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时光 《现代妇女》2008,(11):54-54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著白巍注释北京出版社$15.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知道纳兰性德是因这首词的开头语,才知原来在李清照李煜之外,还有一位造诣如此之深的大词家。"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情深浅出的一句话,让人回味无穷。往事如风,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那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在悼亡词的创作上成就最为突出,共存有悼亡词作40余首,词人通过拼接有关爱妻的记忆碎片来描摹至真至深的情感世界.多重凄苦悲凉意象的运用构筑了其词作哀感顽艳、婉丽凄清的风格特质.其多重隐忧与矛盾下的忧郁悲戚的生命体验正是其独特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题画词在清一代发展至繁盛,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下,与陈维崧、纳兰性德并称"清词三大家"的朱彝尊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词。通过细读和统计的研究方法,得出《全清词》收录朱彝尊词共六百五十六首,其中收录他的题画词有三十四首之多的结论。力宗南宋格律派的浙西首领朱彝尊,其题画词亦体现出婉约派的清丽与空灵。在朱彝尊的三十多首题画词中,虽有不少赠答酬唱之作,但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其题画词的内容大致为抒发人生慨叹、反映民生、以及应酬之作,它们当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  相似文献   

4.
纳兰性德是满族中一位笃好汉学而卓有成就的文人,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诗词既有汉家风范,亦不失满族风情。在纳兰性德身上,满汉文化不再是对立的、冲突的,而是妥帖地融合在一起,融入他的血液,是清初满汉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现从纳兰诗词中所体现的汉文化及满文化分析其诗词中的满汉交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贯云石和纳兰性德相似出身的比较和对他们人生历程的考察来分析他们虽然时隔300多年,但他们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创作上都表现出相似的风格,不能说不是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6.
赵静 《现代妇女》2010,(11):84-87
在中国文学史上,顾春是与纳兰性德齐名的女作家,有大量才华横溢的诗作传世。她的诗歌题材虽不宏大,但却开放而独特,不仅赋予了原有题材新的文学内容,更有着不少开拓和创新。本文将通过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健康人格的概念1.人格的含义:"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谱,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把"面具"定义为人格,说明两重意思:(1)一个人在  相似文献   

8.
大体来说,凯特·肖邦代表作《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被视为追求自由、敢于反抗强权的正面人物形象。从"五伦"视角来审视爱德娜,认为实情并非如此。其一,她违逆父亲且未尽到侍奉父亲的职责;其二,她婚内出轨,对丈夫不忠;其三,她因自己的性格和姐妹们闹僵,鲜有往来;其四,她缺少对朋友的关心,未能做到和朋友志同道合。总之,她是一个违背中国"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四伦的反面人物形象。通过"五伦"这一衡量人际关系的准则来审视爱德娜的行为,以期起到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称谓词作为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文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称谓词分为亲属称谓词和社会称谓词,亲属称谓词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制观念;从社会称谓词中不仅能够看出中国是礼仪之邦,而且还能看出中国人性格上的含蓄内敛、贬己尊人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自谦、自律、自省的。老子主张为人要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提倡做人要低调、谦让。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要经常地反思自己。儒家的精髓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置于首位,就是说修身立德是最关键的。这种文化传统几千年来滋养了中华民族内敛的性格。这种性格曾经铸就了一个农业文明时代的强大帝国。当今中国,正以一种与世界各国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崛起,这是中国之幸。但是,当今中国也滋生了一种与世界其他民族不一样的国民性。这种国民性就是整个社会充斥着暴发户的心态和暴发户的行径,也就是任性。诚然,我们需要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的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理解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中小学生的智力和性格发展。同时,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学生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中小学生的性格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品德、道德素质高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对"立德树人"的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然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针对大学生群体出现的道德失范等问题,道德教育显然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迫切任务。"立德"才能"树人",要想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首先需要"立德"。高校要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从理论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和环境育人四个维度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将"立德树人"中心环节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玉生 《职业》2007,(21):70
一、健康人格的概念   1人格的含义:"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谱,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把"面具"定义为人格,说明两重意思:(1)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2)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因此我们可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是一个人特有的,决定它如何使用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一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行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把黄色性格的男人称为"石头人",把红色性格的女人称为"花蝴蝶","石头人"能跟着"花蝴蝶"一起翩翩起舞吗?参加电视相亲节目的人中,历来以心态开放、活泼开朗的红色性格居多。那一次,一位以手机营销为职业、以主持为副业的男人来到这个舞台,展示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黄色"风格。男人的坚持己见、强势和控制欲,激起了台上一群红色女人的激动、议论甚至是批评,最终空手离开,没有带走一朵云彩。  相似文献   

16.
正"癌症性格"的说法现在很流行,真的是某种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癌吗?"癌症性格"并不存在。个人认为,不应该给性格戴上"癌症"的帽子。性格本无好坏之分,关键是懂得扬长避短。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把性格中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将不好的一面努力缩小。不要让自己长期处在负面情绪中。偶尔的或短暂的负面情绪,对身体并没有太大危害,癌症不是  相似文献   

17.
正性格不止决定命运,还会决定你的健康。日前,美国生活科学网总结指出,7种性格的人最爱生病。自我防御型这种性格的人总对别人疑心重重,充满敌意。他们极易把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居心叵测、不怀好意"。这  相似文献   

18.
西周统治者吸取了殷末王朝灭亡的教训,在施政期间主张以"明德慎罚"作为统治思想。而"明德慎罚"思想中蕴含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廷焯以"深厚"与"沉着"之语精准地概括了少游之词于身世的感伤与其词所流露的闲雅情思,少游词是最为深厚,最为沉着之词。少游将身世之慨于词作之中真情流露,其情感虽是愁怀郁结却又并不直言,形成了怨诽不乱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伦理(ethics)一词源于希腊语,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礼"的概念类似。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释了"伦理""德性"与"德行"的含义。亚里士多德在对人的活动性质的说明中提出,目的(幸福)与选择构成基本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伦理学本质上是对人的活动和实现活动的两个基本前提的理解。[1]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伦理"的原始概念由风俗、习惯与气质扩大为人的性格品质和道德观念等,最终形成了社会中普遍认同并遵守的规范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