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就必须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教育承担着培养构建与创造和谐社会人才的重任,有责任为此做出自身的贡献,其中艺术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促进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影响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本文试通过对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深化税制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等对策,以期对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与政务公开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推进政务公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我国的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但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与问题,该如何推进我国的政务公开工作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是目前一大难题,针对这些疑问本文提出要提高政务公开的理念层次;要推进政务公开的法制化进程;尤其要加强和加速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4.
章序 《职业》2011,(Z1):151-15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本文就职业教育如何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形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我国和谐社会持续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这几年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新农村的新政策。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根本指南,后者是前者的目标指向。具体地说,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第一要务,而社会和谐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践中不断推进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正确和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重视和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对实现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离退休职工党支部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离退休职工党支部建设,对于教育和引导离退休职工党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于保持和提高离退休职工队伍的稳定性,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对于增强离退休职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别从法律、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0.
创建和谐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什么是和谐企业?和谐企业就是企业在处理内部关系、内外关系时体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循环发展、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关爱员工"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9亿农民,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民是我国人群、社会构成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必将对进一步科学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公  相似文献   

13.
赵尊英 《职业时空》2008,4(2):119-1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使得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明晰物权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物权法的实施发挥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婕 《城市》2007,(3):30-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些理论问题需要深化认识,有些政策问题需要认真把握.  相似文献   

15.
钟可 《老年世界》2006,(15):20-21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既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因此,“十一五规划”《建议》在充分肯定文化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文化建设明显加强的基础上.从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完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对“十一五”期间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重点部署。这一要求和部署,是中央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文中从社区建设的主体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强调社区建设中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推进行政社区向公民社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几千年和谐思想文化基础上一次重大的思想超越,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以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治国理政方略。正确理解和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意蕴,对于当下中国的和谐社会建构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和谐社会建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单位的重要内容,创新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促进单位更好更快地发展,并构建利于员工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本文重点对单位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给予详细分析,以望对同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与信访工作的契合 相对于农民信访诉求的多元化而言,农民信访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并且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社会工作理论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开班式上,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其实,早在古代,中国的和谐思想就产生了,后来又一步步地丰富发展。“贵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在孔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