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9,(6):56-56
乞丐报 这是19世纪末,法国政府专门办给乞丐的一张报纸,主要刊登重大节日和集会消息。报上还经常向乞丐介绍乞讨的办法,以及慈善家的地址和接受谒见的时间等,以便登门请求实施。同时,还注意报道各地民风厚薄、人情善恶,以有助于同行在乞讨时心中有底。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乞丐问题并未因封建腐朽的清王朝倒台而减轻,相反更加严重。而上海又是当时中国的一个乞丐大本营,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广,影响之大,令人深思。1927-1937年《申报》上报道乞丐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对于乞丐的生存状况、社会救助、犯罪行为等方面的报道。透过这些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乞丐报道受时局的影响非常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同时反映了社会一些观念的变化等特点。这些报道也折射出了民国时期社会的一些状况。  相似文献   

3.
职业乞丐现象是超越历史和国界的一个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社会问题。从是否满足生存和生活需要的标准可以把乞丐人群区分为原生乞丐和职业乞丐。在我国转型社会的背景下,职业乞丐问题日益严峻。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当前的乞丐人群基本上都可以划为职业乞丐。从当前职业乞丐的特征上来看,职业乞丐又可以划分为个体型职业乞丐和代理型职业乞丐。代理型职业乞丐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的,它是当前职业乞丐发展的新趋势,具有诱发其他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其解决途径从理论上来说有两种模式;个体型职业乞丐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因此,其解决应该寻求乞讨权和社会秩序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略论民国时期上海乞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乞丐问题是近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近代上海逐渐成了国际性的大都市,但同时也成了乞丐大本营,其社会成因,令人深思。民国时期,上海乞丐在继承传统方式的同时,又有新的变化。乞丐的增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担和压力,民国时期出现的一些救济和防范乞丐的新措施和新思想,为我们解决乞丐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是否满足生存和生活需要的标准可以把乞丐人群区分为原生乞丐和职业乞丐.从整体上看,我国当前的乞丐人群基本上都属于职业乞丐.职业乞丐又可以划分为个体型和代理型职业乞丐.代理型职业乞丐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它是当前职业乞丐发展的新趋势,容易诱发社会问题.个体型职业乞丐则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其解决应该寻求乞讨权和社会秩序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论清代闽台地区的乞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乞丐的问题,国内外学界有过不少讨论。但比较注重乞丐现象的描述和乞丐阶层的整体性研究,而对乞丐活动的地域背景和地方特色则比较忽视。因此,针对特定历史时期某一区域乞丐活动的情况和特点,做深入的考察很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中国东南闽台地区的乞丐社会、乞丐之害以及对乞丐问题的处理等作初步的探讨,会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乞丐有着久远的历史,它与文明社会形影相伴,是文明社会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民国时期,乞丐问题并未因清王朝的倒台而减轻,相反却更加严重。斯时中国的社会动乱加剧,乞业发达,乞丐在继承传统谋生方式的同时,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制定了治理乞丐问题的方针政策、原则,成立组织机构,通过因地施策、多种收容方式并举对乞丐问题进行治理。经过准备、收容、教育改造等阶段,让乞丐有了最终归宿,乞丐问题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治理乞丐问题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治理乞丐和城市流浪人员有重要借鉴价值。当前治理乞丐问题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部门协调配合,培育一批有作为的治理乞丐问题干部队伍;充分做好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治理乞丐问题方针政策;坚持依法依规治理乞丐问题;同时要贯彻以人为本,注重启迪乞丐思想觉悟,使其重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习惯的力量     
韩福翠 《社区》2010,(23):1-1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一位远房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大增,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晚期英国一直为乞讨问题所困扰,此时乞讨问题的出现是多种社会因素的结果。虽然中世纪基督教会主张对所有的贫困者予以救济,但中世纪晚期英国仍出现对乞丐限制的普遍呼声和行动。政府、教会和社会精英都提出了一些限制乞讨的措施,主张对乞丐救济区别对待。中世纪晚期英国对乞讨的限制有助于鼓励人们积极的生活,这孕育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11.
赵清竹 《社区》2008,(10):28-31
乞丐可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普及最广的“职业”之一了,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乞丐的身影。他们行乞的手段各有不同,但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如何救助和管理城市流浪汉,减少流浪乞讨现象的发生,也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国家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人性化管理和多渠道的社会救助方面尽显爱心。同时对于那些“职业乞丐”,特别是襄胁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用流浪乞讨方式牟利的犯罪行为,各国也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法规,并依法严惩。  相似文献   

