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总结近三年来我国年鉴学术研究的成果,进一步促进年鉴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批准,本会决定举办第四届全国年鉴学术论著评奖活动。评奖活动由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论文与著作分别评奖,论文设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三个奖项;著作设一等奖一个奖项。2004年7月起组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我国年鉴学术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决定于2001年进行第八届年鉴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第三届年鉴学术论著评奖活动。活动的组织工作由年鉴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负责。具体安排如下: 一、关于第八届年鉴学术年会论文征集 1.论文征集时间从2001年6月1日至7月31日止。 2.论文选题包括年鉴学基础理论,年鉴编纂,出版发行,经营管理等。论文题目自定,  相似文献   

3.
5月11日,在济南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颁奖会上,《西安年鉴》2009年卷获得了年鉴最高奖项——综合特等奖,以及框架设计、条目编写特等奖和装帧设计一等奖等3个单项奖,赢得了“大满贯”。这是《西安年鉴》自创刊18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1):F0004-F0004
许家康著。作者以20余年的年鉴工作经验为基础,又经过对年鉴编辑出版规律长期潜心研究,撰成此书。本书着意搭建年鉴编纂的理论框架,系统介绍年鉴编纂的方法以及编辑人员的组织管理与年鉴工作的创新。本书荣获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论著评比著作特等奖。  相似文献   

5.
《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许家康著。作者以20余年的年鉴工作经验为基础,又经过对年鉴编辑出版规律长期潜心研究,撰成此书。本书着意搭建年鉴编纂的理论框架,系统介绍年鉴编纂的方法以及编辑人员的组织管理与年鉴工作的创新。本书荣获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论著评比著作特等奖。  相似文献   

6.
2008中国年鉴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于2008年11月19日至22日在杭州召开。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浙江年鉴社、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和第十一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论文人选者、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论著评比获奖者共67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副主任、年鉴工委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关龙主持。开幕式上,杭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许小富和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许保水到会祝贺。开幕式后,  相似文献   

7.
《靖江年鉴》创刊于2002年,至今已出版7卷。其中2004年卷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全国县(市、区)年鉴特等奖,获第三届全国年鉴质量综合一等奖及框架设计、装帧设计和条目编写3个单项一等奖;2005年卷获江苏省第四届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评比年鉴类特等奖。这是年鉴同仁对《靖江年鉴》工作的鼓励和肯定,同时也鞭策我们继续坚持“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编鉴理念,通过不断强化规范和创新,进一步提高《靖江年鉴》的编纂质量。  相似文献   

8.
1997年9月11日至14日,在北戴河召开了中国年鉴研究会学术评奖委员会会议。会议由许家康(中国年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关龙(中国年鉴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刘菊兰(中国年鉴研究会副秘书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17位评奖委员会委员,中国年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振水和中国年鉴研究会顾问方厚枢到会指导。会议进行了第二届年鉴学术论著评奖,评委会在分组阅读论著、评分排序的基础上,进行汇总与评议,确定候选论著名单,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获奖论著。获奖论文  相似文献   

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4):I0004-I0004
《哈尔滨年鉴》1987年创刊。二十多年来,《哈尔滨年鉴》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编纂思想,力求准确把握城市综合年鉴的定位,正确处理规范和创新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设计框架,努力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哈尔滨年鉴》的整体编纂质量不断提高。1995年在首届全国地方年鉴评奖中获特等奖暨亿利达杯。1999年在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评奖中获一等奖。是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相似文献   

10.
《高邮年鉴》创刊于1987年,至2008年已编纂出版20卷本,总字数达1244.8万字。《高邮年鉴》编辑部按照“体例规范,特色明显,不断创新,严格编校”的要求,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狠抓质量不放松,使年鉴编纂质量一直稳居于全国同行先进行列,先后获全国地方年鉴评比综合一等奖、全国年鉴校对质量优秀奖、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评比特等奖,尤其是在近两年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连续获第三、第四届特等奖。从《高邮年鉴》编辑部的做法中,可以总结出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22~24日,第八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全国年鉴优秀学术论著颁奖大会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优秀论著获奖者和年会入选论文作者计100余名出席了会议。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常务副会长许进禄,副会长陈仁  相似文献   

