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猜谜既是一种交际活动,又是一种认知活动。从语用角度出发,设谜和猜谜这两个过程正是一种语言交际过程,猜谜者能够成功猜测出谜底是建立在谜语的谜面、谜目与谜底的关联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角度出发,猜谜者通过概念整合网络找到谜面、谜目与谜底的关联,从而猜测出谜底。文章以汉语谜语为语料,以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基础,用概念整合网络来解释谜语中的关联,探究谜语猜测的认知机制。研究认为,在猜谜的过程中,猜谜者通过输入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映射和谜目提示找到谜面、谜目与谜底的隐含关联,再通过整合空间和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结构,推导出层创结构,最终猜测出谜底,完成明示推理行为。  相似文献   

2.
猜谜大讲堂     
《新少年》2011,(11):32-33,24
这堂课,我们来介绍猜谜的综合归纳法。 这种猜法的谜面是由几个同一标准的概念构成。猜时,将谜面上的各种因素、条件进行归纳和数量合并,在谜底中体现出来。这类谜语的特点是,谜底较谜面简洁、精炼,对谜面起到概括、归纳的作用。如:谜面是“生旦净打扮”,猜一数学名词,谜底是“三角形”。因为“生旦净”是三种戏剧角色名。  相似文献   

3.
猜谜大讲堂     
《新少年》2011,(12):32-33,17
这堂课,介绍猜谜的典故法。 此类谜语往往借用古代的成语典故、寓言、传说或历史掌故,让猜谜者根据谜面,凭借联想得出谜底。例如:谜面是“孟母三迁”,猜一医学名词。谜底是:转移因子。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谜语,而灯谜只有中国才有。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形式不同“灯谜”是以谜条的形式写在纸条上供人猜射的;而“谜语”则通过口语形式传诵出来供人猜射。如谜底同为“花生”,灯谜的谜面是“木兰之子”(意为花木兰所生);谜语的谜面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  相似文献   

5.
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汉语字谜的理解离不开顿悟这一认知现象。只有通过顿悟,猜谜者才能突破谜面的常规语义与思维定式,获取破解字谜所需的新奇语义来得到谜底。从字谜的顿悟机制入手,可以建构字谜认知加工的整个过程。研究发现,字谜认知机制存在三个关键点:第一,字谜顿悟的核心在于字本位与词本位的博弈;第二,字谜顿悟的重点在于常规语义与新奇语义的交锋;第三,字谜顿悟的实现在于右半球与左半球的配合。综上,字谜加工过程既具有其他汉语非字面语言加工的家族相似性,同时也有明显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汉语与英语中都有离合字谜,二者虽略有差异,其构成机制大致上相互对应。对汉荚离合字谜的理解有时不一定使用自然语言语境,而应当进行元语言分析。这符合Verschueren的适应论,可以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中得到解释:出谜人是关联理论中的“说话人”,谜语是一个“明示过程”,猜谜者在面临谜语的特殊“变异性”情况下,在心里进行“协商”,以适应猜谜的交际目的和语境,即从自然语言的语境切换到元语言层面进行分析,最终推理得出谜底。文章以几类最有代表性的汉英离合字谜为例加以分析,对这一特殊而有趣的语言现象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正> 什么叫谜语呢?就是以某一事物、现象等或某一字、词、文、句等为谜底,用描写其特征、性状、功能等或用隐喻、形似、暗示等的方法作出谜面,供人猜射。这种写出谜面,让人猜射谜底的文学体裁就叫做谜语。谜语这种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想象力强,手法巧妙,语言生动形象,用词凝炼确切。其文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不少文学体裁,并与这些文学体裁融为一体。既是耐人寻味的谜语,也是优美的文学作品;既能启发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针对网络歇后语,论述了其定义、产生、类型、特征与走向,得出以下结论:(1)网络歇后语的类型可从“谜面”、“谜底”等角度来划分,除了喻意歇后语、谐音歇后语以外,还有更能体现网络歇后语特点的类型;(2)网络歇后语具有互动性、语境性、娱乐性、时效性等特征;(3)“绿豆涨价——豆(逗)你玩”等网络歇后语较之“豆你玩”等所谓新词语更能让人接受;(4)网络歇后语的生成路径为网络资讯+传统歇后语(“谜面”+“谜底”)一网络资讯(浓缩为“谜面”)+传统歇后语的“谜底”;(5)应注意规避网络歇后语创作的粗俗化倾向,使之走上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谜语呢?新版《辞海》“谜语”条云:“谜语古称‘瘦辞’、‘隐语’。《文心雕龙·谐隐》:‘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俗语或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作出谜面,供人猜射。原为民间口头文学,语言朴素生动。后也成为文人游戏,化为诗钟、敲诗、文虎等多种  相似文献   

