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艾青80诞辰将要来临之际,他的处女作《游痕》诗被发现了。1988年11月11日,当我们将登有他最早诗作考订的《浙江师大学报》面呈艾青夫妇审定时,他们就像见到失散多年的孩子,喜不自禁。艾青频频点头说:“60年了,终于找到了!”《游痕》诗湮没人间60年,而今如同“和氏璧”出土,它不仅有着自身的价值,而且对艾青诗歌发展的全过程和艾青创作生涯研究都有着一定的意义。一、诗画交辉情景融《游痕》诗共两首:第一首《湖心》;  相似文献   

2.
"叛逆"与"忧郁"既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驱动力,也是我们解读艾青诗歌世界的关键词。从下层社会的民众中,艾青汲取反叛的精神资源,并坚定地走一条与旧世界、专制制度势不两立,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的道路。而"忧郁",似乎是艾青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特点。他选择了"忧郁"作为诗歌创作的添加剂和助推力,从而使诗作中的"叛逆"性显示特有的批判深度和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3.
廖公弦在《谈我写诗》中说:“每个诗人,每个读者,都有他自己的爱好,断不可强求一律。”我喜欢廖公弦的诗,就是我“自己的爱好”。读了他近年的一些诗作,颇有感受,就把它写下来。在看法上有与旧说相同的,也有不同于前人的,刘勰说过:“同之与异,不屑古今”姑且如此吧。廖公弦在诗歌创作道路上执着地追求着,不停地探索着;他追求一种有自己艺术个性的诗歌形式,探索一种民族的诗歌创作手法。他说:“实践会给我什么呢?只有实践知道。”他近年的诗作表明,这种可贵的探索,已获得可喜的成果。他的诗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  相似文献   

4.
鼓起来你的浪漫的情绪罢,燃烧起来你的白热的烈焰,歌诵这个“非常时”的狂风暴雨罢.在读过《大板井》里的第一首诗《扬子江》的时候,我是想这样地向作者说的。但是,一首一首地读下去,读到了《割麦鸟》,《卖血的人》,《大板井》诸篇,把这薄薄的小册子的诗作,读了下去,我就起了又一种的感情了。像是作者究竟是一个《割麦鸟》,小市民究竟是有小市民的悲哀的,在这一部诗作里,像是处处都流布着一种忧郁的彩色似的。由于情绪的亢奋移转到一种感伤主义的悲  相似文献   

5.
许多年前,有个孩子跟上帝学本领。有一次,上帝对孩子说:“我教你点石成金的本领,好吗?”孩子问:“明明是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子呢?”上帝回答:“三个月之后,它还会重新变回来的。”那孩子听了立刻说:“明明给了人一块金子,可三个月后那金子又变成了石头,这不是骗人吗?我不学这个!”见孩子如此诚实,上帝大喜,立刻把他变成了天使,并带着他直飞天堂。是的,这精彩的故事的确是“编”的。但诚信能使人直飞天堂的提法却充满了诗意,充满了哲理。难道不是吗?诚信是最神奇的种子,只要种下它,它就一定能绽(zhàn)放出明丽的花,它就一定能长成参天的树!坚…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6,(6)
窗户上那双眼睛1955年,我被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会址在东总布胡同22号,那是个大宅院。我们每天都在小楼下做工间操。有一天,我发现在二楼的窗户上,有一双眼睛。第二天,再做操时,那双眼睛又出现了。第三天我换了位置,那双眼睛也随着我移动了。他是谁?为什么老盯着我?我暗暗地想。一天,楼上走下来一个人,我问关木琴:“他是谁?”关木琴说:“你不知道吗?他是艾青。”好一个“庞然大物“!这位诗人,完全不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的"毁稿遗嘱"及其围绕它所展开的"诉讼"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作为一个视文学为自己生命形式的作家,他一点都不关心甚至不求自己作品的面世.事实真是如此吗?他与布罗德的友谊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都否定了自己的哪些作品?从"形而下"的角度,阻碍他发表作品的原因到底有哪些?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清理.  相似文献   

