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北京301医院,季羡林先生快住满四年了。这是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在荷竹摇曳的北大朗润园家中,季先生最疼爱的大白猫咪咪叫了数日,一直等待着"爷爷"归来;一批又一批新生来到季府窗下,殷殷地向里张望,期冀能有奇迹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曾经有一位北大学生对成功充满着渴望和憧憬,可他在生活中却屡屡碰壁,鲜有所获。沮丧的他便给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得到指点。蔡元培先生在百忙中回了信,并约了一个时间让那位学生到办公室面谈。学生激动地来到校长的办公室。没等他开口,蔡元培先生就笑着招呼道:"来,快坐下,我给你泡杯茶。"说完便起身,从抽屉中拿出茶叶,放进杯子里,倒上开水,放到学生面前的桌子上。"这可是极品的绿茶,是朋友  相似文献   

3.
郭应德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1956年我刚到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时,郭先生是系秘书,是系主任季羡林先生的左膀右臂;1958年,搞科研大跃进的时候,我曾替郭先生抄过卡片;1959年我曾听郭先生讲阿拉伯历史概况课。所以论资排辈,我当属于郭先生的老学生了。70年代初,北大的“五七大军”在江西南昌鲤鱼洲战天斗地的时候,我曾当过一任  相似文献   

4.
1995年6月9日,北京大学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在可容纳数百人的电教报告厅隆重召开了“中国杰出的伊斯兰学者马坚教授90诞辰纪念会”。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大学的校领导、东方学系的师生代表、中央和北京市的有关部门负责人、阿拉伯各国驻华使节、北京有关传媒的新闻记者、马坚教授的夫人马存真女士及其子女、马先生的学生和生前友好,共约400人。 会上,宣读了北大校长吴树青教授致大会的信,北大郝斌副校长、中国伊协安士伟会长、北大东方学系的创始人、前系主任季羡林教授、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市统战部沈仁道部长、中联部李成仁副部长、北大东方学系罗国章教授、马坚先生的老同学、北外纳忠教授、马坚先生的老同学、老同事、北大刘麟瑞教授(书面)、马坚先生的学生、上外朱威烈教授和马坚先生之子、北大亚非所教师马志学先生,相继发言。他们对马坚先生将毕生精力贡献给阿拉伯语教学和伊斯兰研究事业的精神,对马坚先生作出的非凡成就,都给予高度的肯定和热情的赞扬。我国东方学的奠基人、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着重讲述了当前纪念马坚先生学术成就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华文化是我国各个民族创造的文化,而不仅仅是汉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应该包括我国回族同胞对文化的贡献和建树在内。据悉,  相似文献   

5.
观点     
《职业》2011,(31):9-9
近日,由北大国际、科锐国际共同举办的人力资本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举行。科锐国际总裁郭鑫先生、北大BIMBA院长杨壮先生和与会嘉宾一起,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以及企业HR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1995年6月6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已故教授马坚先生诞辰9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这位知名学者,借以表达北大师生对马先生的一贯敬重之情,同时也是激励我们继承他所开创的阿拉伯伊斯兰学术研究事业,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科学事业服务,为我国与阿拉伯各国的友好交流事业服务。 马坚先生一生从事阿拉伯语言文化教学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勤奋耕耘,成就卓著。1946年,北大聘请马坚先生到校任教,请他参与北京大学东语系的创建工作,并负责组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阿拉伯语言专业。马坚先生以巨大的心血,开创性的努力,走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此后,又有数代教师在他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使北大成为中国阿拉伯语言文化教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基地,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批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马坚教授在教学之外,以巨大的精力从事学术研究。他在国内外发表的著作、论文等60余篇、部。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他的《古兰经》汉译本。《古兰经》汉译本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沙特阿拉伯将马坚先生的译本附同《古兰经》原文一同出版,发行到世界各地。它对操汉语的穆  相似文献   

7.
案例背景 冯女士与陆先生结婚5年,感情一直很好,有一个3岁的女儿.冯女士是陆先生去陕西当兵时认识的,2007年跟随陆先生来到平湖打工.由于文化水平低,她难以在平湖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她不怕苦,主动跟丈夫的舅妈学习缝纫,并一起到处做"插忙工".  相似文献   

8.
2010年2月,旭宇先生被评为2009年“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 2010年7月23日,本刊记者如约来到旭宇先生家中采访了他。 《公关世界》:旭宇先生,您现在是闻名于世的书法大家,在面对众多媒体采访时,您始终在强调“感恩”,您是如何理解“感恩”的?  相似文献   

9.
专家学者著名教授,如过江之鲫往来穿梭于全球著名高校,举行学术报告,从事学术交流。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著名大学讲坛更被政党领袖、国家元首、文化名人和企业家所青睐。大学演讲的其特有的公关效能,正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胡锦涛总书记将要在访问美国时到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发表演讲。1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大演讲并回答学子提问。2003年7月,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北大、清  相似文献   

