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全国社区服务建设示范和社区就业重点联系城市的南充市顺庆区.针对区内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社区服务需求量大的特点.近年来积极探索和深人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平台的职能作用.以“阳光行动”为统领.以发展社区服务为切人点.大力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已建立社区服务网点800多个.兴办社区经济实体500个.初步形成了家政、营销、家电维修和信息4个社区产业.  相似文献   

2.
宜宾市翠屏区辖8个街道、16个乡镇、79个社区,现有人口70多万。截至2003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近10万人.就业再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压力逐年加大。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社区居民充分就业,近年来,珙县巡场镇龙祥社区创新思路引领,实施就业先导,以四大举措,切实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社区有居民住户3147户,1.2万余人,有劳动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2600名,其中2553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8.2%,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8.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7%,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007年,龙祥社区被授予"宜宾市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称号,并连续五年达到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标准.2013年1月创建成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4.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有3个社区,人口3万余人,机关企事业单位68家,民营个体私营组织1100户,市属国有企业23家.职工12870人.待岗人员3772人.其中“4050”人员110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余人。2003年5月,街道成立劳动保障所社区成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以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街道劳动保障所先后被省政府、市就业局评为再就业先进单位,所辖的大河南路社区被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所长杨方军被省就业局推荐参加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劳动保障协理员》教材编写。特别是该所成立的全市首家就业协会,为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上台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剑阁县普安劳动保障所下辖4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7个社区居委会,有1.6万多户4万多居民。近年来,普安劳动保障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本职,认真履职履责,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所带站,以点带面,全力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6.
我省社区就业工作是从1999年开展起来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社区就业的政策,为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到社区实现再就业奠定了政策基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立后。社区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已有3116个城镇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社区聘任劳动保障协理员6360人。7年来社区实体不断发展,累计创产值67.4亿元,创税利4.1亿元.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7,4万人。社区已经成为我省就业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十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9,7万人.其中社区新增就业35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15.2%。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新津县按照"数据向上集中、业务向下延伸"的指导思想,在各镇(乡)成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将劳动保障22项业务下移至各镇乡,实现了零距离服务。五津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地处新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作人员7名,下辖10个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100多家企事业单位,辖区有2万余户居民,6万余人。中心成立以来,以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以优质服务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蓬安县总人口68万.城镇人口12.5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曾一度达到12376人,就业困难对象4500多人。近年来.县就业局抱着“总有一份工作适合你”的信念.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社区就业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安市针对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50万,就业和再就业十分严峻的形势,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作为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服务平台。加大建设力度,有力促进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前,全市建立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54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62个。聘用专兼职工作人员286人,没有建立站、所的乡镇也都确定了负责劳动保障事务的工作人员,基本形成了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在开发就业岗位,加快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进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刚进入5月,今年的时间尚未过半。崇州市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就取得了可喜的业绩:1至5月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超过了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1%;已有7个乡镇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就业率达90%以上,“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83%;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就业达84%;5个社区建成了“充分就业社区”,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北楸社区和羊祠街居住区就业率已达到93%.其他相对集中居住的失地农民就业率已达90.1%;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35户,“962110”就业援助成功率超过60%。  相似文献   

11.
阆中市保宁街道内东街社区居委会通过“四借”方略,把过去门可罗雀的社区变成了商气旺盛的充分就业社区。到目前,已建成社区就业街道5条,开发实体、网点183个。实现产值714万元,在社区安置失业人员872人,帮助安置到社区以外及劳务输出的人员770多人.全部就业人数占社区总劳动力1720人的95.4%,帮助安置“4050”人员达到了82%。一些老人高兴地说:“社区就业就是好.子女就业了,我们跑路少。”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国社区服务建设示范和社区就业重点联系城市的南充市顺庆区,针对区内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社区服务需求量大的特点,近年来积极探索和深入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平台的职能作用,以阳光行动为  相似文献   

13.
南充市顺庆区在实施“挂包帮”活动中着重解决民生问题;全区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挂点35个,机关部门包村(社区)132个,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1139对。受助对象3000余人,10万群众得实惠。目前已有3000户农民用上了方便清洁的能源.为改制企业6118人发放了失业保险金,劳动就业部门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60万元.帮助4860名学校毕业生、农民工实现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14.
蓬安县城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曾一度达到1.2万多人.就业困难对象4500多人。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蓬安县积极探索社区就业的新路子,采取“一转变、二灵活、三开发、四保障、五规范”的措施,有效地建立起社区就业服务新机制,促进了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5.
我是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街道新中居委会主任.我们社区共有593户,1661人,居住在4个高层楼里,大多数居民来自民航、光大银行、市政协、公安部等单位,也有回迁居民.社区居民当中老人多,离退休老干部多,生活水平比较高.所以需用保姆的、小时工的、看小孩的等家政服务的多一些.因此,我就在这方面下了点功夫,既解决了社区居民的需要,也帮助特困人员解决了再就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仪陇县复兴劳动保障所负责18个乡镇8个社区的劳动保障相关业务工作,辖区内城镇非农业人口3.1万人,其中劳动力1.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5326人,“4050”特困人员310人。“零就业”家庭75户。该所自成立以来,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上不断创新.扎实工作.紧紧抓住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权益维护三个重点,加速劳动保障服务向城乡所有劳动延伸,为切实维护一方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初被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7.
鹰山社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城北,与名扬天下的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洞庭湖大桥毗邻相依,与岳阳市新火车站近在咫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社区占地面积45.5万平方米,居住着29个无隶属关系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家属及居民,居民住宅116栋,共有住户3328户,常住人口12000多人,流动人口4000多人,离退休人员1500多人,是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完整性社区.  相似文献   

18.
南江县南江镇杨家河社区是2002年原广旺矿务局南江煤矿依法关闭破产后由广旺能源集团公司移交给南江县政府后成立的。社区占地面积45万多平方米。现有居民1438户、5233人,退休人员660人,退养人员83人,抚救人员93名.失业人员407人。社区设有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中心和退管站,劳动保障工作人员3人。辖区内有南江煤电公司、南江煤矿劳动服务公司、南江镇九义校、  相似文献   

19.
社区平台     
数据截止6月底,全省街道劳动保障所的数量达到207个,新增7个;现有工作人员629人,比去年末增加123人。重点乡镇已建立劳动保障所2523个,增加32个;现有工作人员4397人,增加201人。有2461个社区聘用了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增加219个;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4462人,增加990人。此外,在其他工作任务重的乡镇已确定劳动保障工作机构1111个,增加40个;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639人,增加61人。全省社区就业实体已发展到3万个,1至6月新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5万人;社区就业实体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19.2万人,同比增长47.7%。本刊记者培训绵竹市针对镇乡劳动保障机构建…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蓬安县就业局坚持把社区就业工作作为关心群众的首要任务来抓,着力在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上扩延、渗透,将便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项优质服务.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