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是新型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面对这种挑战。我国各大外语院校纷纷提出外语专业的本科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文中着重以韩国语专业为基础,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概念以及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途径,讨论韩国语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友岩  何春晓 《职业时空》2008,4(3):120-12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营国际化,以及中国加入WTO,外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态势,“纯外语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只有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外语类专业理想的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就是“专才”:一方面,语言表达和书面的基本功要过硬;另一方面,外语与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应该很好地结合。适应新形势,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高校外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针对当前新的形势,对人才培养的体系、方法做出调整改革,来适应新的环境下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郑祥丽 《现代交际》2013,(9):209-209
本文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介绍该学院“英语+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新时期探索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杜鹃 《现代妇女》2014,(12):298-298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必须调整目标和方法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研究如何培养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成为一个重课题。陕西高校众多,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学校有近20多所,在校学生有近万人,可谓人力资源丰富。但纵观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在陕西省既无品牌企业亦无领军型人物,这与我们省拥有丰富文化、人力资源无疑是不相符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因为我们培养出的人并不能很好的把陕西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我们培养出的只是人力,而非人才。陕西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大数字出版、动漫、网络传媒、咨询策划等创意产业,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这些都是新媒体相关领域.如果没有熟悉新媒体环境,了解陕西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是无法完成这一目标的。本课题即是研究如何在高校的教育中,开拓思维,改变培养途径,培养出能将陕西文化与新媒体环境相结合的传媒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胡蕊  黄凌凌 《职业》2022,(9):54-57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中职院校要合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复合型人才。笔者所在学院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促进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以期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模式是公安现役院校造就具备行政执法、专业技能、作战指挥、部队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公安现役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转变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学员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主流。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努力培养出适合现代就业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而对于趋向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发展特征,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更多的是多专业复合型人才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有的放矢的地加强非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社会越来越需要"专业知识+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河北省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分析了我校教学现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专业知识+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发展,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技工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深圳技师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把握高等技工教育规律和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全面地提出"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健康的人格"三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既符合当前高等技工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岗位的动态需求。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背景下,新技术的出现加速了商业模式的发展,新经济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应重新定义。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要求,必须尽快向新商科转型,填补市场对新商科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缺口。政府、企业、学校多元参与,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适应新技术、新经济的新商科人才,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的"双高"新商科。  相似文献   

11.
技工学校课程设置改革构想武峭山一、“三合为一”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由过去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为了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必须上复合型课程。要打破以往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实习课老三段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远金 《职业时空》2008,4(10):229-23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根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的要求、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社会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要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应该不仅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而且能从事其他社会体育工作,拥有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必要进行系统与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佳林  闫文晟 《职业》2017,(7):42-43
家政人才的培养、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厘清家政市场人才需求行情,确立培养对象.其次,要分析社会各阶层人才特点,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及职业定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采取专业嫁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周异薇  李阳 《现代妇女》2014,(12):93-94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当前的人才市场已经表现出对理工类复合型人才的热切需求。而培养“宽口径、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今理工科院校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理工科院校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实例,探索了理工科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具备技术专长,还是集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人才。通识能力培养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目前,复合人才需求与高校通识能力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程度脱节的现象;因此应采用制定科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构建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内容、校企联动提升教师的通识教育能力与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与管理目标等方式,全面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佟金永 《职业》2007,(21):21-22
当前,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新经济形势下,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异常激烈.但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事实表明,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占领了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而从当前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人才紧缺成为瓶颈,我国的经济建设急需大量人才,尤其是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双高人才"显得更为短缺.而技能和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在当前我国各类企业中显现的"瓶颈"制约效应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7.
姜蓝  王静  刘巧艳 《现代交际》2014,(11):35-36
2014年秦皇岛市以建设"中国智慧旅游年"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改革,以构建"国际化、智能化"的滨海旅游城市为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的跨界旅游人才是关键。本文结合秦皇岛智慧旅游产业人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托本地高校资源,提出了基于智慧旅游的秦皇岛市复合型旅游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长青 《职业时空》2010,6(6):69-70
通过调查涉外企业商务外语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了通过校企联合途径,根据区域性经济的特点,培养"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跨越国界、民族和文化的全球性强势语言,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特点,采用外语语言技能+专业知识+文化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职业教育要抓住机遇,及时变革,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打造大批能够胜任现代制造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本文针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