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本无色彩,只是人类语言赋予其以不同的颜色。但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表征世界色彩的方式和手段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展现的语言世界图景片断无不印刻着本民族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的痕迹。本文依据语言文化学的相关学理,对俄英汉语中"黑""白"颜色词所表征的语言世界图景片断进行成因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言世界图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借入到俄语中的外来词在反映俄罗斯社会的变迁的同时,又改变了俄语语言世界图景。本文将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分析当代俄语外来词对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影响,并用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分析当代俄语外来词在语义层面的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语言具有开放性,俄语在俄罗斯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交往中吸收的外来词在反映外来文化的同时折射出俄语语言世界图景。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研究法、描述研究法,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外来词以揭示其体现的语言世界图景。横向看,外来词折射出俄罗斯民族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道德风尚、文艺体育、科技经济、思维心理等方面的特征;纵向看,不同时期引进的外来词记录了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史。政治经济的变革、文艺体育的交流、科技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生活习惯的变迁,无一不在俄语外来词展示的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4.
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对观念的研究分析可以揭示出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语义和语言世界图景的特征片断。俄罗斯作为典型的森林国家,有着十分浓厚的森林情结。本文从语言文化学视角,对俄语成语中"Лес"观念进行分析,可以窥见蕴含于其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加强对俄罗斯语言文化个性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徐娅楠 《现代交际》2012,(11):58-59
在各种语言共性和个性相互关系作用下所形成的语言世界图景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个性,因此可对其进行文化阐释性的对比分析.颜色词是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在语言中的反映,它不仅是对客观色彩的描述,也包含了人们的主观认识和评价,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以颜色词“红色”和“黄色”为例,通过对比两个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来展现俄汉两个民族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由对这两个颜色词的描写管窥不同因素对俄汉颜色词语言世界图景构建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俄汉语言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王梦婷 《现代交际》2014,(10):62-63
本文从"生存"与"生活"的区分入手,指出传统哲学对生活世界的遮蔽。在此基础上,强调存在主义哲学的价值,并对其当代意义及缺陷进行研究,试图还原生活世界的本来图景。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文化学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研究民族心态和世界图景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某一民族语言中的概念,足以反映某一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方式。简而言之,概念反映了民族语言的世界图景,民族的世界观。最近几年的出版物中,在语言学中“国”的概念的分析非常稀少。本文将通过对“国”的概念的历时性意义做出调查,通过文本的概念分析做出研究,最终得出“国”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语言世界图景的实质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以自身的感知体验为基础,以具有民族文化性的语言为中介,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一种认知再现。诗歌是一个民族文学的精华,作为民族文学的一部分,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以及情感态度。在俄罗斯诗歌中,橡树的形象多是巨大的,充满生命力。俄罗斯的橡树无论是独株还是丛林,都具有雄伟的气息,显示出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相似文献   

9.
民间故事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的叙事体裁,不仅富有鲜明民族特色,还蕴含一个民族的世界图景。神话故事是民间故事的一种,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最原始、最恒定的民族心理结构。本文通过俄汉民族神话故事中不同女性形象以及大众对其评价来分析两民族"女性"观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大非  赵婷 《女性大世界》2004,(5):127-127
语言的确是牢房。女人这个词的涵义,在男人的世界里,是个边界模糊的空间,女人这个词的外延,伴随着语境的变化,有着极为复杂的意义,举个例子:18岁的女人;80岁的女人,随着前面的数字的差异,对男人的吸引程度也不一样,至于靓女人、懒女人、浪女人延展给男人的图景,也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11.
爱德华·W·萨义德的《掩盖伊斯兰》阐释了伊斯兰文明被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妖魔化"的内在过程及其原因,进一步揭示了经济政治权力与话语权的内在合谋.在话语权被垄断的情境下,美国等西方媒体制造了一个被扭曲的、刻意掩盖的、偏见化的伊斯兰世界的图景.这是萨义德在美国所体验到的失真的伊斯兰文明.  相似文献   

12.
田园城市的梦想追寻 中国房地产30年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密切相伴的.未来中国城市发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或是方向.在我心中,就是20世纪初英围著名社会活动家、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所倡导的"田园城市"的那幅理想图景.当然,霍华德在提出这个理念时,英国城市发展也正面临着巨大矛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不可说"思想,《逻辑哲学论》为思想的表达划定一条界线"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可说的世界是语言可以说清楚的世界,"不可说"也是维特根斯坦的著述《逻辑哲学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可说"是"伦理"、"宗教"、"美学"、"形而上学"等不表达关于世界事实的东西,不能思想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释义理论自上世界60年代提出以来受到外语学界的广泛关注,也被运用到了语言及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脱离语言外壳,抓住交际本质"这一核心理念符合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以释义理论为依托研究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如柏拉图认为的那样,"语言具有表征世界的性质,本体世界是名称的基本指称对象。要理解真正语言的本质,我们必须超越语言去观察其‘形式’或‘概念’从而决定语言是如何表征物质世界的"。因此对于语言起源问题的探索,对语言符号形式和内容的探究就显得颇具意义,这也就成为了古今中外众多语言学家、哲学家等众多领域学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尽管目前对此还有诸多疑问,但对于语言是社会集体心智的产物,离开人的思维和社会它都将不复存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6.
关注人的精神空间,书写人的生存境遇是余华始终如一的努力和追求.在小说《河边的错误》中,作者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不合理性的、充满了虚无的、荒诞的世界.这幅看似非理性的荒诞图景,揭露的正是一种真实的生存意识,即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上的虚无,人生命的脆弱和人内心的隐疾、人性的异化.同时,作者把生存的苦难意识植入文本内部,用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方式来展示人们所面临的现实生存困境,但不难看出,他对生存进行严厉拷问的背后,包含着一颗热情的心灵:唤醒人们对人性"溢恶"的敏感,启发人们对荒谬世界中荒诞真相的警醒.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它是万物共生、和谐同一的理想图景,中国画不论山水、花鸟、人物莫不以此为命题,给出艺术的诠释和解答. 近年来,任伟以大熊猫为题,创作了大量作品,不独表现了作为动物大熊猫的憨态可掬,也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之美与万物和谐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18.
每当考察队员踏上南极大陆时,首先迎接他们的就是企鹅,企鹅似乎成了南极冰雪世界中的"主人"。有些国家甚至把企鹅看作南极的象征。俗语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企鹅群体也不例外,它们有丰富多彩的"语言"。多年来,海洋动物学家对企鹅的行为作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它们的行为"语言"有一定的规律性。企鹅的行为"语言",主要是利用姿势、动作和叫声来表达。其中最典型的是阿德雷企鹅。当行人或贼鸥靠近时,阿德雷企鹅会紧收项颈羽毛,在头顶处形成褶状隆起,转动着眼珠坠到眼圈下,上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描的表现功能与审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形态是艺术作品的第一生命,是表达思想意图的载体,造型则是语言形态的核心。与西方艺术相比,中国传统艺术更注重一种主观心理世界的构造,这种艺术思维的主观性,反映在人物画的创作中,首先是对"传神论"的奉行。这一贯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起源于人体对世界的体验,这种体验会反映到表身体部位的人体词的意义中,这些意义往往带有厚重的隐喻性和转喻性。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对汉俄语中与人体词"脚-нога"相关的隐喻和转喻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语言中"脚-нога"所衍生的隐喻与转喻意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