12.
城市乞丐的政府治理——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深入, 转型期的社会问题凸现,城市乞丐这一弱势群体,成因复杂,给社会稳定造成影响,从公共服务的政府理论出发,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依法管理城市乞丐,建立完善、统一的全国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维护人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陕西宁陕县广货街镇民政干部谌太林.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嫌一名在街上流浪的乞丐碍事。便雇人将这名乞丐用车拉到秦岭山中海拔1400多米的黄花岭上遗弃,致使其因饥饿寒冷死亡。(《华商报》8月26日)  相似文献   

14.
乞丐的选择     
郭龙 《社区》2010,(29):27-27
在美国的街头。一些社会学家在一群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调查活动,这次调查活动是给这些乞丐施舍一些东西,施舍物有三种:100美元、一套西服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这些乞丐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样。  相似文献   

15.
清初拟话本小说在较短时间内,连续集中出现以乞丐为主角的多部作品。这几部作品,人物相似,情节相类,都是乞丐孝义两全、轻财守礼、仁心仁德、终得善报的故事。小说中,乞丐们道德几近完美,同时却也面目模糊、缺少个性。究其创作动因,清初拟话本更倾向于直接取材于社会现实,而乞丐孝母、拾银不昧、代偿债务都是有人物原型的。乞丐仁心义行正能反衬出豪绅贵人的背信弃义,作者们借助因果报应之说宣教世人,也通过乞丐之口,宣扬着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和对世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楚淮君 《中国农村》2007,(11):25-27
乞丐可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普及最广的一个“职业”之一了,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乞丐的身影。他们行乞的手段各有不同,但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如何救助和管理城市流浪汉,减少流浪乞讨的现象的发生,也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国家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人性化管理和多渠道的社会救助方面尽显爱心。同时对于那些“职业乞丐”,特别是裹胁未成人和残疾人、用流浪乞讨方式牟利的犯罪行为,各国也制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法规、并依法严惩。他国的这些做法对于我国快速崛起的城市未来的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族身份的构建,作家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揭示。鲁迅和毛姆是中国和英国两位著名的作家,他们通过描写乞丐这类特殊的人群,探讨了各自社会中人性和社会的冷漠。两位作家都借助一定的写作技巧,在作品中表达了他们创作中的哲学思想。一旦一个人的精神被摧毁,那么他就很难再看到希望,虚无的人生和扭曲的人性,将给自己和民族带来不幸。  相似文献   

18.
感动还在     
流沙 《社区》2009,(12):64-64
一位老乞丐,走得非常累了。到了一户人家门口,他想讨碗水喝。有个孩子坐在门口,便进屋去倒水,主人说:“倒杯热水吧。”孩子取了一次性杯子去倒热水。主人看那乞丐一头花白的头发,又说:“大过年的,给他加点茶叶。”孩子于是加了茶叶,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端到老乞丐的手中。  相似文献   

19.
陈雪娟 《可乐》2010,(4):15-15
我一直以为全天下的乞丐都一样,会用各种悲惨遭遇或可怜形象博得别人的同情以获得施舍。去美国之后,我发现那里的乞丐虽然也喜欢写行乞辞,行为却非常高调。  相似文献   

20.
乞丐和乞讨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但其形成原因、现实表现、社会处理方法在国内外有所不同.在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乞丐和乞讨行为进行分类处理:对于真正贫困的乞讨者要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互助体系来消除;对于职业乞讨者,则要更多地给以正面教育,使其能自食其力;对于"恶抢恶夺"的行乞者则需通过法律手段给予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