12.
第三届全国年鉴学术论著评奖由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负责,评比工作要在学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进行,结果报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核准、公布。 学委会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原则行使职责。学委会的全体委  相似文献   

1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10,(1):I0005-I0005
主要荣誉 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特等奖(2004年) 首届中国年鉴奖(2004年) 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2004年)  相似文献   

14.
搞好框架设计是编好年鉴的关键。《连云港年鉴》自1999年创刊以来,紧紧围绕框架的创新,不断提高质量。在1999年创刊号获全国二等奖、2000年卷获连云港市政府社科二等奖、2001年卷获江苏省地方志系统一等奖的基础上,2003年卷《连云港年鉴》在第三届全国年鉴质量评比中获“中国年鉴奖”暨综合一等奖以及框架设计、条目编写、装帧设计3个单项一等奖,2004年卷《连云港年鉴》在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评选中获特等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镇江年鉴》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志奋力中游突围,以跨入全国年鉴第一方阵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年鉴工作全局,记录历史,服务社会,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年鉴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以来,《镇江年鉴》分别获得中国年鉴奖、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等奖、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在2005年至2008年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获得两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镇江年鉴》驶上了平稳发展、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5):F0004-F0004
《杭州年鉴》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自1987年创刊至2008年,已编纂出版22部,计2200余万字。该年鉴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年鉴评比特等奖,并获得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评比特等奖。在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连续四届获得优秀或者特等奖。《杭州年鉴》从1994年卷起,每年的年鉴内容都制作成多媒体光盘。  相似文献   

17.
《楚雄州年鉴》自1989年创刊以来,坚持与时俱进、常编常新,不断从框架、组稿、编辑、体例等各个方面谋求新的发展,把握时代特点,充分体现彝州特色。在书稿的编辑、加工和校对上狠下功夫,把每一部书稿都作为年鉴工作的一个精品工程来做,确保书稿质量,以较好的编校质量,办出《楚雄州年鉴》的特色和优势。几年来,《楚雄州年鉴》在全国、全省年鉴评奖中,获奖喜讯不断。2003年卷获全国地方志年鉴评奖特等奖;2004年卷荣获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一等奖,中国年鉴奖;2001年卷、2003年卷、2004年卷参加全省年鉴评奖,都获特等奖。总结《楚雄州年鉴》…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四川交通年鉴》荣获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奖特等奖。这是《四川交通年鉴))继2004年荣获“中国年鉴奖”暨综合奖特等奖之后,再度荣获特等奖,也是《四川交通年鉴》对全国年鉴界同仁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广大读者始终关爱的最佳回报。五年寒暑易节,五年开拓进取。《四川交通年鉴》始终秉承“服务交通、服务社会”的编纂宗旨,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从而实现的又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19.
《张家港年鉴》自1996年创刊至今共出版12册。1999年,《张家港年鉴》首次参加全国年鉴编纂质量评比,一举获得综合评比特等奖,框架设计、条目编写、装帧设计三个一等奖。至2007年末,在国家级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张家港年鉴》获得四个综合特等奖、两个编校质量优秀奖。《张家港年鉴》推出的“悬赏捉差错活动”被评为1999年中国年鉴界年度十件大事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岁末,我们分别得到《宝山年鉴-2004》获得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第三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和中国地方志协会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评比特等奖的通知,在此之前,《宝山年鉴》蝉联中国年鉴研究会第一届评比和第二届评比综合特等奖。《宝山年鉴》在1994年及以后的4个全国性年鉴评比中都拿到了最高奖项。我们十分感谢历届评委给予《宝山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