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论我国资源循环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荣 《学术论坛》2005,(5):85-88
我国正在走一条赶超型的工业化道路,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发达国家未经历过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式发展经济,现有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文章总结了国外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然而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的状况仍令人担优。提高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是目前各级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七大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任务和目标.以何种路径、标准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是十分重要的.面对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的现实,小康社会建设追求的应当是一个平民社会而非精英社会.  相似文献   

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七大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任务和目标。以何种路径、标准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是十分重要的。面对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的现实,小康社会建设追求的应当是一个平民社会而非精英社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是检验我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构建农业组织化体系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具备规范的组织原则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通过二者互动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困扰我国发展的“三农”问题,特别是能有效地解决引起“三农”问题产生的诸多深层次矛盾。所以,统筹城乡经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速城镇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实现是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的结果,只有农村和城市都实现了小康和现代化,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二者缺一不可。然而,我国广大的农村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发展严重滞后,大大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决定了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使之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今后农村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农业的支持力度(主要是公共投资),农业制度创新,城市化进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市十次党代会提出宝鸡市要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其中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和基础性条件,将是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一、水资源的重要性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课题中,水已成为重要的问题。水是生命的源泉,在人类文明起源初期,人类为了生存就逐水而居。这种水资源利用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到19世纪中后期,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迅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及大规模垦…  相似文献   

9.
《江苏社会科学》2005,(4):237-238
南京师范大学田雨普教授申报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农民体育研究”,被批准为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农民问题为核心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从体育的角度看,全面小康社会中全民健身计划能否顺利推行与逐步落实,关键也在农村,也在农民。农村体育不发展,农民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中国的社会体育永远不能问鼎现代化,也永远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在一定程度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农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也赋予农民体育发展新的历史使命;农民体育对全面实现小康将发挥突出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 ,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 ,我们的小康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清醒地认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 ,吸取过去的教训 ,充分认识和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建设与农村小康社会的关系 ,促进小康农村的发展。一、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矛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决策 ,使我国农业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状况并提出了实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微观粮食安全的相应对策。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程度还很低,而且存在较大的脆弱性与微观粮食不安全的长期性。实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微观粮食安全的最主要方式是扶贫开发与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粮食流通状况的改善以及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也是提高全体人民福祉、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三农”问题的焦点和集中反映.尤其在当前国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农民收入倍增,更是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数量与结构特征,提出实施农业现代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强农惠农、农民市民化、农民自主创业等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南疆三地州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与新疆其它地区特别是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全疆97.4%的贫困人口在南疆。因此,南疆三地州已成为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节点。只有通过解决了南疆三地州民生建设问题,才能实现在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宏彪 《理论界》2007,(5):92-93
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我国文化主权和安全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在我国数量较多、分布较广 ,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造成农村贫困人口群体 ,有着许多原因 ;要彻底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 ,必须将其提高到政治的高度上去认识 ,从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我国西部反贫困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难忘的记录。但是 ,贫困在我国仍未根除 ,而且中国现存贫困人口分布在西部。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资料显示 ,全国 592个贫困县中 ,西部地区占 30 7个 ,占全国贫困县总数 52 % ,西部农村贫困人口 6 1 91 .9万人 ,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 77.0 4%。其次 ,从城镇贫困人口看 ,西部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大 ,增速快 ,贫困者家庭收入低 ,是我国城镇贫困的重灾区和贫困发生的高频区。据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抽样调查显示 :1 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 4.2 % ,城镇贫困人口 …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推进,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即要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繁荣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关注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的利益,重视解决“富裕中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用以保障公民的生存发展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已成为当务之急。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立法和执法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审视和思考,以建立科学而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城市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比较突出的社会难题。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贫困问题也日趋严重。该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与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剖析产生贫困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目前我国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如何将全国现有的社会资本调动起来,确保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解决让所有社会资本能否平等进入市场,实现产权的自由流动和交易,参与充分的竞争的问题。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混合所有股份制就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从股份制是所有制的基础分析入手,论述了推行混合所有制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