建筑的成本与其他结构的成本相当,只要规划合理,在中国有着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当前无论哪座城市,都是大厦林立,玻璃幕墙明光耀眼,中央空调日夜运转。尤其会展建筑、饭店商厦、写字楼,动辄几十万平米,甚至上百万平米的建筑规模,室内环境的调节几乎完全依赖空谰设备等人工调节,建筑的自然调节、自我适应机能几乎丧失殆尽。人类自己所创造出效率的同时也在透支着赖以生存的环境,但,这种建筑模式是可持续的吗?近年来,绿色建筑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何江就是这个新兴领域的领跑者,多年来致力于建筑与城市、能源、环境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他用一个又一个的建筑技水成果和设计作品不断证明,绿色建筑的实现并非昂贵而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