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数学老师所面对的一个难题.我们老师要保护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同时要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总之,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智慧的结晶,也是整个教学过程所积累的主要知识点。初中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概念的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让数学思想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数学比较抽象,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活起来,可以从概念联系性、创新性、实际应用性、学生主体性、唤醒数学思想五个方面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数”和“形”的抽象。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必须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使数学概念化“抽象”为“形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教师教学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重视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教师在教授数学概念时。应该正确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并将这些方法和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帮助学生理解、应用应该掌握的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5.
王桂凤 《职业》2014,(12):141-142
数学产生于生活实践,生活则是数学的源泉,教师要从学生的专业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他们在游戏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同时利用数学的形音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学习数学的大丰收。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味道。  相似文献   

7.
王永峰 《现代交际》2010,(12):176-17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教师应敏锐地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探索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萌发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数学学习也是这样,要结合生活学习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感,在合作交流中形成数感,在数学情境活动中发展数感,在生活问题探究中提高数感.  相似文献   

9.
王永峰 《现代交际》2010,(11):163-163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意向,就是要设计出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的变化规律和潜在价值,掌握相关联的含义,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发展数学学习情感。培养学生唯物辨证观,增强分析、判断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注意将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 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兴趣 , 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主要是因为小学数学概念是整个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所在,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质量,首先就要保证数学概念教学清晰。保证数学概念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进行快速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猜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体会出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13.
任继萍 《现代妇女》2014,(6):220-220
新课改下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很大精力去发现、整理、提炼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教师要提高综合素质,将鲜活的生活素材结合到原本单调、乏味的数学题中,让数学和生活真正做到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要讲清概念、定义,不能让学生只知道按“规定”解题;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有兴趣地接受“定义”,明确概念的实质,知道来龙去脉,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要能够反映数学发现与数学应用的过程,必须以探索为核心。而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探索活动,它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设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金钥匙,教师要正视数学学科,更要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数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于学生的各个学科都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数学知识。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承载着小学数学知识的延续,更承担着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了活力。课堂教学更要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生活中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都挖掘出来,把评价机制做好调整,通过课堂评价的多元化,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教学是现今社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重要教学方法,它能够切实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将单独的概念串联出来,进行链接。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课程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相对琐碎的,教师如果单个去教授很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的隔离,不利于学生的吸收和学习。因此教师在这一时期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行概念教学法,切实的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系统理论知识的链接与框架,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课本概念知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中职数学概念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旧知识引入新概念,积极运用贴近生活与专业的知识引入新概念,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要善于寻找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挖掘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概念。还要注重数学概念的变式,注重概念的巩固练习,重视概念的变式练习,从而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概念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数学练习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巩固新知的作用。教师要依据目的性﹑适度性﹑多解性﹑层次性﹑生活性原则对课堂练习题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促成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文中提出了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重点是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