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退溪(1501—1570年)是朝鲜李朝前期中国朱熹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退溪学。李退溪是继孔子、朱熹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退溪学是十六世纪后东方文化的体现。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是当今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热门课题。理气关系是朱子学的基本问题。本文就李退溪在理气关系上对朱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理学)的字宙本体论是以理气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他们以理气为骨架来展示宇宙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李退溪继承朱熹的理气论,着重发展了理气不离不杂、理贵气贱等一些方面,成为主理抑气的朱子学的最主要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2.
在韩国儒学史上,曹南冥和李退溪都是大儒,他们的学术思想有异有同。曹南冥一生隐居不仕,李退溪则官运亨通;曹南冥为学注重道德实践,李退溪则重视学术认知;曹南冥强调“为己之学”,李退溪则尊重学统的延续。生平志业、学术传承和对理学之后入学发展方向的不同理解,是二人学术思想分歧的根本原因。以此为基础,关于社会风俗败坏的根源、儒家修养中独善的严与放、兼善的急与缓、隐居不仕、韩国理学史人物评价等,二人都有或明确或含蓄的争论。在为人、为学方面,李退溪由于受奸人拨弄,对曹南冥有严重误解。总之,曹南冥与李退溪两人学术思想的分歧,乃是理想主义(曹南冥)与现实主义(李退溪)的思想冲突,这种性质的冲突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退溪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始于中国台湾学者,到80年代在中国北京召开退溪学国际学术大会后,大大推动了中国学者对李退溪思想的研究.三十多年来,中国学者不但拓宽研究范围,加快对李退溪主要著作的出版发行,而且对李退溪思想的各方面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 韩国学者李秀雄现任汉城建国大学中语中文系副教授,曾留学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获硕士及博士衔。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了李秀雄的杰作《朱熹与李退溪诗比较研究》。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韦旭升教授在序言力陈李退溪不必借重佛学以建立理学体系。首先,我对书名有点意见,不如一律用名或字号,说朱熹与李滉,或朱晦庵与李退溪。  相似文献   

5.
1989年10月3日至6日,我校在国际退溪学会和退溪学研究院以及各国各地区治退溪学的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在北京主办了第十一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苏联、民主德国、美国、南朝鲜、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8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4篇,有45位学者在大会上发言。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退溪学在儒学中的地位》。围绕着这一主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问题,专家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为坚定的朱子学者,朝鲜大儒李退溪平生对朱子学说的疏通与卫护不遗余力,义利说就是其中一例。退溪对朱子义利说的疏通与卫护,缘于他与门人黄仲举就前代学者朴英《白鹿洞规解》所做的讨论。向来论者都没有发现,退溪所捍卫的朱子义利说,其文本实际上是朴英从叶采《近思录集解》当中抄录的一段话。这段被韩国学者视为“朱子曰”的文字系叶采综合朱子本人相关叙述以及陈淳《北溪字义》“义利”条等材料而成。从陈淳到李滉,从中国到韩国,朱子学经历了一个递相祖述的过程,朱子思想因而得以发扬光大,同时,其隐含的多种可能性也得以释放,最终超越了个人知识、地方性知识,而成为东亚近世的一种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朝鲜中期的"四端七情之辩"中,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虽未直接交锋,但他们对于"四端七情"的不同看法却分别为后世儒者所继承,而形成所谓"主理派"(岭南学派)与"主气派"(畿湖学派)之对垒。李玄逸是所谓的"主理学者",在"四端七情"的问题上继承退溪的观点。他撰有《栗谷李氏论四端七情辨》。李玄逸的辩驳文字,当中显现三重混淆:首先,他并未意识到,朱子以其理气二分、心性情三分的性理学架构来诠释孟子的"四端"说,其实偏离了孟子的基本观点。其次,他未意识到,在理气论及"四端七情"方面,李退溪的观点已逸出了朱子的性理学架构,反倒是李栗谷更忠于朱子的观点。最后,他也未意识到,当李退溪的观点逸出了朱子的性理学架构时,李退溪反而比李栗谷更接近孟子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退溪(1501—1570)是朝鲜李朝时期的哲学思想家、教育家,朝鲜朱子学的集大成者。退溪继承和发挥程朱的理学思想,建立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理学体系,即退溪学。他的学术思想在李朝时期,一直是李朝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给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李栗谷的哲学思想。李栗谷与李退溪为李朝时的名儒,—人开出韩德两大宗派。他们—人俱尊朱子,但学术见解不同。退溪主张理气工发,即理有其活动性,退溪此说不合于朱子学,但于孟子义理有其根据。此为本文第一节的内容。栗谷不满退溪之说,而有种种批评,栗谷的主要见解,如气发理乘,理通气局,及理气不离而气无变灭等说,皆见于这些对退溪学的论辩批评中,此为本文第二节的大意。从栗谷的说法,可知栗谷之说是合于朱子学之原义的。朱子所说的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动的,而心是气心,无本心义。而栗谷对朱子学的理解,与中国当代牟宗三先生对朱子哲学的佳释,大体上是一致的,这是本文第三、四节所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10.
元代朝鲜族诗人李齐贤包文安,席永杰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是元代著名的朝鲜族诗人。他出生在高丽首都松京(今朝鲜开城市),其父李琪属于进步的两班文人,是“后耆老会”的组织者兼领袖。李齐贤从幼年时期,即受父亲影响,广泛阅读各类...  相似文献   

