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代男 《现代交际》2015,(2):38-39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负载词汇在语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对词汇富有的文化内涵有深刻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动物已经成为人类思维中的一个象征并且反映在语言中。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和历史的不同,一种语言中动物词汇也会有别于其他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本文旨在将动物词汇进行对比,分析造成差异性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准确地使用动物词汇,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的不同折射着文化间的差异。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最重要载体。本文从英汉语言中丰富的动物词汇着手,分析英汉动物词汇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翻译形式上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但实则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但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会遇到源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或概念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对应翻译的情况,即词汇空缺的现象。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空缺实质上是文化的空缺在词汇层面上的反映。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拟对词汇空缺及其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时间是一种语言。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语言。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时间观,但是这些时间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了解这些差异和变化能帮助我们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各国之间文化科技交流频繁而深入,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姚冬 《现代交际》2014,(6):27-27
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但其指代意义却不尽相同。本文旨在从地理环境、宗教神话、生产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这四个方面对造成中西方动物指代意义不同的原因进行跨文化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黄靖 《现代交际》2012,(1):32+31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形成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实现的,因而其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动物词汇作为语言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外,还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揭示中西方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意在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孟庆娟 《现代交际》2015,(2):194-195
语言是文化的沉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与文化不能脱离。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度关注词汇与语言教学,而缺少文化意识的渗透,削弱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跨国婚姻》为例,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结合西方文化,如何进行文化渗透的方法进行了阐述,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汉语和德语在表达方式和修辞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来自各自文化圈的人在交际时,会出现一些源于各自社会化过程的差异,这些差异更是因为对于语言中的词汇和语言之外的意义的理解不同而显现。因此,分析汉语和德语中的词汇及其引申义,是实现中德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一步。本文以分析德语中的词汇为中心,揭示某些德语词汇引发理解障碍的根源,分析中德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陷阱。  相似文献   

10.
米京晶 《职业》2012,(18):156-158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语言不能局限于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该立足于了解所学语言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在日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导入文化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日本文化对日语的深远影响,了解中日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避免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的语言交际障碍,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比较中英两种语言某些动物涵义的差别,分析了动物词汇涵义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从而有利于中国学生更好的掌握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法两国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极大差异,其语言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两民族独特的文化色彩,体现了本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汉法两种语言既博大精深又大相庭径。具体到词汇上,其词汇语义也表现为极大的不对等性,这无疑给汉法翻译带来困难,造成了交际障碍。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将对法汉的词汇及短语的语义进行对比,对这一不对等性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目的在于使我们对法语有一个总体的理解,以便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原语信息,灵活地进行翻译,顺利地实现语际间的转换。以便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如今,跨文化交际在世界上越来越普遍,但有时候跨文化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当中却可能是致命的.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得最广泛的语言,也是中国学生的外语.虽然英语学习者有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始终经常无意识地做出各种语用失误,因此让我们的英语学习者具备更高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就成了非常紧迫的问题.这篇论文将从对跨文化语用和二语习得的研究出发,对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学习英汉语言中颜色词语的文化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建立起更多的常规关系,从而说明语言学习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本文详细介绍了颜色词在中西文化对比下如何翻译。  相似文献   

15.
贾颉 《现代交际》2010,(9):27-28
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社会使“交际”成为必需,因此作为人类,“不交际是不可能”的。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以整齐划一的文化定势为标准开展对两性语言特征的对比研究,力图找出并解决性别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误解和矛盾等难题。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土著语和非土著语言运用者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到跨文化间的交流,从而形成他们各自独特的语言和对语言价值本身的期望.因此,人们总是会试图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领会对方,而这些有.可能会导致误解或错误的判断.随着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速度的加快,跨文化交际在外交及其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尤其对于那些将来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学生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张黎黎 《现代交际》2014,(10):214-214
中国英语变体作为世界英语变体大家庭中的一员,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不可避免的带有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是对中国语言与文化认同的具体表现。同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英语是实现平等、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条件,把中国英语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蕴涵着不同的文化,中美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加深,文化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日益凸显。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探讨中美文化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现象,分析文化空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中美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语音特点不同、词汇的内涵意义不同、语音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导致语用语言失误的产生。中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词汇、语法和发音等方面差别很大,本章从语音的语用失误、词汇的语用失误和语法的语用失误三个方面探讨语用语言失误。  相似文献   

20.
高欣 《现代交际》2013,(12):28-28
翻译是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是跨文化的交际过程。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与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准确传达源语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民族在称谓、动物、颜色和数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译者应在翻译中注重跨文化因素,体会原文的文化内涵,准确传达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