8.
将生命的焦点专注于别人的目光,是一种非常愚蠢的生活方式。老是顾虑着:人家怎么想呢?或是这符合别人对我的要求吗?如此将使你失去自己。有一个年轻小伙子订婚之后,发现他并不爱他的未婚妻。在婚礼前夕,他竟躲起来了。他不喜欢那个女孩,可是他不愿意当一个背信的  相似文献   

9.
王钟陵60万言的力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我觉得惊异的,倒不在于书的篇幅、规模,而是惊诧在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这个人们从未系统涉及的领域中,作者为什么能有如此深刻的思辨?如此富有历史感的洞察?如此深微、细致的文化代码解析?我所惊异的是,在中国文学的独特艺术思维方式与史前文化心理之间,他竟然能够找到潜藏得难以发现的联系!我所惊异的是,他何以把如此睿智的哲思与如此饱满的激情、如此溢满诗意的笔调,融合得浑然无间,它不仅是一部有着雄辩的逻辑力量的理论著作,更是一首雄浑泱莽的史诗!它是从洪荒历史的深处,开掘了一条通向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的隧道。  相似文献   

10.
一个成熟了的人。并不因为他孩提时期的幼稚而忌讳别人谈论他的过去。同样,对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诗坛泰斗的艾青,回顾、考察一下他在人生的学步阶段发出的与世界的对话中作为思想制高点的人道主义,以及它所包容的历史内涵租鲜明个性,还是非常有趣而有意义的。对于人的爱以及对于这爱的确信艾青是真切地呼唤着大堰河的名字,带着对大堰河的热烈真诚的爱步入诗坛的。“对于人的爱以及对于这爱的确信”,成了他早期诗作中一个强有力的主題。1936年11月10日,艾青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就立即得到了胡风和茅盾等人的好评。诗集出版后一个多月,胡风就在《密云期风雪  相似文献   

11.
吴新锋 《南都学坛》2012,32(1):77-81
流浪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永恒的生存方式。艾青在新疆的16年是一种"模式化的朝圣之旅",和其他新疆流寓作家(朝圣者)一样,他经历着"模式化的思想改造",干着"模式化的革命工作",过着"模式化的革命生活"。艾青在新疆的思想上"模式化之旅",既是党和人民对其思想改造的过程,又是时代对艾青思想熔铸、锻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艾青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是"右派们"所共同经历的,像众多右派一样,艾青在这样一个"模式化的旅行"中,试图通过对文学真与美的追寻、人格自由的挣扎来再次吹响"芦笛"。艾青的"朝圣之旅",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的朝圣之旅,更是所有新疆流寓作家,甚至那一代人的朝圣之旅,这对我们思考那些和艾青有着一样"模式化旅行"的同路人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新诗六十年》一文中,艾青林现代诗派“是以《现代》杂志为中心发表新诗的一群”,其实他本人正是这“一群”中的一位。艾青不是那种以写作数量取胜的诗人,支撑起他艺术生命的是响响当当的诗作本身。他是中华民族忠诚的儿子,立足于中国大地,用从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吹奏出了刀年代中华民族风雨与愁云交错的心曲,创造了一种东方美与西方美结合的艺术风格,因此与臧克家、田间一道,成为30年代诗坛的骄傲,成为继郭沫若之后新诗艺术的集大成者。一、忧郁的“时代诗情”宁可失败于艺术也不失败于思想的艾青,受“最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3.
艾青的画论     
艾青作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已为人们所接受,其诗歌艺术及诗论得到较多的研究,但鲜有人论及艾青的画论。艾青的画论经历了三个时期,显著的特点是:绘画题材的人民性;表现形式上注重写实,同时富有自己的主观感情;强调绘画与政治、宣传的密切关系;他对待国画改造的态度,亦是中国现代绘画史的缩影。艾青的画论对其诗论和诗歌创作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同时他的诗作充满了自我主体的抒情性。他的画论与诗论的人民性、政论性、诗歌书写的自我主体的抒情性之间的紧张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人之运命。  相似文献   

