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生产管理有两种最为流行的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视管理为社会劳动的一种特殊职能或者一种特殊劳动活动;第二种观点认为管理就是对从事社会生产的集体施加有目的的影响。前一种观点的注意中心是把管理看作社会劳动分工发展过程中和生产出现合作性质之后独立出来的一种独立活动。管理的内涵通过目标、职能、组织结构、过程和方法揭示出来。由此得出这样一个完整概念,即管理是一个拥有若干专门化的子系统及其组成要素,拥有特定原理的完整体系。后一种观点认为,管理的本质在于对生产、集体、个人施加有目的的影响。其注意的中心并不是整个管理活动,而是管理活动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管理的主体已通过自己的作用使客体进入一种新状态。然而要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和掌握区分社会形态的标准,科学地认识社会性质,是革命政党制定正确的政策和行动纲领的客观依据。然而,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把生产力作为区分社会形态的唯一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区分社会形态的唯一标准是社会生产关系。我认为只有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观点区分社会形态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马克思的原意。  相似文献   

3.
智利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造就了自己的主要流派.培养了自由主义、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哲学家,还造就了分析哲学活动本身性质的两大派别.一派认为哲学主要是一项学术活动,另一派认为哲学是与一国的社会政治问题直接相联系的批判活动.为了对这两派加以区别,我把前者称为专业学派,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发展有什么不同,是政治学家一直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说明现代化中两种普遍的政治类型:危机政治和利益政治。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进展和步伐,影响、甚至决定其政治发展的总体类型。现代化是人们通过集体努力管理社会和自然的过程。政治是从总体上调节社会冲突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集体行动。所谓“危机”,是指那种危及现存政治制度的连续性的挑战。如果不是遇上种种危机,很可能就会导致这种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产概念可以揭示人在生产活动中经济的和本来人的内容的相互关系,这两种内容可能背道而驰,甚至互相对立。而且只有在存在这种不一致、矛盾的限度内,才有必要对社会生产区分社会哲学方法与政治经济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从对待生产的社会哲学观点出发,同政治经济学一样参加建立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的新视域是把政治制度从阶级的分野中剥离出来,把政治制度看作阶级社会中人类实现自我管理的最高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属于人类共同政治文明成果范畴.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是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开放性.确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的坐标参考系,立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吸收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汲取经验教训,遵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规律,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政治制度.当代中国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创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中叶,随着社会主义的出现,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或者说探求和确认被称之为社会主义民主或马克思主义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概念也随之诞生了。时至今日,有关这种政治制度的理论都反映了资产阶级思想与初期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冲突和区别。这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反对者和资产阶级民主理论家发展和拓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使资产阶级的民主被理解为现代社会民主组织的唯一模式。有利于说明这种观点的证据来自资产阶级民主的理论观、实践观及形式。与首批伟大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及其对民主的认识不同,在稳定和自由民主占优势的条件下从事研究工作的理论家的著作中,民主被确定为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政党多元论在政治与法律方面的体现。据此,凡不包含这些社会政治思想的社会都被排斥在有实现和享有民主化的可能性之外。  相似文献   

8.
论阿多诺的"批判的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证主义社会学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对此,阿多诺持质疑态度: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使社会学成为"没有社会的社会学";实证主义社会学导致了总体性的社会的丧失与社会现象意义的丧失;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仅仅看作是客体,忽视了社会还是主体的存在;实证主义社会学使社会学变成"价值中立"的学科;实证主义社会学推崇主观任意性.阿多诺在批判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同时,构建了自己的宏观社会学理论--批判的社会学.阿多诺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触及了实证主义的弊病,但有些批评内容建立在歪曲理解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上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自由概念是一个内在包含着约束的概念,不能把它理解为无约束的意志行为。从政治范畴和更广泛的社会范畴来看,自由是一种政治上的自由权利,而不是一种以普遍的人性为基础的人权。文章还从哲学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分析了作为哲学范畴的自由;并叙述了自由概念的历史发展,指出以人性和人权的名义提出的自由要求虽然曾起过进步作用,但最终已变得虚伪和反动。而社会主义社会则奠定了人类通向自由的广阔道路,随着杜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自由将愈来愈充分,并将在更高的水平上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阿多尔诺社会理论的批判性蕴含在其对社会概念的理解和规定中.阿多尔诺的社会概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并在与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批判性争辩中产生.在阿多尔诺的视域中,唯心主义的社会研究揭示了社会的中介性和普遍性要素,但是这种中介性被强化为超越社会成员的普遍性力量,从而蜕变为意识形态;而实证主义则强调社会事实的直接性,反对社会的总体性理解,将社会理解为必须接受的现成事实.在他看来,这两种社会概念都缺乏辩证性和批判性,客观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辩护.因此,他揭示了交换的同一性要素对社会构成的作用,主张将社会理解为一个对抗的过程,甚至一个“问题”,从而为主体在社会中的批判和创造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这也使得阿多尔诺的社会理论具有了批判性.  相似文献   

