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朝中后期,对六朝文学的研习成为南京文坛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这一风习由顾璘、朱应登、陈沂、王韦此金陵四家开其滥觞,又经朱日藩、何良俊、盛时泰等人发展壮大,成为以杨慎为首的六朝派的外围.以金陵四家论,顾璘、朱应登二人在北上以后虽然羽翼李梦阳,成为复古运动的追随者,然而受江左地域文化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喜好上与北方的盟友并不全然一致;其中顾璘文学轨迹的转换,更是反映了江南士子在面对北方主流文学时力求改变,却又始终有所疏离的状态.至嘉靖中后期,朱日藩、何良俊等人更将习六朝的风气推向高潮,表现出与地域文学传统共趋的一面,这与嘉靖以后文坛风气的整体转向有关,也和他们个人的身份经历、江左文学传统的影响不无联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明代"七子"派复古运动,学界向来纠缠不清,褒贬不一,特别是自明代以后,七子的复古理论一直为世人所误解,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七子的复古理论,是研究七子文学理论的关键。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实质就是反对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宋学,七子派复古的目的就在于对于文学创作中的理学化倾向进行去魅,从而恢复情感在文学中的价值,可以说,重情就是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明代胡应麟的诗学理论是对七子派格调理论的归纳和总结。他的诗歌创作理论体现出"兼容"的特色,主张"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兼容,要求外在的"格调"与诗歌的内在审美风格相结合;提出"法"和"悟"齐备,为兼容"体格声调"和"兴象风神"提供了方法论;又指出"悟"要和"深造"并重,强调了熟习研究前人作品的重要性:这是对七子派的文学复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代七子派"复古而陷伪"是一个历史命题,这一命题经过历时性的层层累加,达到了对七子派复古的丑化和妖魔化效果。这一命题有很大局限性,其弊端主要有三:其一、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全面理解,侧重于从文学层面进行过度化概括;其二、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多层面阐发,将七子派视为一个整体,无视主流与末流之別;其三、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动态考察,未从变化的角度把握七子派成员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想,刻意制造七子派与其他文派之争,无视各文学流派之间的交融与传承。王世贞晚年提出"有真我然后有真诗",有矫正七子派末流之弊的用意。  相似文献   

5.
袁宏道在尘封三百余年之后的20世纪前期重见天日,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2年)无疑具有开创之功,但周氏对公安派文学之近代化价值的判断主要建立在明代性灵派与复古派的二元对立认识基础之上。周质平《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1986年)批评了以"载道"与"言志"划分七子与三袁的做法,并质疑林语堂、刘大杰等人过誉袁宏道的行为。那么,性灵派与复古派关系如何?性灵说与王学关系怎样?性灵派文学的近代化价值何在?若想就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鑛、余寅与唐鹤徵在明万历年间所编的《今文选》,是孙鑛第二次主持编选明代诗文的产物。孙鑛推崇“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选稿整体遵循其文学价值观,进而表现出选文而不及赋与诗、“止从弘正间始”及重“修辞”轻“理道”等特点。作为续选者与刊刻者的唐鹤徵,其趣尚虽倾向于唐宋派,但却主张辞与理不可分裂,故在续选时增入部分凸显“理道”的文章。由于诸位编者分别与活跃于明代中后期的复古派、唐宋派关系密切,《今文选》遂成为呈现两大流派趣尚交锋的极佳样本。据此则知,清代四库馆臣所谓《今文选》“以李梦阳为宗”的论断,存在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7.
明代七子派的复古曾享有盛誉,“文学革命”兴起后,七子派被视为“妖魔”。陈独秀等人所倡导的“文学革命”是以七子派、桐城派作为“革命”对象,并将七子派符号化为旧文学的负面典型,断开了白话文学与七子派、桐城派的联系,试图建构白话文学的体系。对于“正统”文学,陈独秀、胡适充满焦虑,并努力将七子派打造成“摹拟”“抄袭”的典型,以此获得口诛笔伐的合法性。这种策略性的成功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文学让位于白话文学,七子派在哀怨声中消失在了新文学的大合唱里。  相似文献   

8.
"西陵十子"是明清之际活跃在杭州西湖畔的一个文学群体,他们结社雅集,积极开展文学活动,推动了清代杭州文坛的兴盛。"西陵十子"与密迩杭州、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派往来密切,彼此以同盟视之,共同将明末清初复古运动推向高潮。在诗学方面,"西陵十子"与云间派多有一致,主张宗唐复古,提倡温厚和婉,同时提倡文采华艳,并将六朝与晚唐纳入宗法对象,拓宽了诗学视野。"西陵十子"在继承云间派的同时亦有修正,如散文方面主张不拘家门,博取秦汉散文与唐宋散文之长;词学方面不满云间派专取晚唐北宋婉媚之境,对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风多有肯定。  相似文献   

9.
殷云霄是明“前七子”复古浪潮的重要羽翼,其五言古诗从学习曹植出发,实践了复古派对古体诗的审美主张,是七子派“汉魏盛唐”观的重要佐证。殷云霄五古托物寄兴,语言朴略,延续了香草美人的诗歌传统。诗中屡有强烈生命情感的抒发和忧生之叹,形成情兼雅怨、志深笔长的诗风。在起调炼字、隶事用典等处显示出对气骨、辞采的追求。但由于年岁尚轻,诗风未经历久熔铸,神采未工,终不成霸。  相似文献   

10.
用选本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文学主张,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独特的理论传播方式。晚明竟陵派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主要得力于他们的文学选集《诗归》对其文学主张和流派创作风格的传播,因此,以《诗归》的选择标准、选择理念及评点为依据,系统阐述竟陵派"幽深孤峭"的性灵说,即灵而厚的创作要求,以达到使人们重新认识这一派别的目的,从而也说明了竟陵派之所以能在晚明文坛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