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燕 《现代交际》2003,(11):9-10
交换名片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往行为。如今,现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各种交往活动中,如何从女性视角把握交换名片的礼仪,也就成了现代女性必修的学问。交换名片时,如果时机把握不好或方式不当,势必会引起尴尬,甚至会影响他人对你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交换理论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学派的理论来源、概念名词、思想特征等都具有经济学色彩,学派的核心概念——社会交换与经济范畴内的经济交换有着极大的联系与重合,同时也有着重要区别。当前社会存在着社会交换经济化的倾向,二者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不正常融合与错位。基于此,对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其联系与区别,进而阐释其关系现状。  相似文献   

3.
刘备乃东汉末年一个传奇式的枭雄,他的崛起让很多人都很吃惊,有很多学者各自都从不同的学科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人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其进行剖析。所以本文将从社会学的学科角度出发,主要以布劳的社会交换论视角对刘备的隐忍、崛起和灭亡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交换是人类历史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个人都期望从相互交换中得到报酬。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交换是消费领域中最基本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消费市场的健康与繁荣。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与商家关系的研究,大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文中旨在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论述消费者与商家关系.即把消费者与商家互动看成是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互换的过程,对消费者与商家交换关系的特点、形成过程、交换资源的具体内容做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关于师生关系国内外学者做了不少研究.但以往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大多基于依恋理论探讨和总结,文中旨在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上,对小学生师生社会交换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前,城市发展的促进力量之一便是社区建设,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动力,因而要促进城市发展,社区参与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社区总体参与率低、参与深度不够、参与目标层次低、参与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已经成为现实,想要扭转该局面,必须对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在回归我国社区参与现状的前提下,我们以社区居民和社区两个主体作为出发点,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来分析居民社区参与的困境,希望可以从中找出一条社区参与在"后单位时代"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7.
某大学对在校800名大学生进行恋爱观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中68.50%的人谈过恋爱。[1]而大学生恋爱群体中50%的人经历过失恋。本文将以社会交换论的五个普遍性命题出发,即成功命题、价值命题、刺激命题、侵犯—赞同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来探讨大学生失恋现象成因,积极为改变大学生失恋现状和形成正确的恋爱观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礼物交换”包括了实物交换和象征意义交换两个层面,“请客”是“礼物交换”的一种形式,“请客”蕴含着关于人际关系的丰富意义,而这种意义正是现实中人们身份认同的诉求所在。  相似文献   

9.
报的运作方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的运行及其结构在相关研究中几乎一直是一个空白。其原因是它的含义被交换理论之发展所掩盖。报所具有的交换方式要求在一种社会与文化的封闭系统中运行,从而使其在稳定性、原则和层次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特征。而这一要求同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结构之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由于儒家偏重的仕途理想似乎更关注于一种开放性的交换方式,进而倾向于一种与报相对应的价值倡导。比较而言,此种倡导终难抵挡报的强势作用,进而造成这种封闭性的交换方式仍是中国社会关系中最为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涌入国门,它对中国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集中体现在:功利化人际关系淡化了人的感情,“人情”与“面子”仍维系人际关系,契约化人际关系挑战伦常关系等几方面。文中从人际关系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总体特征,同时借助社会交换理论来诠释中国社会特定的人际关系模式,并肯定社会交换理论在解释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爱的交换     
父亲以他的屈辱和艰辛同我的生存和未来做了一个交换。那往事于我是毕生的,而我却未曾对父亲提起过。那是个深秋的季节,满地落叶。那一年我十六岁。父亲刚刚从"牛棚"放出来,而我在一所中学里等待分配。我们这一届在1970年毕业的时候,居然有可能留在城里工作而摆脱上山下乡的命运。这是所有十六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所梦寐  相似文献   

12.
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礼物交换的研究,莫斯不仅超越了涂尔干理论中神圣—社会与凡俗—个体的二元对立,而且说明了道德行为兼具的可求性与强制性,揭示了社会纽带建构与存续的逻辑,从而进一步回答了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所关注的"人性/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与此同时,当代的研究还表明,礼物范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宗教之不可化约的独特属性,即涂尔干所说的宗教所具有的"自成一类的力"。在一定意义上,莫斯的《礼物》是对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答复或重写,而礼物交换就是宗教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是中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对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本次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本的理论视角,利用上海、深圳和天津等10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工参加企业职业培训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是否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工作更换次数、专业技术资格、劳动合同签订、月收入和行业类别存在显著相关。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利润生成机制的行业差异,劳动者忠诚的重要性程度,以及劳动者将培训技能进行转化的程度和预期时间长短,影响了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的初始动机及其风险评估,可能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生活过于平淡,就会失去激情。找个人互换一下生活环境、角色,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名80后的四川遂宁女孩小劳在网上发帖,称对生活已经厌烦,想要找人互换生活中的角色。不曾想,这场交换还真成功了。结束2周互换生活的小劳说:两周的交换生活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交换来的生活永远不会踏实。以交换生活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可谓是一个新奇的创意。但是,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交换工作、朋友、房间、宠物、玩具甚至男友,又不禁让人瞠目结舌,难以接受。也许,在交换之初,乍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圈子,可能会产生兴奋和好奇。但是,几天热度一过,又会感到厌倦乏味,难免进入开始很兴奋,后来很焦灼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进入到数字时代,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交际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当我们在大力发展网络的同时却有众多媒体对网络带来不良影响的频频关注,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悖论。因此,本文从数字时代孩子和家长的现状出发.基于网络的正面影响建立数字时代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形成数字时代的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陈光海  刘宇 《职业时空》2009,5(2):128-131
目前,各学校应用于教学的网络交换系统均由若干智能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构成,在具体操作时,不能实现多人同时对一套网络设备进行配置、调试等实训,对财力比较匮乏的西部地区学校来说,购置满足学生实训需求数量的设备就成为一种奢望。为此,开发一套网络设备实验扩展平台,利用分时处理的办法,实现多台计算机同时配置、调试一套网络设备,让每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单独占用一套设备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证据交换制度(又称“刑事证据先悉制度”)意即在法院正式开庭审判之前,掌握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的控辩双方按照一定的方式将本方掌握的证据材料让对方知悉的制度。详言之,证据交换制度是法律规定的证据交换程序中,有关诉讼参与人的知悉权利、透露义务以及行使上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具体程序和保障措施的总和。  相似文献   

18.
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草根环保组织绿眼睛的志愿者动员机制时发现,绿眼睛"自我管理、参与、尊重、平等和友爱"的组织文化是绿眼睛获得认可的前提条件,为加深志愿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情谊所开展的各种活动是绿眼睛动员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绿眼睛环保活动满足了志愿者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则是其动员机制的核心。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可以借鉴绿眼睛独特的基于社会交换的志愿者动员机制,为组织发展与开展活动提供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的相亲行动及其动机,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硕士研究生主动参与相亲、被动卷入相亲以及主动与被动兼有进行相亲的行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亲带来"安全感"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李亚非  成华威 《现代交际》2012,(10):109-110
当前学术失范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列举研究生学术失范表现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原因,并分别从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学术失范行为的外部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学术失范行为的举措,以期为从源头上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