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代入关后,青海蒙古虽名义上隶属于清廷,实际上却游离于清廷统辖之外,独霸着青藏高原;直到康熙晚期,随着清军入藏驱准的胜利和西藏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统辖之下,及川藏划界,青海和硕特蒙古对西藏和康区的控制宣告结束,特别是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被平息,清朝通过编旗设盟,将青海蒙古纳入清朝的直接统辖之下,使青海蒙古的社会政治发展经历了由强盛到衰落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2.
花腰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傣女性以其勤劳、善良和美丽著称,她们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地扮演着与其地位和身份相应的角色。对于花腰傣女性而言,生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家庭,家几乎成了她们生命的全部。因此,她们在家中的一切行为和所拥有的权利最能直观、深刻地反映出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与地位。而家庭的构成是自婚姻开始,因此,探讨花腰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当从婚姻行为开始。(一)婚姻状况1.通婚范围花腰傣人有这样一句谚语:“黄牛是黄牛,水牛是水牛”,虽然都是“牛”,但不可相配。因此,新平的“傣雅”、“傣洒”、“傣卡”虽然都属花腰傣,却绝对禁止互相通婚。至于花腰… 相似文献
3.
一他是一位普通百姓人家的儿子,那久经风霜的面颊,大方简朴的衣着,都留着山区人勤劳朴实的气息;那与人交谈时的温和笑容,炯炯有神的眼睛,又透出善良聪慧的心灵。他,就是中共泸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唐祖吉。有一名知名乡土作家在他的文章中这样描述唐祖吉:“二十余年前,唐祖吉从吉首民师毕业分配到洗溪中心完小任教。那年夏天,我从县三中调到洗溪中学完小初中部任教,我们便成了同事。唐祖吉不喜说话,也不爱动,业余时间总是躲在房中啃书,因此我们之间接触不多,了解不够。第二年,意想不到的灾祸降临到我的头上———我的前妻不幸亡故…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镇回族群体的社会生活变迁为主题,探析了隆务镇回族日常生活、宗教生活、婚姻家庭、族际交流等层面在社会变迁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着重指出社会互动,强化了藏区回族生活文化的调适性与整合性;社会结构转型与变迁动力促成了藏回民族地域关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地域利益矛盾、文化差异及政策倾向等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影响了区域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汉代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盛世,它与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然而在这个时代却鸣奏出了女性地位渐渐低落谷底的哀歌序曲.本文基于古诗十九首女性形象,具体分析了汉代女性社会地位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经济繁荣以及文教昌盛导致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在婚姻关系中,无论是社会上层妇女还是社会下层妇女,因为法律给予了妇女一定的婚嫁自由,所以社会上存在很多妇女再嫁的现象。虽然从总体上讲,整个唐代社会的妇女仍然处于男尊女卑的礼法约束下,其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但是从皇室态度的变化对比分析,唐代前后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变化,唐前期较唐后期女性社会地位较高。 相似文献
7.
近代传教士有关青海地区的调查资料,不仅详尽实录了青海的地势、山川、民族、语言等内容,而且也记述了基督教在青海地区传教的历史和教会活动的情况,从中可以窥知近代传教士在青海地区传教的策略或方针. 相似文献
8.
Research Team of The Social Status Change of Tibetan Women in Nomadic Area Since Democratic Reform 《西藏研究》2010,124(6)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牧区妇女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女性在婚姻、生育、家庭、所受教育、所从事的职业等方面,均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展现出新的政治面貌,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青海蒙藏部落地域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与藏族部落由于相同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使其部落的牧地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青海蒙古二十九旗以及藏族部落的地域变迁的研究,认为导致这种变迁,除了历代中央政府治边政策的原因外,蒙藏两族部落分布地域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状况,也是造成其部落地域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黎丹(1865-1938)湖南湘潭人氏,活跃在西北政坛上近20年.期间,致力于青海的经营开发,屡出良策,在青海建省,促进民族和解与团结,维护西藏主权,禁绝鸦片,保护人民免遭兵燹之灾等方面均作出过卓越贡献.特别是忧于西北文化底蕴之薄弱,一生致力于西北文化教育事业,在兴办青海民族教育、沟通汉藏文化方面业绩更是独树一帜.其门下多出名噪一时的政治家、教育家及杰出翻译家,如朱绣、杨质夫等,其中不少人1949年后成为著名的教授、学者. 相似文献
11.
青海西羌部落之所以衰败,究其原因在于:恶劣的地理环境导致经济落后,进而影响其社会自然进程的发展。同时,外来势力的介入导致羌人被屠杀和被肢解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从新疆女性人才较为集中的单位入手 ,分析了单位提供资源与保障时女性形成的人格依附及女性在单位内的行为选择 ,试图说明单位环境下的正式权力结构、非正式权力结构及普遍社会观念对女性人才作用有效发挥的制约和不利影响 ,并归纳出单位内女性人才的人格特征 ,指出未来社会女性人才与工作环境的变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青海民族地区地理、生态和民族文化等要素及特点,分析了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寻找切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运行模式、更新观念、体制创新和强化项目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明代以来青海草场纠纷及解决路径,认为处理草场纠纷时不仅要以一种开放、稳健而宽容的多元文化态度,尊重地方性文化和民间解纷机制,而且还需要用人类普同性价值即当代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思考、看待与处理草场纠纷. 相似文献
18.
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形成的历史久远,而且,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有关民俗的记录和搜集整理,历代志书也非常重视民俗方面的内容。民俗形成的因素复杂,除了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之外,地理因素、气候因素、民族因素、宗教因素、语言因素等,都对风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恒定不变的风俗是没有的,这些因素的变化必然导致风俗的变迁,风俗流行过程就是其本身的变化过程。鉴于以上认识,对待民俗文化,我们要持既传承又保护的态度。一方面,传承有价值、有意义的民俗文化,赋予其新的内容、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广泛收集,着力保护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木里藏区的社会演变及民主改革是20世纪中叶川滇藏区民主改革的典型事例。旧木里社会虽系政教合一,但政主教从,土司掌握大权,八尔家居于特殊地位。解放后,木里地区废除了33种负担,调整了债务,耕地实行谁种谁收谁负担,变相实行农民所有权。木里社会之所以能有这些变革,除社会制度改变外,关键在于人民政府实行"赎买"政策,安置中上层人士,给予薪金或粮食补助;"包"了众喇嘛的生活费用,资助寺庙的活动费用,为尔后开展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木里开展的民主改革只是事实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解决寺庙及喇嘛的土地及枪支问题,调剂富农出租的土地,解放奴隶等。但是即使具备实行"温和"改革的社会条件,改革仍遭致个别中下层人士的反对,出现叛乱。这说明藏区改革是彻底改变旧制度的行动,局部的反对难以避免,要坚持及维护改革,只能平息叛乱。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历史文献及地方档案史料中的记载为依据,对自从13世纪至清朝之间陆续进驻青海地区的蒙古族的部落分支、氏族溯源、演变过程等进行梳理的同时,以实地考察搜集的田野调查资料为旁证,对青海蒙古族部分旧旗内部的氏族血缘集团形成的特点,氏族姓氏组合的规则,禁忌民俗传统等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疏其宗族源流,理其血亲关系的踪迹,从而试图论证青海蒙古部落氏族内部长期不断合并、分化、演变和重新组合的内在规律和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