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领域内道德失范现象严重,随着会计丑闻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诚信缺失问题备受关注,不能诚信执业的问题成了会计行业的一大弊病。文章分析了会计诚信的涵义、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原因与危害,并从重塑会计诚信管理等6个方面,阐述了提升会计诚信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会计伦理的知识解析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从会计本身和影响会计诚信的制度、环境以及人的因素入手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在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有效防范会计诚信缺失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完善会计法制建设,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大对会计不诚信的处罚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会计诚信的定义,从经济学、法学和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对策,主要是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会计及相关监督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合理配置制度资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建立诚信档案等.  相似文献   

5.
会计诚信缺失与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诚信缺失,必然危害国家、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极其必要与重要。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等、惩罚不力、制度缺陷。要防范会计诚信缺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内控机制、激励与处罚机制、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灵魂,是确保会计信息正确性的基础.本文对农村会计诚信的特点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现实表现,提出了塑造会计诚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会计造假、会计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已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会计制度不完善、经济利益动机驱使、监管措施滞后、处罚力度不够等外部因素;公司本身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不力、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等内部因素.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应从完善会计制度,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加大对会计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健全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与企业负责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会计诚信失落的背景,对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对会计诚信失落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了会计诚信建设的治理思路,包括强化单位负责人责任、监督检查、宣传教育、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可见,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灵魂,会计行业丧失诚信,那么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可靠性将是一纸空文.近几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多项措施对普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问题进行了治理和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但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屡有发生,使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因此,如何重塑会计诚信,是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会计诚信缺失是个世界性问题。导致这种诚信缺失的具体原因互有异同。本文结合美国安然、世通公司的破产案例,就会计诚信缺失现象的“作弊”动机、外部环境、制度制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难题。究其原因,既是会计诚信问题,但更主要的是企业诚信问题和市场经济发展得不充分,因此,只有深入到会计系统以外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制度变迁之中,才能寻找全面、合理的解释。重塑会计诚信,需要会计道德进步、会计法制运作和会计环境改造三者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形象效应是会计职业的要求。文章从三方面深层次解读会计职业形象的内涵,剖 析当前高校财会人员公众形象的不足和缺失,提出了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培养财会人员健 康稳定的心理素质,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团队意识以及发扬协作精神,以期构建高校财 会人员积极的形象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会计造假案件不断出现,成为危害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顽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会计造假的原因有:利益驱动、产权虚置引起的企业外部监督失效、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的政府监督效用低下和会计诚信缺失。因此,应从多方面寻求治理对策:引入保险机制对会计信息真实度进行保险;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完善社会监督与保护体系;建设会计诚信,加强舆论监督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经加入WTO,世贸的市场规则对我国会计行业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正确面对及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会计领域所发现的各种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瓶颈。本文试图探讨会计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使会计行业有力地保证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商誉会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商誉会计处理是会计学界的研究难题之一。商誉的本质、商誉的确认、商誉的计量等在会计界尚未取得共识。文章通过对学者们有关商誉本质、确认与计量的不同观点的评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力。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入手,揭示了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会计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分析了当前上市公司诚信缺失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荷兰会计因其“微观经济会计模式”而闻名于世 ,在公司会计的法律规范和监管、会计职业界和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计量、所得税会计等方面都颇具特色。本文通过分析荷兰会计这些方面的特色及其形成背景 ,揭示了其对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根据教学实践和经验,以提高会计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提高会计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现值计量属性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对相关的现值计量理论进行分析,阐述了采用现值计量符合会计要素的本质定义,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高度相关的会计信息,同时提出,现实中采用现值计量的过程中对估计未来现金流量、风险及折现率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可以通过加强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充分披露以及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等途径克服可靠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会计语言转换能力是会计专业核心能力,由公认会计原则的理解能力、经济业务事项的透视能力和公认会计原则的选择能力等三种能力要素构成。这三种能力要素的形成与综合过程即为会计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会计教育改革应当以会计专业核心能力为起点,重构专业素质与能力框架,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为主线,嵌入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培养,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现会计教育改革的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