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时代下,机器翻译(MT,Machine Translation)和计算机辅助翻译(CAT,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机器翻译便捷迅速,但是缺陷过多,翻译质量长期以来几乎没有显著提升,而计算机辅助翻译凭借翻译记忆核心技术,极大提高人工翻译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首先回顾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历史,其次列举了两者的优缺点,最后对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翻译方式在未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展上应相辅相成而不能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具体分析,论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领域内的重要作用。从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两个方面分别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进行探讨,认为术语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保证译文中术语的一致性和规范化,而翻译记忆系统则可以极大地减少翻译所需时间,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数量。这是翻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翻译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闫旭  赵善青 《公关世界》2024,(4):157-159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翻译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场景越来越多,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作用和原理,以搜狗翻译为例,对比搜狗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区别,从而分析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搜狗翻译在英汉互译时展现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具体翻译实践操作中合理的使用方式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翻译已经职业化的今天,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在翻译行业内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不少高校也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但这仍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CAT技术和Trados软件,并结合个人使用经历,从软件本身以及使用者两方面探讨了Trados软件的助益及其不足之处,并给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翻译的要求也日新月异,也因此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计算机翻译工具供译者选择。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翻译工具的相关发展,而后描述了计算机翻译工具不同的翻译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比研究了运用不同翻译工具的译文结果质量,以有道翻译和Transmate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工具为例,在一定程度上使译者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翻译和翻译工具。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科技引入到翻译领域以来,译者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全自动机器翻译毕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译文表达不通顺不准确等。计算机辅助译者进行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些问题。本文就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项目的定义:项目是为了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功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而翻译工作是在约定期限内,为满足客户需求而创造独特知识产品的活动。因此,翻译属于项目范畴。在翻译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Y人工翻译平台为例,探索在线人工翻译平台的质量管理过程,分析其中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文本属于典型的"呼唤型"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感召和吸引读者前来观赏。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策略格外关注译文给目的语读者所带来的效果和反应,对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汉英旅游翻译为例,分析交际翻译策略在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从而得出在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句子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增添连接词等,灵活处理中文旅游文本所涉及的文化信息,适时增加或删减一些文化信息,选用简洁易懂的词语等,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大有取代传承千年的人工翻译之势,但机器翻译缺乏语境顺应、语气和感情的适切表达、文化立场的准确传达等语用功能,而这些功能是人脑分析和判断的强项。对于职业翻译者,只有人脑和电脑相结合,才能实现"新时代"翻译的高效和优胜。因此,提升翻译人员的"互联网+"翻译工具使用能力,对翻译效率和译文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翻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进行简要介绍,提出了提高翻译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进而对整个翻译行业进行了展望。希望此文可以为翻译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翻译如今已经进入了"创造性的转折"时期,翻译工作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源文本转化为目标文本的单一过程,而是需要在保持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关于英语分支的学科和教育学,正在进行针对写作和文学翻译的研究,即使翻译和创造性写作的教授职位已经开放,但是,翻译界还没有理论来阐明,用什么样的创造性写作方法和知识基础来丰富文学翻译的课堂。众所周知,翻译和创造曾是重叠的,创作性写作和作文最初是统一教授的,并未做区分。在东英吉利大学的文学、戏剧和创造性写作学院(英国)和洛瓦大学的洛瓦作家研讨会(美国)等写作项目中,创作性写作和翻译都是作为同一概念出现的。虽然如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对于翻译和创造性写作的定义,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但是我们必须揭示其中更多的教学联系点,因为我们不能在教授文学翻译的同时,却否定翻译能力是能够教授的。创造性写作和文学翻译是否可以通过教授而习得,已经成为翻译界的亘古不变的话题了,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英语文学翻译及研讨会的方法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湘西吕洞山五行苗寨的翻译实践为例,考察其中所涉及的自然生态系统与翻译生态系统,并探讨翻译过程中五行文化生态系统和旅游生态系统的理性构建,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其在五行翻译和旅游翻译中的适用性,译者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之间的整体性关联互动以及参与翻译活动的各个"翻译群落",进行适应性自我调节,同时利用"多样统一"的原则体现生态美学特征,实现五行文化生态系统、旅游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翻译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翻译目的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今德国最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的翻译理论。其核心理念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对翻译过程存在决定性作用。翻译目的与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办法以及对原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选择和译文的转变等息息相关。在翻译进程当中,以目的为导向,以语内语际相一致和充分性作为评价方式。在对目的论的起源与拓展以及其理论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突显出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给翻译市场带来了活力和冲击。翻译业务量激增,以西语为代表的小语种尤为明显。为适应市场变化,试点西汉双向笔译(机辅方向)课程,研究将CAT等翻译技术引入西汉笔译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通过问卷了解其实施难点及解决办法,为未来小语种专业翻译课教学变革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加州舞娘》(节选)一部美国励志小说。主要翻译对象讲述的故事是名叫格蕾丝的华裔女孩在加利福尼亚州求职舞蹈员的工作遭拒后,选择在唐人街寻找合适的工作。这个过程中格蕾丝的所见所闻均表现出在强烈的文化冲突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或多或少的相隔一座屏障。由于小说原文存在的明显的文化冲突,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文化缺省、信息不对等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加州舞娘》(节选)的翻译项目出发,本文主要采用了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达到了较好的交际和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社会上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翻译教学的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至关重要。人们在关注翻译教学质量时,往往只重视翻译理论的讲解、翻译实践的完成,而忽略了翻译批评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译文文本"是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的第一参照物,译文文本的优劣,译文文本是否符合客户的期望,翻译用途是否达到预期值,翻译目的是否达成,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翻译质量的最终评估。国内外的学者研究翻译质量评估专题是不常见的,所参考的模式和学者研究也为数不多。所谓的语言服务是一种交易活动,也是一种从微观角度上的研究,从此微观角度上来说,翻译质量的好坏与众多的因素不可分割。首先原文的质量是重中之重,时间上是否超出预期时间,成本上是否超出预算范围,译员的水平是否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科技的脚步,以及最终是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都是评估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为今后的翻译质量研究提供产业化和职业化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国之间医学的交流和合作与日俱增,基于此,医学翻译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然而,医学翻译要求高、难度大,译文质量难以保证。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以原文与译文关系的研究为重点,对发生在译文句法层面上的转换过程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并引导译者系统研究母语与第二语言在语言形式和结构上的差异,由此降低母语与外语间发生负向迁移,为医学翻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使译文更加准确、地道。  相似文献   

19.
语义翻译是一种以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为中心的翻译方法,不是以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把译文变成目的语文化情境之物。不同于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不考虑使用场合。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本文简述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费米尔提出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目的论。该理论指出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了译者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本文基于翻译目的论,分析了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翻译活动的指导,从而指出了翻译策略的选择必须根据译文目的来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