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加大,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此类报告中往往会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产生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本文从文化负载词、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点出发,以十九大报告及其英译本作为语料,通过译文案例分析,探讨政府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以取得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故翻译不只是语言交流的问题,更是文化的互通。但不同的历史、社会环境及文化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工作困难重重。本文将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作对比,逐一评析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制度文化负载词和精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从两位译者处理的得失中,总结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大量文化负载词的产生,向译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翻译转换理论定位于词汇和语句,用现代语言学视角对翻译问题进行诠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基于卡特福德提出的翻译转换理论,以《京华烟云》英文原版及译本为语料,定位于其中的文化负载词,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大方面对各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文化负载词是《元曲三百首》翻译的重要问题。以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论的目的、连贯和忠实这三大原则出发,以许渊冲的《元曲三百首》英译本为例,研究英译本,有助于对诗歌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文化负载词最能直接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一直以来对于中文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数不胜数,对英语中的文化负载词的汉译研究的却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对常见的英语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来探讨适合英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常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化负载词汇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界的难题,由于中西文化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 ,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方面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该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本文将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两译本并准确理解原文的思想主旨,灵活、变通地采用翻译方法,使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能够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促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发现,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使用丰富。基于自建中国文化外译平行语料库研究发现含"天"字文化负载词中"天"代表着我国哲学、宗教、伦理等三大文化领域的特色文化;其英译过程多运用省译、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使得文化因素在翻译前后实现了文化信息功能对等。含"天"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及翻译效果对指导翻译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因为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的不同,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文化差异,因而产生了大量"文化负载词",这些文化负载词在文化传递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文学作品间的异文化交流,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很有必要。《挪威的森林》作为村上春树的畅销长篇爱情小说,在中国引起的文学思潮至今有增无减。本文以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大陆林少华的译本、台湾赖明珠译本、香港叶蕙译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互文性理论对其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找出能有效地再现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化内涵词是政府公报翻译中遇到的一类比较特殊的词语。鉴于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内涵词的处理妥当与否便成了政府公报翻译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近几年来某市的政府公报目录翻译实践为例,分析了政府公报中的文化内涵词用词特点和翻译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从而为类似的文本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18世纪,俄罗斯上层社会受到西欧中国学热潮的影响,对中华文明"一见倾心",对孔子、老子的学说更是仰慕不已。《论语》共20篇,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负载词"仁""义""礼""信"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这些文化负载词也就成了整部《论语》翻译的点睛之笔。选择古今中外翻译家的经典译文,从耳熟能详、集中表达孔子思想的语句入手,对比分析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更加感兴趣,交流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翻译研究为各国的交流提供了契机,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文化历史等信息的传播。而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则越来越重要。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民族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先生生于湘西、成长于湘西,湘西文化对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在其作品中有深刻的体现,作品中处处可以找到带着湘西烙印的文化负载词,为广大的读者展现了独特的湘西文化。诸翻译学者翻译了大量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为其作品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这些湘西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成为了重点,要如何使负载词的原意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3.
付琼 《现代交际》2011,(10):49-50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所作的惟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本文以杨宪益所译《朝花夕拾》英译本为分析文本,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重点分析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杨宪益夫妇是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的。文化负载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和焦点,如何向西方读者忠实地传播中国特有的文化是翻译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是杨宪益夫妇在翻译过程中一直所重视的。本论文将试析在翻译过程中杨宪益夫妇是如何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从而达到自己忠实地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在其英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是英译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从阐释学翻译理论尤其是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的视角出发,探讨《黄帝内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过程,以期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英译及中医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人民也对中国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而且权威、科学,所以,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因此,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格外重要。笔者以翻译操纵理论为视角,对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分析,一方面证明了翻译操纵理论在研究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可行性,为政府工作报告等政治文本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拓宽了翻译操纵理论的应用范围,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政治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2008年12月18日,中国前任主席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文化负载词是指有一定文化背景或深刻文化意蕴的词语,用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渊源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民俗风情等。《星形广场》讲述了一个二战期间犹太人的寻根故事。其中涉及二战的词汇负载了很多历史文化内涵。故本文将试析《星形广场》的汉译本中译者采用了哪些翻译方法来处理历史文化负载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亚瑟·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句式结构、中国文化负载词和修辞"三个方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进行了探讨。对比研究了韦、许、汪分别采取的归化异化策略与各自译本的表达效果,总结了归化异化策略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奠,通过实例简要分析The Cop and the Anthem两个中译本(分别为王永年译本和李文俊译本)中修辞效果、文化负载词以及句式结构的翻译,从而得出这两个译本在读者中广泛受到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两种语言都不会相似到代表同一社会实体,而不同语言间的差异,并非仅仅停留在语音、语义、语法等形式层面上,其实也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间的差异。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些词汇往往包含了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义,这类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多见于文学作品之中,而《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包含了大量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本文节选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的译文,对比了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个译本在个别文化负载词上采取的不同翻译方法,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对译文质量进行了一定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