10.
智力魔方     
《新少年》2011,(5):32-33,23
猜谜大讲堂这堂课,我们来介绍猜谜的方位法和顿读法。方位法:适用于猜谜面上有上、下、左、右、前、后、心、背等关系的字或物的谜语,根据谜面方位词的指示,寻找出字素(地图方位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也被利用在了这里),将谜面中有关字的偏旁或笔画作相应处理后,猜出谜底。例如:谜面是"向前一直去",猜一  相似文献   

11.
回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以译文或相关素材为翻译对象,以考证原文的表述为旨归,涉及源文本到译文再回到源文本的双重过程。在回译涉华文献时,译者始终要做到有理有据:一方面,符合拟译文本的意思,另一方面,要考证中国文化中或历史上确有其人其物其事。这一过程类似"猜谜",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拟译文本的"谜面",猜测可能的"谜底",然后查找文献验证其真实性,直至找到最佳的"谜底"。  相似文献   

12.
"创造生命"的理念付诸实践为我们探寻生命起源提供了一种科技可能,这既是对"历史之谜"的回答,也宣告了主体理性的真正复活。对生命的自然生成而言,人造生命的诞生是对人"自然本性"的彻底祛魅,是一种自我的高度扬弃,是人普遍意识的一次再呈现。然而,科技意识形态所造就的生命伦理"塌陷"引发了新的哲学沉思,一种新生命的诞生需要新的社会伦理的规约,我们必须在"对一切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重估"的基础之上,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人类。  相似文献   

13.
灯谜素有"知识小百科"之称。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史。灯谜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历史文化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这些内容决定了灯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娱乐性以及审美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郭沫若研究中最迫切的课题是揭示郭沫若这一“球型天才”的创造之谜。郭沫若的价值在于他的创造。“泛神论”与其说是郭沫若的哲学思想 ,不如说是他的诗性思维方式。原逻辑思维是郭沫若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生长点 ,“返祖”意识与当代意识构成郭沫若创造性思维体系中“叩其两端”的运思方式。从创造学的角度对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分析 ,它呈现出整体性、运动性、开放性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孤独的反义是团结。”孤独意味着隔绝与疏离,团结意味着沟通、理解、信任与同情;孤独的真正谜底是爱的缺失。小说中的马贡多曾是一个和谐孤独的地上乐园,外来文明的涌入,使蒙昧天真的马贡多人张皇失措,难以适应。在文明与愚昧、道德与罪恶的碰撞中,物质主义取代了对上帝的信仰,战争暴力扭曲了人格,亲情被同谋代替,爱情坠入乱伦与情欲的污淖。马贡多人陷入更深的孤独之中。打破孤独,走向团结,复活爱心,建立沟通,正是《百年孤独》的题旨要义。  相似文献   

16.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础,孟子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然而孔子却未对“善”作过专门论述。老子称“上善若水”,孟子“道性善”,二人有关“善”的思想是否存在某种渊源?在人人都对“善”充满美好向往的先秦时代,荀子为什么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之性恶”?董仲舒在审视孟苟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性三品说”能否成立?厘清他们之间的思想关系,这些问题就会得到合理的解答。  相似文献   

17.
青林寺谜语在新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青林寺谜语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它直接描写了人的发展;二是它启迪智慧,促进人的发展;三是它增长知识,而知识量的大小是人的发展的标志之一;四是它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历史之谜”的问题之后,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哲学探索,包括其后期的经济学研究阶段在内。意识到这一点,即马克思后期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经济学研究与其哲学思想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通过考察马克思解析“历史之谜”的方法从人本的、逻辑的到历史的转变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双重向度即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在经济学的视域中获得了根本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本策略及其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小说在诗学形态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复杂性,可划分为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和通俗小说两大类.后现代主义小说对于抄袭等互文法的想象性使用,对于体裁界限的混合和模糊,对于多重文本和结尾的设计,对于异色和暴力的美化和风格化等,在读者面前形成文学上不可理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但随着后现代主义小说创造力的日趋衰竭,其被普遍采用和模仿的形式和技巧,已经或即将变成新的规范和僵化模式,文学期待着后现代主义颠覆之后的转向与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