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怎样的姿态对待上级组织的挑选,度过面临提拔这一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对一个干部而言,是一件值得慎重对待的事。所以,当你即将提拔时,应该在如下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正>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既是自然规律在干部管理上的科学反映,也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必要步骤,更是各项事业承前启后的客观需要。从社会角色的角度看,对于新提拔领导干部而言,最大的变化是经历了一个由"民"到"官"的身份转变过程。然而,这一角色的转变并非是一个不需主观努力与准备的顺遂过程,组织程序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新提拔领导干部心理准备的到位。因此,新提拔领导干部必须以提拔任用为契机,全面考量自身条件,严格对标岗位要求,冷静面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干部工作中有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就是有些干部早就存在各种问题,但在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却未被及时发现,导致这些干部继续得到提拔重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带病提拔”。据中组部的一项统计,各地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的县处级和地厅级领导干部中,在提拔前就存在严重问题的占了20%左右,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如何严防和纠正干部“带病提拔”,是摆在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干部“带病提拔”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研究和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必须首先厘清“带病”的形式和特点。干部“带病提拔”有以…  相似文献   

4.
正构建科学的干部激励机制是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发干部潜能、促进干部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就目前的干部激励形式而言,主要表现为提拔重用、授予荣誉、经济奖励等。但是,毕竟受职数、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这些显性的激励机制的作  相似文献   

5.
正干部"带病提拔",是指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但组织未能发现或查实,最终使该干部得以提拔任职的情况。从实际看,"带病提拔"的干部虽然在整个干部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却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广为诟病的不正之风,也是当下极具危害性的腐败行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不仅会严重打击廉  相似文献   

6.
吴征光 《领导科学》2005,(21):11-12
所谓“带病提拔”,是指有些干部早就存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不洁行为或领导能力方面的重大缺陷,但在组织考察时未被发现,或发现了未被及时追究而导致继续得到提拔和重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带病提拔”现象深恶痛绝。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存在,既影响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部门的形象。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方方面面,仅靠组织部门是难以完全做好的。尤其是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干部工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或制度设计上有缺陷外,还在于我们未对干部管理…  相似文献   

7.
"火箭式"干部,就是在短期内接连提拔或者越级提拔的干部。从类型上讲,又分为后继有人型和厚积薄发型。干部"火箭式"提拔,基本上是为了后继有人。"抢救式"提拔,虽然也算"坐火箭",但与年轻干部的"火箭式"提拔相比,不足挂齿。所以,年轻干部在直线跃升、越级提拔的过程中,要想头上的"光环"永不落,也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一路领先,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8.
干部“带病提拔”是指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就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但未能发现,仍然加以提拔和重用的一种不良现象。成克杰、陈良宇、刘志军、刘铁男……从近年“落马”的贪官们可看出,“带病提拔”现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9.
<正>认同是对事物的认可,认同危机就是对事物认可产生怀疑。干部"带病提拔"现象会导致干部对自身、干部群体乃至制度产生认同危机,这不仅影响到干部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影响到干部群体的和谐与制度的公平正义。一、"带病提拔"会导致干部的自我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各级党委(党组)认真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少数地方和单位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带病提拔”的问题。解决“带病提拔”就要强化“带病提拔”责任追究。下面试从难点和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随着中央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领导干部"带病提拔"甚至边腐边升的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干部"带病提拔",对选人用人公信度和党的形象的损害是巨大的。如何防范和治理"带病提拔",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些总体素质较好的干部被提拔担任领导职务后,没干几年就弄了个“人仰马翻”。由此有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当官是风险很大的职业。  相似文献   

13.
只问施政实效,不问施政成本,导致官员追求短期行为。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廖逊认为,当前在一些地方进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只问施政成效,不问施政成本。由此,我们提拔重用了一些“GDP 干部”,提拔了一些只会花钱、不会赚钱、更不会还债的干部。既然是“以 GDP 论英雄”,大家就都只追求  相似文献   

14.
干部提拔猫腻表现主要有人为设置任职条件、照顾各种关系户、变通提拔程序、把控政策解释权。政治文化是诱发干部提拔猫腻的一个重要原因,涉及政治价值观位移、政治规矩与制度意识薄弱、潜规则盛行等不同层面。要遏制和破除各种猫腻,必须回归公共权力的本质,刷新公共性认识;凸显制度文化的濡化作用,矫正潜规则的消极影响;引导公民文化发展,营造社会监督氛围。  相似文献   

15.
<正>干部的选拔任用权是执政党的核心权力。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干部"带病提拔"成为巡视反馈意见和通报落马官员的高频词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级党委尤其是组织人事部门,直接担负着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职责,如何选出好干部,甄别"带病"干部、防止"带病提拔",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一江苏省泰州市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严把干部选任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3,(22):20-21
近期,一些地方出现年轻干部违反相关规定被破格提拔,被群众举报后,先是引起媒体关注,而后遭到调查,最终又被提拔他们的政府和部门"打回原形"的事件。然而,这些看似已经结束的"闹剧",不应该就这样仅以当事人被免职收场。干部任用事关重大,"破格"提拔更要经得起考验,尤其是涉及官员子女、亲属的一定要严格履行制度程序,严格遵守规范执行。在官员提拔过程中,保证程序正义尤其重要。一定意义上而言,在选人用人之前,  相似文献   

17.
《科学咨询》2003,(13):22
只问施政实效,不问施政成本,导致官员追求短期行为.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廖逊认为,当前在一些地方进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只问施政成效,不问施政成本.由此,我们提拔重用了一些"GDP干部",提拔了一些只会花钱、不会赚钱、更不会还债的干部.既然是"以GDP论英雄",大家就都只追求GDP了.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选拔任用要严格把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这就要求从源头上纯洁干部队伍,锻造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面对干部工作新常态,如何从操作层面防止"带病提拔",姜堰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极破解"带病提拔"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一是盯紧选任关键环节,筑牢选用"防火墙"。对选拔任用关键环节"加牢加固",从程序上防止干部"带病上岗"。第一,严格源头防控机制。严格实施干部任前  相似文献   

19.
徐建波 《领导科学》2008,(10):33-34
平级调整和提拔任职都是干部调整的基本类型,相比之下,平级调整在干部调整中更常用、更普遍.但由于提拔任职所固有的特殊性,社会对其关注度极高.而对干部平级调整的研究和探索却显得不是那么热心.因此干部平级调整工作至今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须加大力度积极进行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20.
近日,重庆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对违法违纪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的制度。如果“带病”干部获得提拔,相关领导干部存在用人失察失误的,将被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