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留守儿童"的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由周宗奎、段成荣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留守儿童即其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均外出打工,需要祖辈及亲属照料的儿童群体。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上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监督和辅导。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陪伴和关怀,留守儿童的情感和健康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常表现出柔弱无助、自卑封闭、盲目反抗等,而这些问题又以小学阶段尤为明显。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环境下所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离开家庭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情缺失、家庭结构不完整中。传统"问题"导向的研究者往往将留守儿童视为"问题儿童",片面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忽视其积极发展的内涵与规律。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构建发展资源框架下的留守儿童积极发展促进机制研究,通过实现留守儿童外部资源创建与内部资源培育,努力促进其积极发展,可以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直接导致了其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基本生活、人身安全、心理、道德等方面呈现或潜伏着一些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结构不完整造成的教育功能弱化、隔代教育代沟明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角色意识模糊,以及留守家庭教育文化氛围缺失等。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需要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自我控制能力是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个性、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本条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是影响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一鑫 《现代交际》2012,(4):123+122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能够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一个重要缩影便是快速城市化。然而城市化所带来的不仅是飞速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涌入和高度的资源聚集。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在2050年之前,中国城市化规模将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规模在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区间内,与之伴随的是农村劳动力的飞速流逝,同时由于资金、政策等种种原因,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市时往往会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这就造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群体"留守儿童"。根据社会学概念,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且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达两千两百万。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员在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逐渐增长。虽然说父母的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的压力并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也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面临许多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今社会背景下存在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建设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旨在缓解和进一步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中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由于种种原因只能留在农村老家由代理人监护抚养甚至独自生活的未成年人。近年来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这种非常态的亲子关系及其对当事人乃至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14年6月,笔者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七里岗乡中心小学以实习教师的身份对该校留守儿童进行了初步考察,本文为笔者在此基础上就留守儿童现状、成因及有效关注的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存在严重的亲子教育缺失。本文主要对这些留守儿童由于亲子教育缺失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的关注并予以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但受到条件限制,无法把子女带到身边,而将子女寄养在亲戚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身边,使其成为留守儿童。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教育欠佳、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方法不当和教育内容失衡等问题,从家庭内部环境、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寻找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农民外出务工引发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笔者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认为社会工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指引下,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问题的操作方法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民自身经济收入在明显增加,经济条件也在逐步得到改善,但农村整体的经济状况却没有得到改观。在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还在大量制造着留守儿童,而当前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状况已经不容乐观。就农民自身而言,无论是自身经济状况,还是自身安全观念都有待于提高。T乡的乡野调查表明,能否在发展农村经济和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维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是解决当前棘手的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沅陵县地处湘西北,怀化市北端,地域广阔,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人口约为65万人,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县。大量的农村人口输出,一方面增加了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推动了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这种务工模式打破了家庭结构的平衡,使得老人和孩子成为农村的留守者,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监督和教育成为了困扰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亲情的关爱和呵护,面临着很多问题。本人作为在当地从教25年的教育工作者,通过问卷、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对农村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当前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源于农村青壮年离开本土,外出务工,把年幼的子女留在家里,让父母或亲朋好友看管,这些无父母教育管理的儿童就被称为"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了党和政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重点,稍有不慎就会为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隐患。只有探索出一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新路,才能让农村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亲情缺失,这既会造成儿童不良的心理状态,而且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不利于维护亲情以及相应的和谐稳定。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是重中之重,可以从培养留守儿童家庭角色定位和家庭责权意识入手。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其中的一个具体问题。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进城务工,被留在农村的儿童由于缺少了父母的教育和监督,以及祖孙辈隔代教育的缺陷和弊端等等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凸显。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是目前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些儿童在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面临着学习、家庭、社会和心理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和家庭照顾的弱化,社区作为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视角,探索基于现实的留守儿童状况改善和问题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受到媒体和学者的关注。父母外出打工将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母亲外出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低于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这是由于父母不在家,特别是母亲不在家的儿童更倾向于同"后进同辈"交往,形成了不利于学习的同辈亚文化,最终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因此,应该从家庭、学校、农村社区三个层面引导和监督留守儿童的同辈交往,促成积极向上的同辈关系,激励留守儿童学业进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清远市、韶关市、肇庆市等地的农村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广东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经分析发现,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家庭教育存在缺位,社会教育存在缺陷,同时学校教育多只注重知识教育,也无法满足留守儿童新的教育需求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笔者将试图从留守儿童、监护人、社会、学校四方面去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为幸福广东的建设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