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不平等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循着"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脉络回顾经济思想中收入分配的模式,其次重点分析马克思有关收入不平等形成原因的经典阐释,最后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分析收入不平等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从思想史的角度,追求效率的过程与目标的偏离使得市场机制中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往往遭到忽视,因而收入不平等必将"绝对"存在;从制度的角度,获取超额利润的动机必然导致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逐渐失衡;从现实的角度,初次分配格局失衡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直接成因,教育差异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不仅是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的收入差距过大所导致的刑事犯罪率的上升和犯罪程度的加剧,通过对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刑事犯罪率和刑事犯罪程度的影响机理分析,提出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从而减少收入分配问题所可能引致的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3.
收入差距缩小的条件——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命题出发,回顾了发展经济学理论与经验中关于收入分配与发展阶段关系的成果,评述了相关的发展模式及其得失,探讨了随着经济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的条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市场机制的完善、政府再分配效率的提高和社会对收入不平等容忍程度的降低,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必要务件.本文特别揭示和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新阶段特征,强调了劳动力更加充分流动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紧迫性.收入分配不公在于缺少把"蛋糕"分好的合理的分配机制: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力工资水平偏低;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导致分配不公问题的根源;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分配不公难以发挥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着力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当是解决机会不平等的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充分发挥再分配在体制转型阶段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作用;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对公权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教育扩展会恶化收入分配;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教育扩展将会改善收入分配,当教育扩展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居民收入不平等将会逐渐缩小,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呈现为倒U型关系。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与教育扩展也呈现出上述发展趋势。为了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适度增长的财源基础、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李军林  陆树檀  路嘉明 《学术研究》2023,(11):81-89+177
数据流通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数据价值释放的重要途径,但数据交易面临的隐私泄露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阻碍了数据流通。随着技术进步,隐私计算有效解决了数据交易中的隐私问题,使得数据要素交易实现“可用不可见”,数据所有权交易转变为使用权交易。基于数据要素的两权分离,从减少数据交易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角度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细分能够改善交易的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形成区域与行业间网格化的数据交易市场结构,并通过促进数据市场有效分工、减少交易成本、循序渐进形成市场化定价等方式来实现交易双方的帕累托改进,促进数据交易。目前,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拓展数据流通途径,促进数据要素用权交换和市场化流通,充分利用数据要素的使用价值,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应用上探讨信息产品网络交易中厂商的甄别定价和差别定价的策略与方法,并研究其所包含的.经济学机理;从信息不对称、质量认知不对称、契约控制力不对称等交易契约视角,来探讨信息网络定价问题,从而突破了供求的角度;从"交易"、"不确定性"、"风险"等宽泛的经济学视角,来研究甄别定价和差别定价策略中的网络价格决定问题及经济学机理.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信息产品网络价格不是单纯地由市场供求决定,而是越多地由供求双方"谈判力"决定,即决定于供求双方谈判力博弈基础上的供求均衡.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界有关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劳动者收入是否与其贡献相称,但实际上应该关注含义更为广泛的分配正义问题。究其原因,市场主体因福利不平等和能力不平等而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无法在形式化的机会平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在现实的市场中,初始收入分配的不正义性不仅表现为工资收入难以完全体现劳动贡献,而且还表现为贡献相称原则忽视了异质个体的能力不平等问题。因此,基于社会正义的原则,收入再分配的一个重要基本目标就在于,实现由自然不平等衍生出的纠正正义。事实上,众多的社会哲学家、政治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都把收入分配、分配正义以及社会正义结合起来探究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问题,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尤其是穷人福利的经济学更应该把分配正义当作核心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9.