14.
“我可以和你聊聊吗?”洪丽的手机短信显示着。“好啊!”信息刚发出去,身旁的电话铃就响了。“喂!”这个声音有点低落。“喂!你好啊!回家好吗?”“挺好啊!我……”“你怎么啦?……可以告诉我吗?”“我被拒绝了。”从他的口气中可以听出他内心很痛苦,需要安慰。于是,洪  相似文献   

15.
自从艾青同志唱着“归来的歌”重新走上诗坛以来,研究他的诗歌出现了一股热潮,评介他的文章纷纷发表。仅从我有限的阅览范围来看,到一九八一年末就读到了二十多篇。其中有诗人访问记,有诗人答问,有对诗人及其诗作的全面评介,有对单篇作品的分析,有对某一诗集的论述,有对某一时期创作的研究,有对他与某种文艺思潮关  相似文献   

16.
(一) “想象是风筝,而现实是手中的线,放得好,风筝便会飞起来。”“那么风是灵感?”“当然!”这是诗人艾青和法国女翻译家的一段有趣的对话。艾青把创作构思活动比作放风筝,说风筝的原动力——风是灵感,肯定了灵感的存在和对文艺创作的重要作用。艾青说他的《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就是在狱中因一次偶然的灵感式触发“一口气写下来”的。郭沫若也曾这样叙述灵感对他的袭击:“《凤凰涅槃》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之中分两个时期写出来的。上半天在学校课堂里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抗战时期的创作是艾青的第一座高峰,那么,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即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创作,则是诗人又耸立起的第二座高峰。艾青新时期的诗歌创作,首先以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性、鲜明而强烈的时代精神,表明了诗人所达到的新的高度。善于创造鲜明准确的形象,是艾青新时期诗作的又一鲜明特色。艾青还非常喜欢运用象征手法深化主题。艾青新时期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己达到了舒卷自如、炉火纯青的境界。艾青新时期的诗歌创作,在整体风格上,表现出一种化浓为淡,归真返朴的朴素之美。  相似文献   

18.
三十年代,灾难深重的岁月,青年诗人艾青从喧嚣的大都市,从阴暗的牢狱,从粗犷辽阔的北国,从山峦起伏的西南,吹响了他的芦笛。这笛声传遍长江南北,大河上下,振奋了古老的正在苏醒的土地,给那些被困乏和忧郁所压倒的人们以“生命的不羁与狂热的欲望”;给渴求着“给我以火,给我以火!”的广大国土以引爆的火种;给用宽阔的步伐进击着的兵士们以“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般的召唤……,每一个听到过他的歌唱的人都会深深地感觉到,艾青的诗里有一种为他所独有的力感。这力,有时如暴风骤  相似文献   

19.
魂牵梦绕家国情张云枫大兆兄的文章特点就是有感情。这种感情融化在他的观感和见解里,倾注在他的文字之中,靠矫揉造作是造不出来的。经读他的著作之后,你会提出:为什么他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至童年乡间生活能记述得如此巨细无遗、活灵活现呢?为什么他对台湾同胞思乡、思亲的有关数字和动人事例捕捉得如此精警,表述得又如此感人?仅仅是记忆力好的缘故吗?不是。他记得这么好的原因,除了靠脑袋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是用自己的感情和心灵去记取,刻骨铭心,能不记牢吗?  相似文献   

20.
艾青是推动一代诗风的巨匠。半个多世纪来,诗人的诗魂依附在祖国多难的土地上,诗情进发于时代的奋进中。我们从诗人的作品中听到了历史的回声、人民的呼唤,感到了人类永不停息的对光明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从而获得一种深切的鼓舞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诗人歌唱他所生活的伟大而独特的时代,伟大而独特的时代也哺育着、铸造着、王成者属于它自己的伟大而独特的诗人。诗人向我们展示的是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他自己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积极易备、丰富美好的心灵世界。在艾青整个创作生涯中,有一种持续的诗歌精神,那就是:"植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