10.
【新闻背景】:2009年7月11日,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被称为"国宝"。鲜为人知的是,生前因为一些误解和积怨,季羡林和儿子曾经有13年不相往来。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先生是中科院的一名退休干部。父亲去世后,他含泪回忆那充满遗憾和真情的父子情……  相似文献   

11.
北大最年轻漂亮的女博士 1988年冬,我认识了北大生物系的熊猫博士吕植.她15岁考进北大生物系,读的是植物生理,是当年北大最年轻、最漂亮的女博士.可是23岁的女博士人小鬼大,慧眼识妖,一眼就看出我"只可远观,不可近看".最终妥协成:到1995年5月10日她"三十而立"之后,再嫁给我.  相似文献   

12.
乐本坚 《老年人》2004,(12):23-23
毛泽东读高小在湘乡的东山书院,读高中在长沙的湖南第一师范,那么,他读初中又在什么地方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传》(1893—1949)载:“1911年春天,东山小学堂的贺南纲老师应聘到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任教。因为毛泽东成绩优异,贺老师愿意带他前往读书,他第一次坐轮船到长沙,顺利地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这所中学,是由湘乡籍民主革命活动家禹之谟先生于1905年在长沙新安巷湘乡试馆内创办的。毛泽东进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从偏僻的乡村来到了繁华的城市,一切都感到特别新鲜。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还看到了有生以来从未看到的新…  相似文献   

13.
正北大IT专业硕士刘畅,为了爱情,来到青海,却因为迷上了卖酿皮,被公务员女友抛弃;西安女白领王璐,因为爱情,来到海南卖特产,却被男友劈腿。两个被前任甩掉的"好吃佬",在西藏"疗伤"时意外邂逅,就像一个被遗落在地球的火星人,无意间发现了另一个火星人,两人惺惺相惜,彼此爱慕,相约将"好吃"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4.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2):36-36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一生勤勉,一生谦和,著作等身,桃李满门。 他生于1911年8月6日,病故于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季老先生九十多岁时,仍然身体硬朗,思维敏捷。为奖掖后学,襄助公益,还不时挤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于是,许多人都问季老,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养生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需要秘诀。心中不染尘,胃口自然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很好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就不生了。”  相似文献   

15.
赵光  柳婷 《职业》2005,(7):6-7
遭遇"星探",客串一把女战士 2001年从师专毕业后不久,我从宁夏来到了繁华的申城.因长相清纯、口齿伶俐,我很快在徐汇区的太平洋电脑城谋到了一份售货员工作,月薪1200元.一天,一位西装革履的男顾客来到电脑城,在发现我的那一刻,他面露喜色,并上下左右打量着我.直到被盯得忍无可忍,我几乎到了恼羞成怒的程度,他才激动地说:"你的身材和头发,正是我们公司在到处寻找的那种类型!"见我听得满头雾水,这位高先生解释说,他是浦东一家网络公司的三维动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6.
许渊冲先生不仅仅是北大的教授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在诗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同时被评为"译界泰斗"。诗词因其创造者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正是这些差异增加了诗词翻译的难度。本文将在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指导下对不同诗词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郭文婧 《职业》2013,(19):28-28
北大保安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在过去20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有的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2011年9月21日的《北京日报》曾经报道,"北京大学保安大队17年来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短短3年时间,北大就有2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保安的频繁升学,必然给北大的保安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但北大依然坚持“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存排班和定岗方面为他们留出学习的时间”。升学的保安追逐青春的梦想,值得学习;北大为他们成就梦想提供支撑,更值得钦佩。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0月,著名翻译家沙博理先生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他把在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现场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沙博理是一位中国籍的美国人。67年前,刚过30岁的沙博理先生,带着身上仅有的200美元和对中国这个古老神秘国度的向往,只身来到了上海。没想到就是这一举动,使他跟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就了这位老人的传奇人生。这位纽约出生、美国名校毕业的美国青年,被中国文化吸引来到中国,迎  相似文献   

19.
闻立雕 《中外书摘》2009,(11):16-19
本文是闻一多先生的次子闻立雕的著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回忆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全校师生在图书馆举行结业典礼,学校当局宣布联大正式结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分别回到北平、天津,下学期10月1日报到,10月10日开学。  相似文献   

20.
北大之所以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向往的一所大学,开始于蔡元培,是他一手塑造了北大精神。但他一生的作为早已超出了一名大学校长的作为。长期以来,海峡两岸都喊立正、没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大约只有两个: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蔡元培。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去世时,国共两党一致给了他最高的评价:国民党的《中央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