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当前,农村“信用工程”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的发展。一、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现状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端正经营思想,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高信贷支农服务水平,推出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联户联保贷款、贷款证业务等系列便民、利民的信贷服务措施,培育了农村市场,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社”…  相似文献   

2.
袁明杰 《决策导刊》2005,(11):45-46
近年来,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始终牢记服务“三农”宗旨,加大信贷支农投入,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全市已有占总农户35%左右的250多万农户、7万多农村个体工商户、7000多农村中小企业得到了信用社的信贷支持。近三年累计发放“三农”贷款445.5亿元,年均增幅25%。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余额,占全市各金融机构农贷总额的93%,  相似文献   

3.
扎根农村,在农村发展壮大,为"农"服务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成立的初衷.时至今日,这一良好的愿望虽说未全落空,但取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时期,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重重,亏损严重,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高居全国金融机构之首,远超40%;另一方面,受利益驱使,农村信用社资金"农转非"问题日益突出,1990年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为1324亿元,1997年扩大到7389亿元,2000年这一数字为4200.5亿元.在新的时期,农村信用社不但未能起到支农作用,反而从农村吸存了大量资金转移至城市,严重削弱了农村金融实力.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农信社改革有助于缓解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矛盾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下发标志着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在全国正式启动,为信用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对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关系、创新经营机制,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发展后劲,缓解农村信贷供需矛盾,全面提升支农服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淑梅 《决策探索》2005,(10):56-56
2003年6月27日,同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下发标忐着农村信用礼新一轮改革在全国正式启动,为信用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对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关系、创新经营机制,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发展后劲,缓解农村信贷供需矛盾,全面提升支农服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增加农业投入的指示,在筹集资金、调整结构、改善服务、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应当看到,农村信用杜的支农服务工作与广大农民和各级党政的期望还有差距.支农服务工作亟待改进加强。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实施贷款营销,都要扎根于所在地区,融入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正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说,农村信用社必须在所在地区吸取资金后,将资金尽可能地运用到其所在的市场化运作,实施贷款营销,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宣传运作,促进所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农村信用社与所在地区"鱼水相融"共赢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民工返乡创业潮日益高涨,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对返乡农民工需要资金进行创业的渴望,虽然频频推出贷款的新措施,但是两者之间的对接却并不完美。为此农村信用社应为农民工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一是信贷员和支农联络员应走乡串户,进行全面摸底,及时掌握辖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农村信用社于2000年在全国率先成功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2004年4月又探索建立了办事便捷、公开透明的信贷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信贷支农服务水平,树立起农户小额信贷支农“知名品牌”形象,实现了信用社和农民的双赢。一年多来,中心累计发放31875笔贷款,比上年同期增长35%;投放金额203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其中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1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12937户,覆盖全镇农业生产户近80%。农村信贷的有力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全镇农民人平纯收入4118元。信贷服务中心建立以后,信贷手续简化,服务便民,取得积极成果,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事业逐步走向稳定,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的经济支持,并为国家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营销带来了社会与经济的综合效益。本文将对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进行探究,并简要分析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管理的方法、问题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以来,公安县农村信用社坚持从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入手,推行增量贷款集中管理,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四赢”的效果。三年来,该社累放各类贷款10.7亿元。平均到期贷款回收率为99.2%。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O.8%;内部效益不断提升,2005年盈利321万元,比2002年增长3.6倍;员工收入不断增加,2003年至2005年员工人均年收入分别为1.4万元、2.1万元、2.5万元,呈逐年增长态势;社会效益不断提高,该社连续三年被中共公安县县委、县政府评为支农先进单位。在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资金普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公安县农村信用社为该县新农村建设输送了10多亿元资金,为推动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河南获嘉县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人民银行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47016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的25.3%:各项贷款余额36681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的27%:累计发放农业贷款64556万元,占总贷款的86%。全县80%以上的农业生产贷款和私营、乡镇企业贷款是由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迟松 《决策》2013,(7):8-9
自2001年人民银行全面推开农户小额信用和联保贷款业务以来,各地农村信用社先后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和联保贷款业务,在支持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据对某市农村信用社调查显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户小额信用及联保贷款业务呈萎缩趋势,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省舞阳县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的经营方针,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服务功能.打造支农平台。积极创新支农方式,有效促进了“三农”经济发展,信用社自身各项业务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各项存款余额达11亿元,累计发放农业贷款5.1亿元,其中新增农业贷款3.6亿元,占新增贷款的90%以上。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县金融市场份额的42%和40%,位居县辖各金融机构榜首,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1530元增加到2170元。增幅达16%。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信用社的几种贷款业务,分析了贷款业务的风险点,并提出了一些进行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期望能够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萃》2008,(4):F0004-F000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英文名称:FUJIAN RURAL CREDIT UNION)是由福建省内71个农村信用社市、县(市、区)联社组成,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省级金融机构,是省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专门机构。承担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含农村台作银行)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宁陵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业务稳健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形成了比较先进的支农经营理念;在工作中突出支农意识,把"发放贷款不是当作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这一观念经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悄然融入到全县信用社员工的经营和操作行为当中,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方法,以优质服务为第一支点,撬动资金杠杆,扶持农业产业链条企业--石桥金顶谢花酥梨,受到广大梨农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8.
黔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刘文君主任的领导下,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以优质服务全心全意搞好支农,深受上级政府及农民的好评,联社被县委、县府授予支农突出贡献奖和优质服务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以来,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睢县农村信用联社进一步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坚持"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命运"的经营方针,锐意改革,强化管理,贴近农民,服务三农,积极为农村经济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的服务,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尽量满足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引导农村经济走向市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截至5月底,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08393万元,各项贷款达90364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85282万元,占贷款总额的94.4%,占全县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7%,全县农信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6412万元.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支持系统面临信贷资金不足、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小额信用贷款不能满足农户需要等突出问题,应进一步改善黑龙江农村金融服务,做大做强农村信用社,更好发挥农业银行作用,正确定位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积极发展小额信贷,积极支持发展民间金融组织,解决农民发展种、养殖中缺乏资金、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