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是个重音乐的国度,又是重史的国度。然而中国音乐史著作,对于东北音乐只是稍带提及,对古代东北音乐历史性贡献更是认识不足。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中国音乐也是多元的,东北音乐更是多元的,东北历史多民族的音乐造就了一个包容的东北音乐,它与中原音乐艺术的碰撞与交融,凝聚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它的历史性贡献不可抹杀。  相似文献   

2.
辽金文学以豪放慷慨的北方民族文化特质为其灵魂,以北方民族特有的浑朴遒劲、雄健磊落为其生命张力。他们那种刚健质朴的文化心理和勇悍尚武的民族精神,根植于我国北方的雄川大漠之中,具有原生态的生命强力以及独特的文化内蕴。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的因素、北方民族粗犷强悍的民族性格以及审美范畴等方面去探寻辽金文学的北方民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3.
东北古代文化作为一种边疆文化,有着突出的特点,学术界已有比较全面的总结.但对造成这些特点的因素,却没有引起普遍的关注.地理环境的影响;历史发展曲折,导致文化进程中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差别;阶段性民族融合成为规律,实现了文化整合,导致文化多元化.这些,是造成东北古代文化特点的最基本的因素.对诸种因素的探讨,会起到突破历史--文化表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关于辽金时期民族关系的研究,包括辽金民族政策、宋辽战争、澶渊之盟、辽宋交聘、宋金和战、金夏关系、民族间的交流联系等方面,皆取得较大进展。但从内亚史的视角、区域史的思路来看,辽金民族关系仍存在比较大的研究空间,对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关注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从中原文化对契丹、女真民族文化的影响及契丹、女真文化对中原文化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辽金时期契丹、女真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法律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方面。契丹、女真文化对中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活习俗、畜牧经济、民族性格、音乐舞蹈等方面。文化的认同是文化抉择的前提、是民族和谐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宋辽夏金时期是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完善及理论总结和升华的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少数民族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借鉴、汉族对少数民族政权的逐步认同以及"中国观"扩大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认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处理涉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一直备受政府及学者的关注。除全国性民族关系的论著外,中国区域性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也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就大的地区而言,西北、西南、中南、云南、广东等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都已出现区域性民族关系史论著。如在现有的关于大片区民族关系史的论著中有杨建新、马曼丽的《西北民族关系史》,王文光等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吴永章的《中南民族关系史》,中国北方民族关系编写组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方衍的《黑龙江古代民族关系史》,刘锡淦的《古代西域民族关系与政策研究》,练铭志等的《广东民族关系史》,伍新福等的《湖南民族关系史》,杨德华的《云南民族关系简史》等等,唯独没有东北的民族关系史的论著出现。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悠久,有关东北历史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出版了不少有关东北史的著作。如金毓黻的《东北通史》,傅斯年等人的《东北史纲》,佟冬、赵鸣歧主编的《中国东北史》,张博泉的《东北地方史稿》,董万伦的《东北史纲要》,宁梦辰的《东北地方史》,程妮娜主编的《东北史》...  相似文献   

8.
东北易帜是民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之一,它宣告了日本肢解中国东北阴谋的破产,奠定了南京对全国形式上统一的政治格局和东北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以此为契机,张学良主政东北后积极实施东北新建设的种种政策措施,迎来了东北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音乐的表达要素与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而中国古代音乐更有其自身的特色,中国人对音乐有自己的认识。中华民族从音乐中获得了无穷的智慧,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感受到了音乐重要的教育作用和启示。世界各地了解中国的人们都认为“中国是礼义之邦”,其实中国也是礼乐之邦。因为中国古人非常注重以礼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的同时。也很注重以乐陶冶人们的性情,引导人们去恶从善,所以中国古代音乐在教育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赤峰市是多民族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对当时和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民族,如商族、山戎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契丹族、库莫奚族、霫族、女真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和汉族等,以上诸族对赤峰地区的文明形成和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赤峰地区古代民族的发展历史,充分证实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文献的哲学认知体系和文献样式的最初形态及发展演进过程中,充分体现着中华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该文从探讨中国古代各种类型的文献入手,探讨了我国古代文献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12.
宫殿赋是了解唐代以前宫殿建筑的重要资料,现存作品主要集中在汉魏时期.赋文对宫殿群的建筑形态、布局、建筑时间、地点以及建筑过程、主要用途等的交代和对梁架结构尤其是斗拱、天花、藻井等建筑构件及其雕饰彩绘的描述,不仅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也是宫殿考古和复原的重要依据.尽管由于赋文描写的类型化特点和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使我们很难得到不同时期宫殿建筑的个性化资料和更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但却有助于我们对宫殿建筑思想、整体特点和美学追求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历史悠久,文化特点鲜明,其音乐既保留了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又吸收了东北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本文分析东北地区朝鲜族音乐类型,希望由此探索东北地区朝鲜族音乐的精华,挖掘朝鲜族音乐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14.
古代北方民族法律起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起源问题的探究不仅是法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法理学、法哲学以及其他部门法领域都加以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对我们研究后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实践活动和内在规律性有重要的意义。北方民族的法律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法律一样在中华民族法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方民族由于特殊的地域气候导致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禁忌风俗等的独特性使得北方民族在法律起源方面具有独特的法律风貌。本文从禁忌、宗教、习惯以及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对法律起源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因为法律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包含最初诸因素的痕迹,此问题的探讨对今天民族地区的立法司法等实践活动,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域各少数民族历史上普遍具有萨满教信仰,在其萨满教艺术品中,萨满神服的形态最为丰富.因生存条件、制服传统的不同,各族神服呈现出独特的造型、装饰特征.本文对东北民族遗存的萨满神服资料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明代的民族关系有四个特点第一,明代的民族属于内敛型,民族爆发力稳健,构成了稳定的民族关系;第二,明代新格局下的民族往往易与中央政权结合,不至于引起政权上的冲突,不再将入主中原作为目标;第三,明代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以农业化与定居性为主;第四,新民族的生成有自身的特点.明代新民族格局的形成,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民族纷乱更迭、性质单一的历史,开启了民族关系的新局面,奠定了明清至鸦片战争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而这也正是近代外族入侵后,中华民族不至于分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至汉代《乐记》而集大成,并定型。儒家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视音乐为道德教育的手段,主张礼、乐配合治人治国,提倡礼、乐和谐观,崇雅斥郑,反对变革。由此形成了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的审美原则和美善统一的音乐美学观,这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十六国北朝时期,西域各民族部乐进入中原,与中原传统音乐相杂融合,产生了八十四调,为古代戏曲宫调音乐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艺术基础;金元时期,传入中原的胡乐蕃曲,则对古代戏曲独特的音乐风格的形成,发生直接影响。十六国北朝与金元两代,都是古代各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古代戏曲音乐的形成,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19.
早在13世纪以前,蒙古民族就与东西方世界各民族有了广泛的接触和文化交流,并相互建立了友好关系。随着蒙古汗国的建立和不断向外扩张,在客观上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发展开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到了元代,与欧洲各国的来往和文化交流有了空前的发展。古代蒙古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广泛交流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有经济的,也有文化的,有科技的,也有文学艺术的等等。从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且也丰富了蒙古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都曾出现过一些被称为商业民族的民族,转运贸易和移民是这些商业民族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使他们在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中亚粟特人之所以成为商业民族,是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古代社会,特别是中古时期,粟特人是推动中原与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一支最主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