西方学者时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家多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切入,研究收入分配影响财富增长的效应问题.自1955年库兹涅茨提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倒"U"结构以来,经济学家们热衷于检验其存在与否,研究结果莫衷一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来,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研究结论多倾向于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本文从收入来源结构视角对江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发展一种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测度了总收入与不同来源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并通过构建基尼系数的结构分解方法,计算了不同来源收入对总收入基尼系数的效应,研究发现:不同来源收入不平等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边际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及动态变化特征。本文研究的政策涵义为:促进江苏城镇居民共同富裕战略的实现需要关注收入增长中不同来源收入不平等的调节,特别是对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配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革分配制度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探讨了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和来源、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的尺度与标准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设想等,处处彰显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深入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建构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分配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耿林  叶敏 《浙江社会科学》2012,(3):4-10,155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收入再分配政策能否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为此,本文通过构建数理经济模型的方法,参与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探讨.根据本文理论模型的分析,得出一个关键结论:在一些参数条件下,再分配政策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而在另一些参数条件下,“效率与公平”这两个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冲突.本文的这一结论并没有简单支持以往的任何一种观点,而是表明:如果能够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设计收入再分配政策,就可以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政策目标;如果再分配政策的设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那么旨在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再分配政策就会阻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土地分配状况的极端不平等、城镇创造就业能力有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完善等因素,拉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收入持续不平等、社会问题突出与经济发展缓慢的城镇化陷阱。贵州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的经济社会矛盾多发阶段,应该以拉美国家城镇化为借鉴,以提高城乡居民劳动收入为关键节点,尝试开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试点建设,并加快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农村土地使用体制改革,从而实现城镇化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价格竞争为主,企业的利润被严重挤缩。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医药企业的逆向选择使得医药市场在低价格、低质量水平下运行,高质量产品被驱逐出市场。,而高质量产品企业希望通过一定方式将自己与低质量产品企业区分开来。本文拟通过设定一个兼顾价格与质量的信号传递模型来显示不同企业产品质量,以保证采购药品质量,从而促进医药产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问题研究中,探讨教育与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文献不算多,较为典型的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他认为,教育是使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重要原因①,主要理由是:第二,由于收入或工资差别来自于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因此,教育的发展可以影响收入分配,减少收入分配中不平等现象;第二,在引用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舒尔茨认为,美国之所以比孟买在个人收入分配上相对差距小,其主要在于美国各职业间受教育程度差距小于盂买。因此,发展教育可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减少;第三,从功能性收入分配比…  相似文献   

16.
收入差距与收入流动:国际经验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衡 《社会科学》2008,17(2):4-13
一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并不一定必然会对社会稳定发展带来影响,关键在于社会上不同的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流动性大小.国际经验比较和理论分析说明,收入流动性一方面从效率角度反映出充分的收入流动性是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另一方面,收入流动性对长期内的收入不平等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收入流动性可以真正实现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国际经验的重要启示就是:缓解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压力,关键是要从制度创新、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以及公共政策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收入流动,缓解目前收入差距的社会压力.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结构优化能够为新常态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收入分配结构优化既包含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通过居民来源性收入形成的家庭规模性收入分配结构优化,也包含优化规模性收入分配结构以利于经济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提高劳动者报酬,降低资本所有者所得,优化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并通过二次分配向低收入者群体倾斜,有利于改善微观家庭主体的规模性收入分配,从而有利于化解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下的利益诉求,形成可持续的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下劳动者报酬占比的提升或将是我国经济发展自然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不平等是一个正义问题,违反正义原则的不平等会引发社会结构的紧张冲突,因此社会系统需要正义原则来调节、以保证社会合作持续稳定。国企工人在弱势阶层位置上经历了2种不平等。一是经济不平等,即工人的实际收入不能充分反映他们创造的价值,工资、奖金的不平等分配没有利于工人;二是政治不平等,不是每个工人都享有平等参与企业治理的机会,民主选举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公正,权利不平等分配对普通工人产生了不利影响。国企工人的经历表明,基本社会制度对收入与权利的分配在个人之间作出了区分,基本社会规范没有使各种对权益的冲突要求之间形成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世界不平等数据库基础上,回溯了过去200年的全球财富不平等趋势,梳理部分国家产生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及其后果的解释和观点,并总结其解决办法。相关研究发现,近200年来,全球财富不平等呈现先扩大、后徘徊在高位的趋势。虽然近年来全球收入不平等程度有缩小的趋势,但2020年全球个人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仍然高达0.674,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内部收入差距对全球收入差距的贡献呈现大幅增加趋势。文章将引起财富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全球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技术进步、全球化进程等,进而发现财富不平等可能产生损害经济效率、阻碍代际流动、引起社会动荡等严重后果。为了应对财富不平等问题,一些国家采取预分配政策、初次分配政策、再分配政策,并积累了一些可取的经验。结合其他国家过去200年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应准确认识财富分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从预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等多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以缩小财富分配不平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可获得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规模小,银行对偿债能力的关注使得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降低。从银行方面来看,设计不同的抵押和贷款利率组合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可能出现的信贷配给。而且,企业外部的支持将会有助于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