11.
李退溪是朝鲜古典思想大师 ,他在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功勋卓著 ,成绩斐然。李氏思想艰深芜杂 ,其伦理思想也不例外。本文仅在生生和谐、刚健不息、仁爱、天下为公和躬行实践等五个主要方面作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对于人性中恶的问题,中韩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中国儒家的性情论是韩国大儒李退溪的理论先驱,在继承中国朱熹等思想家的基础上,李退溪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性情学说,对于处理人类现今面临的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退溪是韩国李朝时期著名哲学家,其学宗朱熹,为李朝“朱子学”之集大成者。本文从三个方面略论“退溪学”之形成及特色。一、考察从13至16世纪前期“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流变,以明“退溪学”之所以诞生的条件;二、从退溪本人的经历、个性、学识及修养等方面,论述“退溪学”形成之过程;三、以退澳关于“四端七情”的理论为例,论述退溪如何在朱熹思想的逻辑基础上补充和发展“朱子学”,进而展示出“退溪学”本身之特色。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实则也是哲学思想来研究李退溪的诗作,同时又利用李退溪诗作和儒家思想来理解和诠释海德格尔的哲学,由二者的双向互释来理解李退溪诗作中的士的精神。海德格尔的"存在"乃是儒家的"生生"、"天地之心"。李退溪以其自觉的归隐实现了本真的存在状态,他的诗作表明,他把握了这个"生生",从而通达了"存在",获得一种与物同体的快乐。这种快乐也包含兼济天下的情怀。由通达存在,士获得了一种影响世人的存在的力量;而海德格尔的通达存在则谈不上是一种快乐,甚至是一种枯寂。  相似文献   

15.
“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一语来源之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端理之发,七清气之发”一语的来源问题上,既不能否定朱幕也不能否定李退溪.或者说归于其一都是不恰当的。应从这一命题产生发展的整个演变过程来考察这一问题,不能分开朱熹与李退溪来谈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敬"是儒学达到道德理想人格"圣人"之境界的重要修养功夫。主敬思想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程朱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逻辑环节,它体现了中国哲学所具有的独特特点。朝鲜的李退溪不仅全面接受、继承和发展了程朱"主敬"之说,而且以"敬"来构筑了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退溪关于乐的思想和处世态度源于先秦儒家的孔颜之乐,受到朱熹思想的极大影响并在其基础上又有所发挥。李退溪认为人生之乐有两层意义即与道合一之乐与纯粹审美之乐,既起桥梁、媒介的作用,同时又是目的本身。达到乐的境界的基本态度与方法是持敬与践履。  相似文献   

18.
李退溪秉承了朱熹的文道思想,认为道在日用亦在文艺,诗为末技但可正心,端庄于诗书方可近道.其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在于发挥文学的感化功能来陶冶情性.他创作的时调《陶山十二曲》,缘情言志,以委婉的抒情手法表达真情实感,以期荡涤鄙吝,感发融通而达教化之目的.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融于朝鲜本土时调,对朝鲜李朝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儒学与佛老的斗争融合,至宋代理学的兴起,渐由政治经济层面深入到思想学术的层面。理学东播朝鲜,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历程。素有海东朱子之称的韩国大儒李退溪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学术思想和立身行谊方面,都极为相似。朱子、退溪将儒学与佛、道之学的异同辨析豪芒。寓汲取于排斥之中,将佛、道的思想资料,纳入到儒学体系中来,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太极图与天命图的阐释与改制,具体地表现了他们的这一成就。  相似文献   

20.
李栗谷对朱子哲学的诠释(2)[台湾]杨祖汉(二)气发理乘与理通气局栗谷反对退溪理气互发之说,对退溪理发气随及气发理乘二语,只承认气发理乘一义为合理,他认为四端亦是发气理乘,理不能创生阴阳之气化活动,只是在气化活动时乘之而表现.而气发理乘及理通气局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