11.
法律的基础是什么,这需要从其历史基础、社会关系基础以及道德与宗教基础三个维度来考察。实证主义法学派是把法律视为政治工具,自然法理论则把法律视为道德工具。而历史法学派则把法律看做群体记忆的表示,历史发展中的社会特质。实证主义法学理论与自然主义法学理论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最近几十年中开始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缓和,然而,自然法学者与实证主义最终在对法律规则的解释上还是分离的。实证主义与法律自然主义之间的争论所缺失的是对法律历史维度规范性意义的认识,这种冲突可以在历史具体情形中得以解决。历史在其动态意义上与政治和道德、意志和理性一起成为法律的基础。必须援引历史才能对法律产生一种适当的理解。将历史法学加入到流行的政治法学派和道德法学派中去,以一种新千年的眼光来看待处在危机中的西方法律传统,以及西方法律传统与其他法律传统的融合。上述三大学派的融合,即或许可称做整体性法学。  相似文献   

12.
政治制度危机与社会主义市民社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客观前提(发达的资产阶级社会、发达的生产力和无产阶级的觉醒)的概念已被现实社会主义和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所证实。经验表明,不具备上述必要条件,马克思理论的基本思想——实现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缺乏物质基础或对共产国际布尔什维克的某些观点有抵触,则可能用产生于政治唯意志论的集权主义政治制度或者政治权威来补充。除社会主义特征以外,这些社会还具有符合实际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封建社会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它给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也遗留给我们一副沉重的封建精神枷锁。专制主义是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它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封建专制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个思想家头脑里固有的,而是随着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列宁曾经说过: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农业生活方式和自然经济底统治上面;中国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的源泉,是他们之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束缚于土地;这种剥削的政治代表者是以皇帝为政体首脑的全体封建主和各个封建主。”列宁的这个论断,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两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最本质的特征,认清这个特征,才能真正了解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自1964年以来,美国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不断下降.这种现象不是发生在某个特殊的阶层中,而是普遍存在着.新闻界的评论员已经充分注意到人民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的信任下降这一现象,并且拿出调查数据作为依据.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这种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一种论点认为,这种现象肯定会引起人们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产生忧虑.因为政府只有得到人民高度一致的拥护,才能有效地行使职能.如果人民对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疏远之感(即产生异化),蛊惑民心的政客就会鼓动人民参加过激的和反民主的政治运动.根据这一观点,对民主政治制度疏远之感的加剧就意味着我们正坐在一个火山  相似文献   

15.
何为社会科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登斯  于海 《社会》2001,(11):12-17
在主流社会科学中我们可以分辨出三种主要观点 ,我也时常称之为“正统的共识”(orthodoxconsensus) ,这些观点在战后大部分时期的社会学中声名显赫。我认为事实上它们也已经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第一种是自然主义 ,它主张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榜样 ,社会科学阐述问题的逻辑框架也与自然科学相类似。我更愿用自然主义一词而不用实证主义 ,尽管它们意指许多相同的东西。正统模式的第二个观点是 ,在解释人类活动时 ,我们应该运用某种社会因果概念。也就是说 ,作为人类行动者 ,我们虽然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以及何以如…  相似文献   

16.
德治下的法治和法治下的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春清 《社科纵横》2002,17(3):48-49
治 ,就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对社会的治理 ,就是政治活动。法律和道德是两种基本的社会行为模式。于是作为社会活动的政治有了法治和德治之分。所谓制度 ,不过是一系列规范的总和。不同的规范选择 ,最终是不同的制度选择。因而法治、德治 ,是不同模式的政治活动 ,也是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法治和德治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二者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政治 ,道德缺席 ,权力裸露 ,是个人政治 ;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政治 ,法律至上 ,正义彰显 ,是众人政治。个人政治 ,祸国殃民 ;众人政治 ,强国富民  相似文献   

17.
国家     
“国家”作为涉及社会政治组织的概念,较普遍的用法是指政治上组织起来的人们的团体;较特殊的用法是指政治制度。现代的政治理论家们,一般都把国家定义为一个特殊的联合形式(周密地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它通过其目的以及贯彻那些目的的方法,通过其领土、主权,把自己区别于其他联合体。国家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暴力所支持的法律体系来保持秩序和安全。国家权力的行使局限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而在这一范围内,国家拥有最高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刘保刚 《唐都学刊》2006,22(3):99-103
孙中山政治思想中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理性主义深深影响了孙中山的政治哲学、政治制度设计和政治人格。就政治哲学而言,由于受理性主义的影响,孙中山有强烈的社会目的论倾向,坚信政治中存在着公理,崇尚精英政治和圣贤政治,这就导致了其机械的历史进步观和社会本位主义。就政治制度设计而言,受理性主义思想支配,孙中山无视政治制度运行中所需的大量经验和复杂情况,把政治制度看作是天才者的发明设计。就政治人格而言,理性主义膨胀了孙中山的个人救世主思想,造就了其独特人格。然而,理性主义虽有理论上的一致性,在现实中却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论述的两种生产理论的框架.并不是对马克思一种生产理论的否定、相反,它是对马克思一种生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的分析,首次揭开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为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后来列宁把马克思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概括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  相似文献   

20.
钟红艳  陈文文 《创新》2010,4(4):53-55
一般人们所说的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但是真正要实现民主还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才有牢固的根基。因此,可把民主看成一种生活方式,它代表着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妥协等精神。根据人性论的观点,民主精神不是人们生来就有的,但民主可以通过环境的教育和影响来塑造、形成、发展、传承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