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19):138-139
石家庄近年来轨道交通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相应地对轨道交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二线城市,石家庄现有的成熟性轨道交通人才数量较少,因此,我们需要以石家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方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来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出相应的二线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路径,促进二线城市轨道交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
3.
4.
5.
6.
王浩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21,(8):0280-0280
本文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植物造景应用的相关要点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城市植物造景的有关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事轨道交通专业的教学。文章在分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师资队伍的策略与途径,指出必须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师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13)
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其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园林绿化、艺术小品、商贸集市、建构筑物、广场等。这些景观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组织,并且结合风水和城市特性使其形成完整和谐的景观体系,有序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9.
10.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在缓解城市拥堵、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具有城市传播的潜力.以广州地铁和广州有轨电车为例,关注轨交运营主体规划设计的后台行为和城市实体空间的多重属性,考察轨交如何连接市民与城市,建构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研究发现,广州轨交通过实体景观改造形成层次鲜明、极具地方特色的立体城市空间景观,同时在动态的空间实践中满足了受众在视觉、行动和情感上的需求,将轨交空间与城市、市民联结起来,又利用文创产品和文创空间将轨交元素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相结合,无形中实现了轨交空间在城市中的扩张.基于广州轨交的城市传播实践,未来其他城市的轨交空间和非文化公共空间可以引入国家和地方双重文化元素,连接城市其他主体,加强不同空间之间的联动,寻求实体空间在传播都市文明上的其他可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城市环境建设兴起了建设湿地景观的热潮。这些湿地景观实现了多功能效益,可为人们提供观赏、游玩、娱乐和教育、文化、科学等活动,同时也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根据城市湿地的生态属性,对其进行湿地景观设计,使城市湿地功能达到最大化。现代城市大力发展湿地景观设计对现代城市环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湿地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城市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双网设施融合,完善"轨道+公交"绿色出行链,充分发挥系统效益,结合运行现状和规划线网,整合城市路网、公交场站、公交线路等供给资源,探寻支撑武汉公交发展的指标体系与配置标准.该文针对影响地面公交线网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益的关键要素,依托城市空间布局、轨道功能分区和公交线路分级进行情景分析,以公交线网和场站设施配置为研究对象,提出换乘型和覆盖型指标,评判地面公交服务的"精度"与"广度".综合采用多源数据定量挖掘方法和政策规程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匹配设施供给与线网需求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对车辆驾驶、检修等岗位人员能力的实际要求,将传统机械制图中强调尺规作图和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徒手绘图训练为重点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制图态度,精准的目测能力、精确的手绘能力及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并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和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讨论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职实训基地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为主,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技术鉴定等功能于一身的场所。本文结合笔者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对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海2035”总规提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愿景。在空间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依托轨道交通站点的TOD建设是优化用地布局结构、提升空间环境品质,促进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支撑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策略。该研究以面向“上海2035”实施的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线路及站点为对象,通过对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情况的梳理,指出其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在集聚度、复合度、公共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结合国际经验和上海规划管控要求,从集聚的空间尺度、梯度引导开发强度、多元复合功能布局、精细灵活空间设计等维度,提出进一步提升站点周边地区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品质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港口城市规划是通过综合研究来确定城市发展形态,以此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交通系统的规划只是作为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一个专项。然而,随着港口城市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港城交通走廊对港口城市形态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港口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已同环境等成为影响港口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使城市设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关注的重点更多是放在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上面,而对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桥梁、地道等大型市政公用设施的景观设计则关注得不够。大量的地道工程只注重自身的功能性,忽视其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对它的要求,建成后的地道工程给人一种沉闷、拥挤、无序的感觉,缺乏应有的美感。而在强调城市建设和谐之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居民的住宅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整体规模的居住区将逐渐取代原有的无序居住格局,并将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土地利用之间是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由1920年~1960年对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早期探讨,反映出两派观点:一派的立足点是纽约、费城、芝加哥乃至伦敦、巴黎这些大都市,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随着铁路通勤方式的发展.城市的形态高度紧凑。并且典型地指向火车站附近的活动中心地:另一派则认为现代城市要面向小汽车为导向的交通系统.进行低密度的“再计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