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依据高等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结合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机制优化与创新的必然性。通过探索创新适应生产性实训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校内实训基地健康发展,使其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提高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模式,实现课程实训过程的企业化经营,将是未来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建设校内仿真实训工场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是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的重要举措,是艺术设计专业办出专业特色的有效措施。本课题重点从现阶段艺术类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校内仿真实训工场建设的目标分析与功能定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以及仿真实训工场的建设内容四个方面论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内仿真实训工场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和高职院校轮机工程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立足自主研发开展了轮机工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其他高职院校以及其他工科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载体,也是开展职业培训、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结合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机电器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成果,阐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之举。认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特点,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路径与模式,探讨校内生产性实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更好地培养优质人才、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校内实践的现状,围绕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让教学从校内走向校外,并对校外实践教学目标、管理制度、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因此,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从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惠媛媛  党杰  靳全胜  白钰枝 《职业》2013,(15):130-13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热加工(焊接)专业实际,探索校内生产性热加工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如何体现焊接专业的内涵发展,阐述建成的生产性热加工实训基地具备的特征、功能和对今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周翼翔 《职业》2017,(31):96-97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建好用好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实习难;二是缺乏本专业岗位的工作经验.如何在校内就解决以上问题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至少一年的专业工作经验或实习经历,是当前高职院校应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裘敬忠 《现代妇女》2014,(12):112-112
文章从诠释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高职院校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对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改善高职院校实训条件,提高高职院校师生专业技能素质有很大的作用。文章就高职教育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基本要求及方法与途径等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产管理上的精细严谨是石化工业文化的重要特点。从专业建设对接石化产业需求、校内实训基地推行6S企业管理模式两个方面,阐述了石化类高职学院教学管理文化与石化工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  相似文献   

14.
姬瑞海  李存霞  陈齐苗 《职业》2014,(14):112-113
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合作共建公共实训基地是一种新的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培训平台优势,构建优质课程资源,兼顾高职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多层次培训,浙江省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结合自身实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及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汪瑛  谭行如 《职业》2013,(36):19-20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一些专业实训室,通过工学结合达到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本着"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结合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建设成了一个各方参与、多平台构建的综合校内实训基地。本文将就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目的和意义等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徐兰文 《职业》2014,(11):105-105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实训基地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基础。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各个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布局、运行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张明雷 《职业》2023,(12):34-37
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构建融高水平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创新服务载体在内的五位一体高职新工科模式,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娟 《职业时空》2010,6(5):56-57
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练兵。文中针对道桥专业学生,从学生个人、实习单位、学校入手分析了其在实习期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冯文华 《职业时空》2009,5(12):67-68
工学结合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在这一模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工学结合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的快速变革,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其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因此,如何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已成为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的重点研究方向。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文章分析了市场营销专业目前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包括:合理制订课程授课计划,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高职院校进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供了借鉴,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